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嘉雪雕B560M主板評測:全能型選手,配11代i7絲毫不虛
Intel第11代酷睿處理器Rocket Lake雖然還采用14nm的工藝,但終于將老舊的Skylake架構(gòu)換成新的Cypress Cove架構(gòu),支持更高的內(nèi)存頻率和PCIe 4.0的傳輸帶寬,升級全新Xe核顯等,在生產(chǎn)力方面,性能的提升可圈可點。不過游戲方面的提升缺乏誠意,功耗與溫度也水漲船高。
拋開11代酷睿不講,與之搭配的B560主板還是非常香的。這一代B560主板終于開放內(nèi)存超頻,默認支持3200MHz,超頻到4000MHz+高頻,不再是Z系列主板的專屬。搭配11代酷睿處理器,B560主板還支持速度更快PCIe 4.0 SSD。同時,B560主板加強的供電設(shè)計,整體擴展性上升一個臺階。像我們今天要評測技嘉雪雕B560M AORUS PRO AX(下面簡稱技嘉雪雕B560M)就是一塊全能型的B560小板。
目前技嘉小雕的PRO系列有B560M AORUS PRO和B560M AORUS PRO AX兩款,帶AX后綴可支持無線WiFi連接,散熱馬甲也從黑色改為銀白色,顏值更高了。上一代小雕B460主板不是很給力,主要還是供電方面跟競爭對手有差距。這次技嘉小雕PRO系列下重本,打造12+1相直出50A DrMOS供電,堪稱目前最強供電的B560板子。接下來,將帶你詳細了解技嘉雪雕B560M主板。
技嘉雪雕B560M主板開箱:
主板外包裝基本延續(xù)上一代的風格,“雕”頭很醒目。
包裝一側(cè)寫著支持11代酷睿,B560芯片組。技嘉主板提供四年質(zhì)保,并支持全國聯(lián)保。
包裝的背面有主板的各種特性,技術(shù)賣點。
附件上,有一本使用說明書,一根WiFi外接天線和兩條SATA的數(shù)據(jù)線。
技嘉雪雕B560M銀白色的散熱裝甲,比起B(yǎng)560M AORUS PRO 的純黑設(shè)計,好看多了。組白色主機時,雪雕就很合適。板型大小為24.4cmx24.4cm,標準的M-ATX板型。
8Pin CPU供電
主板供電區(qū)域、連接I/O接口區(qū)域,全覆蓋銀白色散熱裝甲??拷麮PU一側(cè)M.2 插槽也配有銀白色散熱片。PCIe顯卡插槽進行金屬加固,南橋芯片散熱片同樣是銀白色設(shè)計,印上雕牌圖案。如果另外一個M.2插槽也配上銀白色散熱片,那就完美了。
雙通道四條內(nèi)存插槽,最高支持的頻率5300MHz。不管是搭十代酷睿還是十一代酷睿,這塊板子都支持內(nèi)存的超頻。
主板上有兩條PCIex16插槽,帶金屬裝甲的是由CPU提供,十一代酷睿處理器可支持PCIe 4.0x16,使用10代酷睿只支持PCIe 3.0x16,顯卡要接到這條插槽上。另外一條PCIex16插槽和PCIe 3.0x1插槽是B560芯片提供的。
主板提供兩個M.2 SSD插槽,帶散熱片的是支持PCIe 4.0x4標準,由CPU來提供,可以安裝PCIe 4.0 SSD。但是只有配十一代酷睿處理器,這個M.2接口才會生效,十代酷睿的話,這個接口是無法識別的。
配備的散熱片夠厚,內(nèi)層也有導熱硅膠。
外側(cè)這個M.2 接口支持PCIe 3.0x4標準,不帶散熱片。我有個小建議,如果第一個M.2接口的散熱片也能裝到這里來,就完美了。畢竟現(xiàn)在的PCIe 4.0 SSD還是偏貴,大家更愿意選購PCIe 3.0的 SSD。
主板上提供6個SATA 3.0接口。
B560南橋芯片的體積比較小,TDP功耗也只有6W,主板配備的散熱面積不大,夠用的標準吧。
B560只是主流定位的產(chǎn)品,但技嘉雪雕B560M配備I/O裝甲和一體式背板,省去裝主板背板的麻煩。 接口上從左到右,兩個USB2.0接口(第一個支持Q-FLASH Plus,可免CPU升級主板BIOS);一個傳統(tǒng)的PS2接口;Wi-Fi天線接口;4個USB2.0接口;DP1.2、HDMI1.4視頻接口;一個USB 3.2 Gen2接口,一個USB3.2 Gen2x2 Type-C接口(雷電4接口),能跑到20Gbps;2.5G有線網(wǎng)絡(luò)接口; 兩個USB3.0接口和6個常規(guī)的音頻接口。這樣的接口配備,算是相當強悍,滿足日常使用綽綽有余。
主板這里提供一個前置Type-C擴展口,不過需要你的機箱配有前置Type-C口。旁邊是一組USB 3.2 Gen1擴展針腳。
在這里提供一個5V 3針,一個12V 4針的RGB燈光擴展針腳,兩個USB2.0擴展針腳。
在靠近內(nèi)存位置,還提供一個5V 3針,一個12V 4針的RGB燈光擴展針腳,共計四組了,連接其他的RGB硬件,實現(xiàn)神光同步。
技嘉雪雕B560M拆解:
將供電散熱裝甲拆下來,底下均有一層導熱硅膠。
12+1相CPU供設(shè)計
技嘉雪雕B560M主板采用12+1相供電,其中12相是給CPU供電,1相給核顯供電。CPU供電全部采用DrMOS,型號為SiC651A,可單相輸出50A電流,PWM控制器為ISL69269,這樣的供電規(guī)格要超過一些Z590主板了。
同級定位的微星B560迫擊炮采用12+2+1相并聯(lián)電路,核心供電MOS上只是采用傳統(tǒng)的兩上兩下;而華碩TUF B560重炮手采用8+1相直出供電,看起來比迫擊炮要弱,但是華碩用的是50A的DrMOS,和微星各有優(yōu)勢。不過,這兩位面對技嘉雪雕B560M主板的12+1相直出50A DrMOS供電,弟弟都算不上。不光是CPU供電最強,在M2供電,南橋供電等其他方面,技嘉都有絕對的優(yōu)勢。
主板音頻電路位于左下角,有獨立PCB空間,主板的聲卡是Realtek ALC897,旁邊有音頻專用電容。
監(jiān)控芯片為IT8689E
主板的Debug故障燈,這就非常實用,可快速排查故障硬件。
性能測試:
一、能不能帶得動十一代酷睿i7
以這個板子的供電規(guī)格,應(yīng)付十一代酷睿i5處理器絕對沒問題,那高端的i7有沒有壓力呢?我手上有一顆i7-11700F,用來搭配它,看看實際表現(xiàn)如何?
