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寫我近兩日在人際關系上遭受的打擊
有些朋友擔心我最近的狀態(tài),我就寫寫最近發(fā)生的兩件事。這兩件事正好發(fā)生在相鄰的兩天,又結果相似,以至于像「組合拳」一樣給了我重擊,讓我一時非常低落。不過我現在已經沒什么問題了,這篇文章只是對關心我的網友們進行一個解釋,也是我個人視角的一面之詞。
第一件事發(fā)生在25日。
有些熟悉我的朋友知道,我平時有再網上關注人文社科話題的習慣。這天我和往常一樣,在社交平臺上刷關于人文社科的話題,發(fā)現了這么一篇文:該文闡述了明清時蘇州和珠三角時的女權思想萌芽以及其產生與經濟環(huán)境的關系,由此出發(fā)借古談今提出了「將輿論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優(yōu)勢」,以追求源頭和制度上的問題解決,并且呼吁認清矛盾主次、不要讓性別矛盾成為商人賺錢的工具。我對這篇內容表示了贊同并分享。
幾個小時后,我認識了四年、也同樣關注并參與相關話題的朋友A找到我,聲稱:因為我對一個「否認了結構性歧視的存在」的內容表示了贊同,讓A大為不快,表示不愿與我往來,念及認識多年的舊情,告知我一聲。
這使我感到非常詫異,當時第一反應是反復地再審視了那篇文,確認一番后。經過良久的思考,我冷靜下來對A打了一段回復,大意是這三方面:
1.我不同意你說這篇內容「否認了結構性歧視的存在」;
2.我認為這篇回答的觀點值得被看見和探討,不能因為它沒有面面俱到就將其全盤否定;
3.如果這讓你感覺到背叛,那我很抱歉。
此后我并未收到A的回復。
第二件事發(fā)生在26日。
B,和我一樣也算是一位音樂寫手。平時的關系是經常在人數不多的小群里互相分享音樂和觀點、互相批評作品和請教的朋友。
這一天在我吃晚飯之前,B分享了一個探討流行音樂圈現象視頻,并說她的觀點和這個視頻相符。而我點開視頻看后,發(fā)現剛好是我?guī)缀踝钣憛挼囊粋€UP發(fā)視頻,那個視頻恰好我很早前就看過,且并不同意視頻中的觀點。我考慮到B平時關注的是配樂、對流行音樂(B自己也承認)并沒我熟悉,我覺得視頻可能對B造成了誤導,就表示:我不同意,我認為這個視頻夸大事實,還是個標題黨,并且這位UP是這方面的慣犯。
為此,B追問:是怎么夸大事實了?撇開標題黨和UP其他視頻的問題,這期視頻內容不可取么?
當時因為要吃晚飯、且晚上已經有約在先了,不能馬上解釋清楚。我出于負責的態(tài)度表示:因為是很早前看的,視頻內容不全記得清了,我得過一會再看一遍,之后再解釋為什么我認為UP說得不對。
在我忙于赴約的幾個小時里,B在群發(fā)表了長篇大論講自己為什么會同意這個視頻,以及自己遇到過的確實具有視頻中提到的某種惡習的音樂人。而我無暇回復,直到晚上九點多的時候又再被問及我怎么沒回復消息時,我才回復說我在赴約,等我回家后再說這事。
直到我回家后準備整理自己觀點時發(fā)現群聊已經被設置了全群禁言,而B表示不用再回復了,且宣布了全群禁言不再恢復、刪除所有個人原創(chuàng)作品和曲譜。隨后我又發(fā)現,B差不多就在我表示「過后再回復」后不久,在各個社交平臺上將我刪除并拉黑——這也讓我確信,B的此舉有在針對我。
也是在這兩件事后我發(fā)布了一個動態(tài):

以上是我對這兩件事全過程的復述,因為不想干擾其他人對事件的判斷,我隱去了A和B兩人的身份信息,也盡可能不帶感情色彩地復述了事件全過程。
兩件事都對我?guī)砹艘恍┐驌?。我個人是重視朋友關系的維護的,并且很容易就對別人報以熱情??擅棵款愃频氖录笪矣职l(fā)現,有時我認為彼此之間可以互相信任、值得交往的朋友,會抵不過一時的分歧和誤解,且不給人解釋和挽回的機會,這是令我最受打擊的。
可也沒法,我就老在這種事上好了傷疤忘了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