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特么!把血!和諧成白色?。。。?/h1>
怪物馬戲團 | 文

眾所周知,正常人的血是紅色的。但是邁入21世紀后,這個事實正在被動搖。
在古羅馬,人們以觀看角斗士在競技場里廝殺為樂,在瑪雅文明中,放血儀式被認為可以同神交流。鮮紅的血一路伴隨人類文明前行,而文明在緩慢進步,暴力和迷信逐漸退出舞臺——只是有時,它們退得有點用力過猛。
如今,出現(xiàn)在各種動畫和電影中的血,逐漸不能以原本面貌示人。紅色的血,正在從屏幕上消失,它們紛紛被PS成黑色、綠色……有時就連游戲都會給血液改個色。

一些人認為這種改動中,存在著某種驚為天人的啟示:有可能人的血本來就是黑色的,它是石油,象征著資本剝削的毒液深深融于人的血中,貫穿歷史,人總是在以血換石油,這是一種深入血液的黑暗。
也有可能,它本來就是綠色,所以互聯(lián)網(wǎng)如今漫天亂飛的綠發(fā)梗,不是大眾文化的墮落,而是人類對自己本性的一種回歸。

紅色的血,似乎成了個極不健康的意象。不知從何時起,紅血就和男性乳首一樣,無法在動漫里展示了?;蛟S只要平日能被衣物與皮膚遮住的東西,早晚都會變成某種禁忌,而留給毛血旺的時間,恐怕也不多了。
但是,不論事情如何發(fā)展,我們都必須記住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永遠,永遠不要把血PS成白色,永遠不行。
為什么?

因為白色在制造業(yè),向來是種非常麻煩的顏色。為了把成品生產(chǎn)成白色,廠家必須格外留心:流水線上所有涉及高溫的過程,都可能讓白色的表面發(fā)黃。所以白色的車和電子產(chǎn)品,在出廠時常常會有更低的良品率,這也導致很多產(chǎn)品的白色版,售價更高。

但根據(jù)我們的價值觀,人應該生而就為平等奮斗,這種區(qū)別對待的色彩,不該存于血液里。于是,我們不能把血PS成白色。

此外,白色是一種讓人感到舒緩、安全和衛(wèi)生的顏色。這就是為何醫(yī)院的裝修需要以白色為主,且醫(yī)生和護士都穿白色大褂。有了白衣,他們身上的污跡更易被發(fā)現(xiàn),同時,病人也會更為安心。

《御姐玫瑰》
然而在戲劇表現(xiàn)中,每當血出現(xiàn),通常都會對應激烈緊張的場景。在這種場景中,加入白色這樣讓人放松的顏色,會和創(chuàng)作意圖產(chǎn)生沖突,破壞精心營造的氛圍。有可能,觀眾隨后在看到醫(yī)生的白大褂時,還會下意識產(chǎn)生恐懼。所以我們不能把血PS成白色。

再者,在著名的蒙塞爾色彩體系中,白色是亮度最高的顏色,只有白色比黃色的亮度更高。換句話說,白色,是一種比黃色更黃的東西。
而過亮的畫面,會對觀眾的眼睛造成傷害。在1997年,《寶可夢》動畫曾出過一次事故,因為其不斷閃爍的紅藍高亮畫面,大規(guī)模觸發(fā)了兒童觀眾的癲癇。所以現(xiàn)在的電子游戲,都會警告玩家高亮場景的存在,以保護大家的健康。

根據(jù)衛(wèi)健委的調(diào)查,中國青少年的近視率在2020年就達到了危險的52.7%;所以為了大家的眼睛著想,我們不能把血PS成白色。
然后,白色其實是一種不存在的顏色。物體本身沒有顏色,其顏色取決于它反射了什么色的光。然而白色不存在于光譜中,它是一種人腦自創(chuàng)的顏色,出現(xiàn)在三原色的光波同時進入人眼后。

可我們應該信奉唯物主義,只有腳踏實地、實事求是,才能穩(wěn)固進步。把人血這樣重要的生存根基,和不存在的虛幻概念相結(jié)合,有悖于此價值觀,所以我們自然不能把血PS成白色。
還不止于此,因為白色的血本身,就是一種不健康的癥狀。在醫(yī)學上,白色的血漿,被稱為乳糜血,它的出現(xiàn)是因為血液中含有太多脂肪。乳糜血是一種危險的現(xiàn)象,代表著血液的主人已經(jīng)有了嚴重的健康問題。

肥胖、過高的脂肪攝入,是困擾現(xiàn)代人的一大難題。隨著生活品質(zhì)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出現(xiàn)了乳糜血的癥狀,根據(jù)統(tǒng)計,中國高達1%的獻血者都是乳糜血。所以我們更該教育孩童,從小就警惕這種乳白色的血,而非將血PS成白色,使小孩誤以為白色的血才是正常的。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不能把血PS成白色。

同樣在醫(yī)學和生物學上,鳥屎之所以呈白色,就是因為其中含有很高的尿酸。過高的尿酸能損害人的健康,而過多的鳥屎更是能摧毀人的心智。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會有海量行人被鳥屎偷襲,一天的好心情由此嗝屁。
可動漫,應該是讓人快樂的,我們怎么能讓它變得像是被鳥屎轟炸過呢?我們又怎么可以把動畫里的血,PS成白色呢?