先跑默認設(shè)置跑AIDA64 FPU滿載測試,看CPU核心頻率的變化。
一開始i7-11700F能全核拉滿4.4GHz,CPU溫度沒有超過60度,功耗接近100W。不過堅持了45秒后,因為默認65W TDP限制,睿頻結(jié)束,恢復到默頻狀態(tài)下。
拷機5分鐘后,CPU頻率就穩(wěn)定在3.6GHz左右,功耗也從峰值100W左右降到65W。
接著我們來解鎖功耗墻。按Del鍵進BIOS,選擇Tweaker系統(tǒng)優(yōu)化選項,選“進價處理器設(shè)置”,找到Turbo Power限制,啟動它。
把功耗1 功耗2全部設(shè)置為最大值,包括時間也設(shè)置為最大值,電流也拉滿,保存設(shè)置退出。
怎么看功耗墻有沒有被解鎖呢,在AIDA 64中就能查看,看到?jīng)]有,4095W長時與短時功耗,這就代表解鎖成功。
接著繼續(xù)來跑AIDA64 FPU滿載,全核運行在4.4GHz頻率下,一直跑,跑了10分鐘頻率沒有下降過,功耗的話穩(wěn)定在100W上下。
由于沒有熱成像儀,我摸了摸主板供電模塊有一些熱,但不至于燙手。技嘉雪雕B560M主板應(yīng)付i7-11700F處理器問題不大的。
看看解鎖功耗墻前和解鎖后,單核性能有小幅度的提升,多核性能提升了近15%,印證了CPU的性能需要運行的環(huán)境。CPU足夠強,還需要主板的支持。
另外,在默認頻率下,i7-11700F在技嘉雪雕B560M主板上的性能表現(xiàn),我也測了一遍,供大家參考:
CPU-Z測試,i7-11700F單核成績567,多核成績5765。
R20渲染測試中,i7-11700F單核成績?yōu)?71cb,多核成績?yōu)?293cb。
3DMark Time Spy測試中,i7-11700F得分為11078分。
7-Zip壓縮與解壓縮測試中,i7-11700F的壓縮為59608分,解壓縮為84029分,總分為71819分。
《刺客信條:奧德賽》i7-11700F+技嘉雪雕主板+RTX 3060顯卡,1080P分辨率最高畫質(zhì),跑出66幀。
《荒野大鏢客2》i7-11700F+技嘉雪雕主板+RTX 3060顯卡,1080P分辨率最高畫質(zhì),跑出60幀。
《賽博朋克2077》i7-11700F+技嘉雪雕主板+RTX 3060顯卡,1080P分辨率,開啟光追追蹤,最高檔,平均幀數(shù)61幀。
二、SSD的性能表現(xiàn)
技嘉雪雕B560M主板的第一條M.2插槽是支持PICe 4.0 SSD,拿來一塊2TB影馳PCIe 4.0 SSD來測試:
持續(xù)讀取速度達到6832MB/s,持續(xù)寫入速度達到6721MB/s,4K隨機讀寫的話也有75、362MB/s,這樣的表現(xiàn)比頂尖的PCIe3.0 SSD快出一倍還多。
三、內(nèi)存的超頻
這一代B560主板開放內(nèi)存超頻,玩家終于可以在主流定位的主板上,享受到高頻內(nèi)存帶來的高帶寬。不過吧,十一代酷睿新的內(nèi)存控制器采用分頻機制,頻率達到3600MHz之后,就從1:1的Gear1切換到1:2的Gear2分頻模式。
從3600MHz,到4000MHz,再到4266MHz,都能在技嘉雪雕B560M主板上實現(xiàn),4000MHz+頻率想想都振奮。內(nèi)存跑在3600MHz時,內(nèi)存控制器與內(nèi)存頻率還是1:1,超至4000MHz后就會變成1:2,內(nèi)存延遲也相應(yīng)增大,升至4266MHz才又有所回落。所以說,買3200MHz或3600MHz頻率內(nèi)存在新一代平臺上使用是比較明智的。
總結(jié):
在一眾的B560主板中,技嘉雪雕B560M可以說是較強的存在,12+1相直出的CPU供電規(guī)格,同級無敵手,別說是搭配十一代酷睿i5,搭配i7-11700、i7-11700F都沒壓力;支持PCIe 4.0 SSD;對高頻內(nèi)存的支持也相當不錯;原生雷電4椄口;2.5G網(wǎng)絡(luò),WiFi無線網(wǎng)卡,該有都有, 當然還有雪雕主板獨有的高顏值。近段想嘗鮮十一代酷睿平臺,這一塊B560板子是值得考慮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