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特納和他的三部鋼琴協(xié)奏曲
? ? ?

? ? ? ?'梅特納Medtner是誰?這是一個常見的反應。就連比較關注冷僻曲目的樂友也會問,是不是那個聽起來 "比拉赫瑪尼諾夫更蒼白一點 "或 "像某種俄羅斯勃拉姆斯 "的人?這兩個相當拙劣但常用的標簽,無疑會使梅特納在他的墳墓無法安寧。
? ? ? ? 拉赫瑪尼諾夫,梅特納偉大朋友和崇拜者,曾經(jīng)說過:"梅特納太有個性了,除了俄羅斯作曲家梅特納之外,他和任何人都沒有相似之處"?!拔抑貜臀以诙砹_斯時對你(梅特納)說過的話:在我看來,你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作曲家”。
? ? ? ? 20世紀初,梅特納是拉赫瑪尼諾夫和斯克里亞賓的年輕助手,他的藝術被前者的流行吸引和后者的神秘品質(zhì)所折服。他自己經(jīng)常會開玩笑說自己是一個不合時宜的人,并宣稱自己是 "貝多芬的學生",或者像格拉祖諾夫所說的那樣,是 "永恒藝術的神圣法則的堅定捍衛(wèi)者"。而索拉布吉Sorabji?指出像西貝柳斯一樣,梅特納并不蔑視當前的時尚,他甚至沒有故意忽視它們,但他是如此專注地走自己的個人道路,以至于他根本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存在......

? ? ? ?梅特納的作品沒有獲得廣泛的傳播,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國際大師們的狂熱擁護推廣。梅特納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顯然是霍洛維茨的最愛(在三首協(xié)奏曲中),他甚至在考慮錄制它—一個令人向往的計劃。然而,我們從霍洛維茨的錄音中只看到的是一個《童話故事Fairy Tale》和一些有點令人困惑的評論。為什么沒有人演奏梅特納?事實是,大多數(shù)人初聽梅特納的音樂有點難覺得以理解。他的旋律很難記住,也不太適合哼唱;梅特納獨特的節(jié)奏和它們的重疊,無論多么令人驚奇,都無法立即理解,他的和聲用法也很棘手,讓人感覺無從下手。但是,如果再聽一遍,你要么變得好奇,要么決定永遠放棄進一步聆聽。再多聽幾遍,就注定會發(fā)生另一種情況:上癮了。此外,實際演奏梅特納成為最有益的體驗之一,無論是在智力上、音樂上還是技術上。

? ? ? ? 俄羅斯鋼琴家和作曲家尼古拉·梅特納Nikolay Medtner于1880年1月5日,即俄羅斯的圣誕節(jié)前夕出生在莫斯科。他的父親出生在愛沙尼亞的派爾努港,在莫斯科定居,是一家花邊廠的廠長,一個有明顯文化興趣的人。而他的母親也有遠房的德國血統(tǒng),是一個有文學和音樂聯(lián)系的家庭的后代。她的一位祖先是普希金的同代人,曾為普希金的兩首詩作過劇本,而另一位祖先是歌德的朋友,曾在圣彼得堡的德意志帝國宮廷劇院擔任過舞臺導演。梅特納的舅舅費奧多爾·卡爾洛維奇是音樂學院的管風琴教授,他的表弟亞歷山大·戈迪克被認為是莫斯科作曲家流派的代表。
? ? ? ? 梅特納的第一堂鋼琴課是由他的母親教的,10歲時在他的叔叔費奧多爾那里繼續(xù)學習,12歲時進入莫斯科音樂學院,當時他已立志要成為一名音樂家。在那里,他跟隨帕布斯特Pabst、薩佩爾尼科夫Sapelnikov和薩福諾夫Safonov,學習,1900年畢業(yè)時獲得了一枚金牌,是在維也納舉行的國際魯賓斯坦鋼琴比賽中,他以演奏安東·魯賓斯坦的第五號鋼琴協(xié)奏曲而獲得的。并將與他的老師薩福諾夫一起開始巡回演出。在這個時候,在塔涅耶夫Taneyev的建議下,他決定放棄巡回演出,專心作曲。這一時期,他寫的早期作品首次出版。
? ? ? ??