就算離開健康的角度,單純從文化范疇來說,我們也不該把血PS成白色。
過去在很多國家,白色都是象征高貴的顏色,一方面因為高階層的人很少做農(nóng)活,不會長期暴露在太陽下,皮膚便比勞動人民更白皙;另一方面,則是受限于漂染技術(shù)和紡織工藝的發(fā)展,純白色曾是個非常難實現(xiàn)的衣服顏色,且清洗費用昂貴。

現(xiàn)代西式婚禮的婚紗,之所以多為白色,正是因為在19世紀,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在結(jié)婚時穿了一件白色婚紗。這件婚紗象征的身份地位和財力,在當時的貴族圈中掀起一陣熱潮,眾人紛紛模仿,才形成了這種習俗。在那之前的西方,以及在中國,婚紗其實多為紅色,代表熱情與喜慶。
毫無疑問,這種奢靡且拜金的理念,和我們維護的價值觀相悖。紅色的血,代表勞動人民的熱情,它是現(xiàn)實且接地氣的,不該被PS成讓人想起奢侈衣物的白色。

更別提,在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中,白色一直不是太好的顏色。白色是我們在喪葬時使用的主色調(diào),用喪葬氛圍濃烈的白色,配合動漫角色當場暴斃的畫面,會造成詭異的喜劇效果。
尊重動漫角色的犧牲,這種對生命和英雄主義的敬重,是兒童教育不可缺的一環(huán),所以我們不能把血PS成白色。


就算從流行文化的角度來看,把血弄成白色也很糟糕。因為“白”在中文里有無報償?shù)囊馑迹圆艜a(chǎn)生“白嫖”這種說法。但藝術(shù)創(chuàng)作怎么可以被白嫖?!這是對創(chuàng)作者的不尊重,千萬不要白嫖!只有這樣,我們的文化產(chǎn)業(yè)才能大力發(fā)展口牙!
最后,我們從更深的層面去看,把血PS成白色也是個爛點子。

在通俗創(chuàng)作中,白色常被人和雪聯(lián)系在一起,是一種象征著純潔和干凈的顏色。然而這只是淺層的創(chuàng)作理念,實際上在嚴肅深刻的作品中,白色很少是一種正面的顏色,它常和虛無、空洞、恐懼和絕望聯(lián)系在一起。
就像川端康成的《雪國》,雖然全書的場景都被大雪覆蓋,大雪就如同男主心中,在女主身上看到的那種“純潔”一樣。雖然表面潔白無瑕,但其實,潔白之下,只有自私虛偽的人心。而這種隱藏在白雪下的人性之白,終將導致毀滅,就如同故事那在白雪和大火中戛然而止的結(jié)局。


動畫《蟲師》里,也有一集說了白血的故事。其中,白血是被蟲附身的表現(xiàn),沒有母乳的母親因為這種蟲,有了白色的母乳,可那實際上是她自己的血。
這種建立在過度犧牲上的養(yǎng)育關(guān)系,最終奪去了她的性命,還讓她的孩子也被同樣的關(guān)系束縛,最終在無意識中,也獻出自己白色的血,換來了下一代的生存和枷鎖。

你看,對于文藝創(chuàng)作來說,白色根本不是個向上、光明的顏色。用這種顏色去替換血本身的紅色,指望其變得更健康,實在是荒謬。
更著名的白色,則是《白鯨》中的白色鯨魚,為了獵殺曾傷害過自己的白鯨,故事中的船長帶著一船人走向瘋狂與毀滅。在《白鯨》中,曾有一章特意探討了白鯨的白色到底有何含義,這種白色的象征意義,一直以來就是文學界的著名話題。

很多人都將鯨魚的白色,看成是一種超越自然的力量,讓人恐懼,象征著命運、死亡,宗教和邪惡,透著虛無主義和早期存在主義的影子。如此復雜深奧,又涉及人類生存之意義的意象,不該隨意出現(xiàn)在動漫中;尤其是白色的血,和白色的鯨魚一樣異樣,恐怕會在年輕觀眾心中,埋下詭異的種子。
順帶說一句,《白鯨》中的白鯨,實際上不是“白鯨”,而是一只白色的抹香鯨。“抹香鯨”的英文,是sperm whale,sperm直譯過來就是……不過這事和本文無關(guān),就不贅述了。


所以啊,你看,不論是從通俗還是高雅文化去看,把動漫中的血PS成白色,都是件非常匪夷所思的事。它看似“合理”,實際上藏著各種糟糕影響,沒法讓那些場景變得多健康,反而可能讓它們看起來更病態(tài)了。
其離譜程度,就仿佛用一堆意義不明的廢話,去詮釋一個意義不明的行為。其實所有這些討論,都可以歸納成一句簡單的吶喊,這吶喊來自千萬觀眾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者們的內(nèi)心,響徹時空,從雅典學院一直傳到門薩俱樂部;凝聚了人類一直以來,面對真實自我的理智和勇氣,那就是——
不要!特么!把血!P成白色啊?。。?/stron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