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做“全職兒女”的年輕人:40歲裸辭,父母每月給還開4千
“全職兒女”成為當下最為流行的職業(yè)之一,引發(fā)熱議。對此,有專家表示:這也是當代年輕人工作與生活方式多元化的一種體現(xiàn),無需偏見和歧視。
在豆瓣小組“全職兒女工作交流中心”,近4000名網友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日常,他們有的像念安一樣,認為在全職陪伴父母的過程中療愈自己,也有人表示“家里沒錢怎么當全職孩子?”,還有人對成為全職兒女這件事感到期待和困惑。

他們更多的相同點在于,成為“全職兒女”的過程中,享受著父母提供的安穩(wěn)生活,也面臨著雙重的焦慮:既有啃老的情感和經濟壓力,又有不知何時上岸的心理壓力,只能在其中尋找微妙的平衡。
從一些網友分享的案例來看,有人40歲了裸辭成為“全職女兒”,父母每月給她開4000元的工資,要求早上陪跳舞1個小時,上午陪買菜,偶爾陪逛街,負責處理家里所有跟電子相關的東西,以及晚上和父親一起做晚餐。
除此之外,每個月為家庭安排1-2次旅游,并兼職司機崗位,剩余的時間則由她自己進行支配。
聽起來滿滿當當,但事實上相對于大多數全職兒女充當“被規(guī)定工作內容的保姆角色”來說,念安的工作內容更多是陪伴和精神慰藉,她的父母身體健康,有著自己的日常愛好,并不需要她進行照顧,甚至會反過來照顧她,“媽媽會邀請我和她一起跳舞,邀請我共進晚餐,有時出去買很多菜和水果,還要特意跑到我家給我送過來。
這也引發(fā)了網友的熱議,有人甚至表示,“全職兒女”與“啃老”沒有明顯分界線。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曾對此做出見解,他認為“全職兒女”的關鍵在于每個人的家庭經濟情況不同,自身的發(fā)展追求也不同,是一種個體的選擇。而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今后可能會有更多年輕人在權衡自己的工作、生活與家庭的需要之后,選擇做“全職兒女”。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