? ? ? ? 在這些早期的歲月里,梅特納與他的父母住在一起,并受到他的長兄埃米爾的很大影響。梅特納本人是五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在埃米爾之后是卡爾,他注定要跟隨父親經(jīng)商,然后是亞歷山大,一個音樂家、小提琴家,后來是指揮家。他們唯一的妹妹,蘇菲,比尼古拉大兩歲。梅特納被大哥埃米爾的年輕妻子安娜·米哈伊洛夫娜·布拉滕斯基Anna Mikhailovna Bratensk所吸引,她是小提琴家,也是赫里馬利H?imaly的學生。這一麻煩事在戰(zhàn)爭期間得到了解決,當時深知隱情并表現(xiàn)出慷慨諒解的大哥埃米爾被關押曾經(jīng)學習的德國,獲釋后移居瑞士。1918年,梅特納得以在革命結束后與安娜結婚。在1917年之前的幾年里,梅特納曾短暫地擔任過莫斯科音樂學院的鋼琴教師,后因致力于繁忙的鋼琴家和作曲家的事業(yè)而辭職,并在庫塞維茨基的《俄羅斯編輯報édition Russe》顧問委員會任職。正是在這個時候,他與拉赫瑪尼諾夫建立了密切的友誼,拉赫瑪尼諾夫作為庫塞維茨基的使者訪問了梅特納家。庫氏在他岳父的財富的幫助下,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一流的指揮家之一,他的《俄羅斯編輯報édition Russe》現(xiàn)在成為梅特納的出版商。1914年,梅特納恢復了他在音樂學院的教學,而音樂會的生活仍和以前一樣,由庫塞維茨基建立的管弦樂隊和他能夠支付的慷慨費用而得到加強。正是在戰(zhàn)爭期間,梅特納寫下了他的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并在1918年進行了首次演出。
? ? ? ? 戰(zhàn)爭和革命使各方面情況變得非常嚴峻。1918年,在軍隊服役的二哥卡爾·梅特納死于斑疹傷寒,梅特納的母親也接著去世。她的死亡為尼古拉和他嫂子安娜的婚姻消除了障礙。隨著條件進一步惡化,梅特納夫婦決定離開俄羅斯。拉赫瑪尼諾夫夫婦已于1917年秋天離開。其他人也跟著離開,庫塞維茨基夫婦于1920年離開。1921年冬天,梅特納夫婦經(jīng)過長時間的周折,到達柏林。梅特納逐漸能夠恢復他的音樂會生涯,同時向其他已經(jīng)移民的人尋求幫助,包括拉赫瑪尼諾夫、庫塞維茨基,但效果甚微。1924年和1925年的美國巡演帶來了演奏上的成功,但他的作曲卻沒有得到什么成效?;氐綒W洲后,梅特納夫婦在巴黎附近定居了一段時間。在返回法國之前,他曾短暫地回到莫斯科,并在多個城市舉辦了音樂會,隨后他首次訪問了英國,在那里梅特納的音樂已經(jīng)為人所知。在這里,梅特納的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在經(jīng)過七年的艱難工作后于1927年完成,在倫敦由蘭登·羅納德Landon Ronald演奏,反響平平,在曼徹斯特由漢密爾頓·哈蒂Hamilton Harty演奏,效果略好。在莫斯科第一次演出,由是作曲家的三哥亞歷山大指揮。1929年進行了第二次美國巡演,帶來了一筆可觀的收入,但美國巡演的收入因一個經(jīng)紀人的不誠實而損失?;氐椒▏?,住房再次出現(xiàn)了問題,并求助于拉赫瑪尼諾夫的幫助,隨后,他的作品在各個中心舉行了音樂會和演出,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由于沒有獲得簽證,沒有可能再次回到俄羅斯。梅特納的《音樂與時尚》(Muza i moda)一書于1935年由拉赫瑪尼諾夫出版。同年,前敖德薩市長、后受雇于倫敦郊區(qū)戈爾德格林的結構工程師米哈伊爾·布雷克維奇Mikhail Braikewich建議梅特納夫婦遷往倫敦。1935年,一直與梅特納夫婦保持聯(lián)系的大哥埃米爾·梅特納去世,路德教派的梅特納也皈依了俄羅斯東正教。1936年春天,梅特納夫婦搬到了倫敦的戈爾德格林(Golders Green),這是他余生的家,除了戰(zhàn)時撤到沃里克郡,在一個英國家庭的客居了兩年。

