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快速背古詩第86首《登岳陽樓》唐-杜甫
快速背古詩第86首《登岳陽樓》唐-杜甫
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可以參考《杜甫-千秋萬代名,寂寞身后事》。唐代宗大歷三年(768)年,杜甫在客居江陵(今湖北荊州)半年后,乘船繼續(xù)自己的返鄉(xiāng)之旅,經公安抵達了岳州(今湖南岳陽)。此時的杜甫本身年老多病,耳聾目昏,風痹纏身,已經進入了生命倒計時。登臨岳陽樓,寫下了《登岳陽樓》。在詩中,杜甫不僅感嘆自己的漂泊無依,更想到國家的苦難,憂國憂民之心,讓人肅然起敬。
這首詩沒有特別難理解的詞。
坼:這個是裂開,割開的意思。意思是說吳楚兩地被洞庭湖水給分割開了。想一想李白曾經寫過“天門中斷楚江開”,是不是偉大的詩人都有想通之處。氣魄宏大!
無一字:就跟我們現在說,“我一個標點符號都沒看到你的”一樣——毫無音信。
老?。捍藭r的杜甫本身年老多病,耳聾目昏,風痹纏身,已經五十七歲,人生還有最后兩年。
戎馬:這里是說北方還在戰(zhàn)爭。
這首詩整體理解一下:
以前一直聽聞洞庭湖(早就想一睹風采),今天終于有機會登上了岳陽樓。(登高遠望)以前的吳國楚國都被分割開了,整個天地都好像日日夜夜漂浮在洞庭湖上。
(收回目光)想到親人朋友一點消息都沒有,而我老弱多病,一家人蝸居在這孤舟之上漂泊不定。(憑欄遙望)想到北方還在打仗,(吐蕃入侵)戰(zhàn)火紛飛,(想到家國多艱),忍不住淚水橫流。
快速聯想記憶圖(根據快速聯想記憶圖基本在10分鐘內記住整首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