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

? ? ? 『純粹感知已經在那里呈現,繼而解脫便不是某種可以被實現的東西!
? ? ? ? ? 客體認同迷惑了思維本身,構想、給予思考者活力,阻礙其發(fā)現、明白自身的本質!
? ? ? ? ? 而意識則見證著其內呈現的一切,既不表達、亦不回應、既不受影響、亦不被制約!』
顯然,頭腦正處于思維營造的概念世界中,如密布整個天際的烏云,對云層下的思考者而言確是烏云遮蔽了天空,但對云層外的陽光而言烏云遮蔽的只是自身及其中的事物.....
構想于客體認同的思考者必然回應著對客體的認同,同時也被局限在概念世界的構想之中~
透過不斷的反應、判斷、表達,這份對構想的回應也在同時強化著整個構想的真實性~
這種真實性不單來自對構想的認同,抗拒構想的客體事物、抗拒對構想的認同亦會強化真實性~
思考者要么沉浸在對自身、念頭、概念、體驗、客體事物的認同、追求、保護進程中...
要么則就是沉浸在對自身、念頭、概念、體驗、客體事物的抗拒、放下、消滅進程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處在我之中心的位置或是無我狀態(tài)的位置,取決于頭腦被誘導的方向~
當思考者出席,所有衍生于我的一切將會展現!
當思考者缺席,所以因我而來的一切必定消失!
因此,求道者在自我探尋的過程中如果進展緩慢、進退往復、難以解脫而為自己的修行感到挫敗、困惑、不解、迷茫,很顯然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時刻一定仍在認同思考者、在以我之中心做出反應...
也許是下意識、無意識、習慣性的反應...
也許仍舊報有、堅定對某些念頭、概念、體驗、客體事物、及思考者本身的認同、追求、保護或是抗拒、放下、消滅的心愿、執(zhí)著未了...
這些東西在發(fā)揮作用的同時也在激活強化思考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直至求道者意識到自身面臨的障礙,開始明白并嘗試對思考者及其所帶來的一切不作反應、不作表達、不作回應,僅僅只是見證其來去以緩解、冷卻不斷被激活導致的活躍狀態(tài)~
用以更順利的找到真正的自己、回歸純粹感知的向度去真正的體會見證、作為見證本身!
思維的模仿始終是為找尋真正的自己去服務~
否則,思考者會繼續(xù)活躍下去、而求道者則變的像個呆滯木納的人偶!
對解脫的理解、構想、模仿亦會讓求道者展現出千奇百怪的狀況!
思考者的表現:如同過馬路的行人.....
紅燈停、綠燈行...
頭腦會照顧好一切...
不管我之中心在不在...
而思考者仍在糾結、自己不在場時會怎樣...
于是,它假裝自己不在場.....
圖片來源:UP主
原創(chuàng)內容轉載請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