? ? ? ? 梅特納曾因病無法演出,但在1943年,他再次回到倫敦音樂會舞臺上。1944年,鋼琴家莫伊塞維奇(Moiseiwitsch)一直是梅特納作品的堅定擁護者,他慷慨地將梅特納第三部鋼琴協(xié)奏曲的首場演出讓給了作曲家,這就是莫伊塞維奇委托的所謂 "敘事曲 "協(xié)奏曲,隨后又有更多的演出。他將這部作品獻給了土耳其的邁索爾的大君the Maharajah of Mysore,他是一位重要的捐贈者,支持梅特納協(xié)會的成立和音樂的錄制。
? ? ? ? 梅特納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他的C大調(diào)鋼琴五重奏,他在這部作品上斷斷續(xù)續(xù)工作了大約45年。最初的構思可以追溯到1904年和1905年,該作品在1948年底完成。一次心臟病發(fā)作(不是第一次),使他無法按計劃進行排練和錄音,他又活了三年,他說這是借來的時間。
? ? ? ? 在風格上,梅特納很早就宣稱與勃拉姆斯相近。然而,這一定是一部俄羅斯的勃拉姆斯,越來越多地帶有拉赫瑪尼諾夫的韻味。除了一百多首歌曲和包括三首小提琴奏鳴曲在內(nèi)的室內(nèi)樂外,梅特納的作品都是為他自己的樂器--鋼琴創(chuàng)作的,包括三首協(xié)奏曲、一首未發(fā)表的音樂會作品和十四首各有特色的奏鳴曲以及一些較短的鋼琴獨奏曲。

? ? ?梅特納的C小調(diào)第一鋼琴協(xié)奏曲,作品33號,是在戰(zhàn)爭年代創(chuàng)作的,梅特納花了整個戰(zhàn)爭的時間來完成這首協(xié)奏曲的配器工作。他總是覺得這項任務非常令人厭煩。這一時期圍繞作曲家的情況是悲慘的;除了1917年的布爾什維克十月革命和同年12月他的朋友拉赫瑪尼諾夫的移民之外,梅特納的家人(包括尼古拉)也被疾病纏身:傷寒、斑疹、肺炎。后者奪走了他母親亞歷山德拉·梅特納的生命,這首協(xié)奏曲就是獻給她的。
? ? ? ?1918年完成,5月12日在莫斯科舉行了首演,由庫塞維茨基指揮、作曲家擔任獨奏。這部作品只有一個樂章,但在其總體形式上包括了與慢板和諧謔曲相對應三個部分。它以宏大的風格開場,管弦樂隊奏出一個主題,與要求苛刻的鋼琴造型形成對比。這個主旋律的第一主題為進一步的發(fā)展提供了素材,延伸到一個更加抒情的部分,標記為Poco largamente e poi poco a poco a tempo,隨后放松到一個更加沉思的狂想式的奔放的情緒,這是第二個主題組。作品的第一部分,即呈示部,以一個類似華彩的段落結束,接著是主題和變奏的發(fā)展。這是由低沉的大提琴拉開序幕的,隨后是獨奏者,在已經(jīng)聽到的主題的基礎上進行變奏,所有這些都源自于主旋律。這一發(fā)展包含了一個慢板,至少在情緒和能量上相當于一個諧謔曲。短暫的再現(xiàn)部后引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尾聲,它以暴風雨般的方式進入了一個標有悲哀地Lamentoso的段落,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加寧靜的段落,對過去的回憶帶來了平靜的氣氛,現(xiàn)在終于在C大調(diào)中,帶來了最后的勝利,在最后的有力的主音和弦上結束。

? ? ? ?

