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稱英特爾 Arrow Lake-S 將采用臺積電 3nm 工藝,ARL-P 采用 Intel 20A 工藝
IT之家(問舟)
IT之家 10 月 22 日消息,爆料者 @OneRaichu 聲稱,英特爾酷睿 Arrow Lake 系列雙平臺似乎將采用不同的工藝技術(shù)。
他表示,適用于桌面平臺的 ARL-S 系列將采用臺積電最先進的 3nm 家族工藝(結(jié)合之前情報來看大概率是 N3E),而面向移動平臺的低壓平臺依然采用自家 Intel 20A 工藝。
Intel ?20A 工藝節(jié)點可使得 CPU 每瓦性能提高 15%,并將 RibbonFET 和 PowerVia 技術(shù)引入桌面平臺。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人補充道:英特爾此前由于某些原因選擇將 ARL-P 和 ARL-S 應(yīng)用于臺積電 N3 工藝,但隨著臺積電 N3 延期,再加上 P 系列相對 S 系列會晚一些時間發(fā)布,這使得 ARL-P 可以順利轉(zhuǎn)移到計劃于 2024 上半年量產(chǎn)的 Intel 20A 平臺。

?現(xiàn)有情報表明,英特爾 Meteor Lake(2023 年)以及 Arow Lake 均會采用 Foveros(3D)封裝技術(shù),基于 36μm pitch 的封裝工藝,分別基于 Intel 4(原 7nm)和埃米級的 20A ?工藝,而 Intel 3 工藝的首發(fā)平臺目前還不明晰。

?IT之家了解到,英特爾 Arrow Lake 將采用與 14 代酷睿 Meteor Lake 完全相同的“小芯片”配置,P 核將從 Redwood Cove 升級到 Lion Cove,而 E 核將從 Crestmont 切換到 Skymont,核心數(shù)量可能會增加到 8+32 個。

?也正得益于模塊化設(shè)計,Arrow Lake 將能夠保留 Meteor Lake 的準(zhǔn)系統(tǒng)方案,包括 SoC 和 IO 模塊,從而加快架構(gòu)和流程升級進度,同時也有助于降低成本。

?Arrow Lake 將采用與 Meteor Lake 相同的 LGA-1851 插槽,符合英特爾每 2 代平臺采用同一套設(shè)計的原則,再往后的 Lunar Lake 確認(rèn)是 18A 工藝 + Foveros、25μm pitch 封裝工藝,而 Nova Lake 尚未可知,但有不可靠傳聞稱 CPU 性能提升幅度超 50%。
總結(jié)一下,Meteor Lake CPU 將采用全新的小芯片(Tile)平鋪式架構(gòu),主要有 3 個 Tile: IO Tile、SOC Tile 和 Compute Tile。Compute Tile 包括 CPU Tile 和 GFX Tile。CPU Tile 將使用新的混合核心設(shè)計,以更低的功耗提供更高性能,GPU 也是全新架構(gòu),最多 192 EU。
此前的傳聞是 Meteor Lake 系列小芯片的 Arc GPU 核心將采用臺積電 N5 / N3 ?工藝,而這位爆料人的意思似乎是指 Arrow Lake-S 全部都將采用臺積電 3nm 工藝,轉(zhuǎn)而埋頭研發(fā)下一代 20A 工藝節(jié)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