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的自我矛盾,會轉變成和外界的沖突

我們和外界的關系,其實也是我們和內在自我的關系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形式。
比如有一次留言板一個女孩問我:“姐姐,比如說我不喜歡炫耀說大話或者吹噓自己的人,這是因為什么”
我回她:
“炫耀和吹噓,是對某個狀態(tài)的“貶義描述”是屬于你的定義,如果沒有這個定義的人可能覺得那個人只是很喜歡自己而已!
其實我之前有個帖子說過,我們討厭他人的部分可能也是不允許自己出現(xiàn)的部分,那么可能你小時候在這個部分受到過打壓等不恰當對待。
比如當你渴望得到認可的時遭受了貶低,那么在你心里“自我表現(xiàn)”和受傷就掛上了等號,那么為了避免再次受傷你就默認“表現(xiàn)欲”是不應該出現(xiàn)的,那么可能只有透過看到這樣的人引發(fā)了你的情緒,你那個封存的部分才被喚醒”
后來她回復我確實是這樣的,在她小時候在展現(xiàn)自己渴望得到表揚和認可的時候沒有得到一個好的反饋。
這種看不慣其實也是她內心的自己在“打架”。
我對自己的觀察也有發(fā)現(xiàn),當我不允許自己的某個部分出現(xiàn),有不理解的那股能量的時候,就會刻意回避和不認可那個部分,比如我從小就不接納討厭柔弱感性覺得是可恥的,那么我會刻意堅強理智。
那么在我寫文章的時候,話里話外也會無意間透露出脆弱的不尊重和不理解,用詞也格外嚴厲一些,那么我的帖子底下也自然會出現(xiàn)代表“柔弱”和“感性”這一部分的朋友因為感受到不被理解而留言攻擊。
其實看似是外界和我的關系,其實是我內在的不和解不包容,透過我的文字釋放出來了,而代表不被理解的那部分的人,就會因為沒有得到理解也不會給我好臉色,看起來是他們在攻擊我,其實是我內心沒被我理解看到和允許的部分在“懲罰”我。
而在從財富層面來講,我也自然失去了這部分的客戶,因為找我做咨詢的大部分咨詢者他們都是從我的文中看到了我對他們的理解,才感受到被看見和信賴,才會愿意相信也許我?guī)椭麄兘忾_心結。
而當我真正的愿意去看看我為什么認為“柔弱感性”是不好的,回到童年才明白,是單親家庭里媽媽害怕我會因為別人的語言受到傷害,刻意讓我覺得獨立是非常值得驕傲的,柔弱依靠是可恥的,讓我在自信和對媽媽獨立的驕傲中長大,這里面也有一份媽媽對我的愛,那么看到這里,我也明白當時那樣想是有原因的,而并不是脆弱真的不好,逐漸的我也開始允許自己有脆弱,需要幫助的時候也不再刻意繃著,不再為了保持理性而趕走感性的部分,就這樣我也和“脆弱”和解了。
其實會發(fā)現(xiàn)我們對自己的包容越多和解的越多,我們對他人的理解和允許也會變多, 而感受到我們包容理解朋友也會變得越多, 我們的人際關系和財富值也會上一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