? ? ? ? 梅特納的C小調(diào)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作品50號,獻給了拉赫瑪尼諾夫,做為回敬,拉赫瑪尼諾夫?qū)⑵涞谒氖卒撉賲f(xié)奏曲題獻給了梅特納。第二鋼協(xié)以充滿活力的托卡塔開場,這個樂章能量巨大。這部作品的音樂語言完全是梅特納的,有勃拉姆斯的交叉節(jié)奏,第一樂章有普羅科菲耶夫的推動力,還有拉赫瑪尼諾夫或柴可夫斯基的抒情旋律和鋼琴形象。同時,這部作品對獨奏者的技術要求也很高。第一個主題材料讓位于降E大調(diào)的抒情次要主題,這是預料之中的調(diào)性關系,不那么預料的是一個活潑的G大調(diào)插曲。呈現(xiàn)的材料有廣泛的發(fā)展,當?shù)谝缓偷诙黝}再現(xiàn)后,有獨奏華彩段落,該華彩段的出現(xiàn)比傳統(tǒng)的安排偏后。第二樂章,降A大調(diào)的浪漫曲,以一個抒情的主題開始,在引入E大調(diào)的新材料之前發(fā)展到一個動態(tài)高潮。該樂章的核心是升C小調(diào)的“急促興奮的(地) agilato”,接著是主旋律的平靜回歸,由獨奏者進行裝飾,再次上升到浪漫的動態(tài)高潮。該樂章以一個持續(xù)的和弦結束,為最后的回旋曲作了準備。該樂章為C大調(diào),是一首回旋曲,其主旋律使用了生動的鋼琴節(jié)奏。情緒總體上是輕松的,因為引入了對比性的插曲,G大調(diào)的威武地進行曲般地Marciale和其他由樂隊獨奏樂器進行的有趣的干預段落。短暫的華彩段和快速的尾聲為作品劃上了句號。
? ? ? ?



? ? ? ? 梅特納在1940年至1943年期間,在同樣困難的情況下寫了他的E小調(diào)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作品60號。在戰(zhàn)爭年代,他自己的健康也受到影響。這部作品是為莫伊塞維茨和倫敦愛樂協(xié)會寫的,于1944年2月19日首次演出,作曲家擔任獨奏,樂隊由阿德里安·布爾特Adrian Boult指揮。這部作品隨后成為莫伊塞維茨的音樂會曲目,他是梅特納的堅定支持者。梅特納的妻子提到萊蒙托夫的詩《水之魂Water Spirit》對這部協(xié)奏曲的創(chuàng)作具有很強的影響力,但并未為作品提供方案,而是將其作為人類渴望的象征。 在詩中,河流代表了人類的生命。 英雄,一個來自異國他鄉(xiāng)的騎士,沉睡在它的深處,被貪婪的海浪所吸引。 他在向往中體現(xiàn)了人類的精神。 梅特納擴展了萊蒙托夫的詩,騎士醒來,被救贖,走向永生。
? ? ? ? 這首協(xié)奏曲分為三個連續(xù)的樂章,延續(xù)了在柴可夫斯基和拉赫瑪尼諾夫身上都有體現(xiàn)的偉大的俄羅斯浪漫主義協(xié)奏曲的傳統(tǒng)。最初的調(diào)性有些模糊,以G大調(diào)開場,支撐著第一部分,導致狂想曲的爆發(fā),其中一個簡短的旋律形象繼續(xù)占主導地位,允許情緒和調(diào)性的自由變化。該樂章在一個簡短的華彩段中結束,沒有任何停頓,直接進入了具有鮮明輪廓的第二樂章“間奏曲”。這個非常短的中間樂章之后,又毫無停頓地進入了最后“很快的快板”中,其標記也很特別,是Svegliando, eroico("醒來吧,英雄"),這是他對萊蒙托夫作品的反應所做的一種情緒的暗示,梅特納在他的作品中總是如此。整部作品的主題統(tǒng)一性因前幾個樂章中的材料的再次出現(xiàn)或暗示而得到回應。鋼琴寫作在技術上一如既往地要求很高,需要技巧和耐力,而音樂本身繼續(xù)對抒情和戲劇性進行半音階探索,這是浪漫主義鋼琴協(xié)奏曲的突出特點,這部作品值得與拉赫瑪尼諾夫的四首協(xié)奏曲并列。副標題“敘事曲Ballade”很好地描述了這首協(xié)奏曲可能的象征性意義,第一樂章開始時的旋律返回,很快讓人們的精神得到釋放,在激情的勝利中結束全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