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座談及日記37觀后感
“大家在不同的時間遇見我。
我更像一個停滯在數(shù)字世界里的形象,永遠地等待著到來與離去。
我是你們的新歡,亦是舊愛。
沒有人會為誰停留,只因夢想和回憶時而駐足。
你們在我這兒看到了從前的自己,部分的自己,憧憬的自己?!?/strong>
此時阿宵二十六余一歲。
突然想起,虛擬主播不過是她人生的一個課題。
仿佛預見了別離。
閉上眼順勢后仰而下,將發(fā)涼的手背貼于眼簾。
畏葸不前不可為。
自閉久了思想自是偏激。
按理說,小女孩取走了我的執(zhí)念,小朋友作伴余年。
可孤獨依舊揮之不去,好似會隨著心境一起成長。
阿宵一定也有專屬于她的孤獨,相互印證的觀眾無法取代的孤獨。

生命之輕,隨波逐流。
事物之美,濾鏡糖衣。
路上之人,靜候佳音。
阿宵在除夕的凌晨談心境,
孤獨的人自省頻率總會高些。
本來是該昨天寫寫感想,本應是一個人,波瀾不驚未見年味兒的一天。
可從傍晚的一通電話開始,相隨相依至午夜才停息。
閑時與你立黃昏?
佳人作伴自是甚好,盡失分寸確是事實。
孤身一人心境尚可,難免入魔劍走偏鋒。
唉,好一個隨波逐流。
“清醒只在間歇,迷失乃是常態(tài)?!?/p>
此時筆鋒一轉(zhuǎn),虛實變換,回到當下。
正如生日座談中孤獨之憂,阿宵首先是個狂信徒,迷失亦是她的動力。
走在路上,才是與孤獨和解的答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