1943年3月20日 大觀樓旬刊 本地風(fēng)光:八大碗
作者:滇粹 在這個年頭最好是少應(yīng)酬,不得已而必需應(yīng)酬的話,也以真正從簡為是,幾千元一桌的海菜席根本不是一般人所敢聞問的,而用這樣闊的酒席待客,據(jù)說多半是別有用意,我們何必來操閑心,現(xiàn)在我們就是要設(shè)計一種經(jīng)濟(jì)衛(wèi)生的適用便菜來代替這些「無理取鬧」的席面,就是采用「八大碗」制。 「八大碗」這個名詞并非云南所專有,可是在本地人家婚喪喜事中十九都是用它,其中大致可分為兩種,第一是「豬八碗」,將就收來的豬羊盡量地利用,在八大碗之中肉就占去大半,如蒸肉,白肉,紅肉,酥肉(俗呼黃條), 花生醬,羊肉,可以說無往不肉,這不過是因材而施無可敘述,其次是「四件頭」,系在八碗之中有四碗里面加點海菜,但這海菜并不是什么「怒發(fā)沖冠」的魚翅或「百折不回」的海參,只是在白菜里面加點「寥若晨星」的大蝦,韮菜里面配一點「寧死不屈」的魷魚,蘿卜里面擺點「海底撈針」的搖柱,再來一碗「以偽亂真」的魚肚。其馀也有比較講究的,如「酒色過度」的鴨子,「年高有德」的雞,都不可少,這種作風(fēng)可說是極盡虛榮,毫無好處。 現(xiàn)在我們所需要的是取其所長棄其所短,前者的粉蒸肉花生醬,很可采用,其馀的嫌其太膩,后者的白菜蘿卜也是蔬菜中的□品,不過必加上那些 「有名無實」 而又「勞民傷財」的海味,再就各季新鮮小菜中選價廉物美的配上兩樣,如冬春的蠶豆藜蒿,夏秋的黃瓜茄子,排成個四葷四素,希望能做夠到酒飯咸宜,閑話休敘,我來先擬一個菜單候教: 粉蒸肉(蒸肉相當(dāng)費事,桌數(shù)太少可改為收湯「紅燒肉] 」,花生醬,炸黃條,賽蟹黃(剝?nèi)獬措u蛋)紅燒白菜,炸碗豆粉皮,(此為滇中妙品,菜市上隨時都有),青蛙抱玉柱(蠶豆炒蒜苔),醬燒菜頭,加上一碗豆腐丸子湯。 這是就目前的材料而言,隨時可以更動,如人數(shù)較少,減為六樣或四樣即可總,以半葷半素為原則就得哪。 照這樣辦豐富點約需二百五十元,合適點一百七八十元就夠了!慚愧:這在大館子里面莫說不及一樣菜的價錢,恐怕作小賬都還拿不出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