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讓秦國崛起,為何慘遭五馬分尸,還被滿門抄斬?
秦國地處西陲,雖然在春秋時期,幾度想進入中原地區(qū),但全部以失敗告終,國力嚴(yán)重受損。直到秦孝公時期,任用商鞅為相,在秦國進行變法,才使得秦國崛起!商鞅變法增強了秦國的國力,也為秦國統(tǒng)一天下奠定了基礎(chǔ)。商鞅可以說是秦國的大功臣,然而秦王卻用五馬分尸的酷刑將其處死,還將其滅族,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商鞅“名鞅,姓公孫氏”,他是衛(wèi)國的公室,也算出身周朝的宗室,與周天子是一個祖宗。商鞅年輕的時候就很喜歡刑名之學(xué),后來他在魏國國相公叔痤手下?lián)沃惺印km然公叔痤極力向魏惠王推薦商鞅,可是魏惠王根本沒當(dāng)回事。就在這個時候,商鞅得到消息,聽說秦孝公正在招賢納士,于是他就來到了秦國。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秦孝公任命為左庶長,在秦國進行了第一次變法,主要內(nèi)容有廢除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重農(nóng)抑商,獎勵耕織等。六年后,商鞅又主持了第二次變法,廢除井田制,推行縣制,統(tǒng)一度量衡制,編訂戶籍、賦稅制度。經(jīng)過商鞅變法,秦國日漸強大,“天子致胙於孝公,諸侯畢賀”。
商鞅不但是一位改革家,也是一位軍事家,在變法取得成功的同時,他還多次領(lǐng)兵對魏國作戰(zhàn),用計策抓住了魏軍主將,然后大破魏軍。魏惠王非常害怕,趕緊派出使者,“割河西之地獻(xiàn)於秦以和”。班師回朝后,秦孝公將於、商等十五座城邑封給商鞅,“號為商君”,與此同時他還擔(dān)任著秦國的國相。

就在商鞅如日中天之時,有一個名叫趙良的人前來拜見,他一見面就勸說商鞅隱退??墒巧眺弊罱K沒有采納趙良的建議,最終導(dǎo)致了悲慘的結(jié)局。原來商鞅是個只謀事而不謀身的人,當(dāng)時秦國保守派勢力非常強大,他們都是秦國老臣以及公室成員,而變法嚴(yán)重?fù)p害了這些人的政治、經(jīng)濟權(quán)益。
在變法前夕,商鞅就與保守派代表人物甘龍、杜摯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在變法的過程中,商鞅以雷霆手段對待那些保守派,結(jié)果連太子也卷入其中。商鞅雖然沒有懲罰太子,但卻將太子的兩個老師給予了嚴(yán)厲的懲罰,“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中國有句俗話,“打狗還得看主人”,受罰的雖然是公子虔、公孫賈,但受辱的卻是太子。

公子虔除了是太子的老師外,還有另一層身份,他出身秦國的公族,與秦孝公是一家人。堂堂秦國公族居然被削去鼻子,公子虔對商鞅絕對是恨之入骨!在商鞅的打壓之下,公子虔杜門不出長達(dá)八年的時間,另一位反對變法的大臣祝懽遭到殺害??墒钦f,商鞅在變法的過程中,得罪了除秦孝公以外的所有人。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死,太子秦惠文王繼位,公子虔終于迎來了復(fù)仇的機會,他們誣陷商鞅造反,并派人抓捕。商鞅逃到了魏國,但被魏國拒之門外,無奈之下他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但根本擋不住秦國的大軍。秦惠文王將商鞅車裂,同時將其家族成員全部處死。秦昭襄王時,丞相蔡澤高度評價了商鞅變法,“故秦?zé)o敵于天下,立威諸侯,成秦國之業(yè)”。
參考資料:1.《史記》;2.《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