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成仙》讀后感
《我不成仙》作者時鏡,是一篇女頻修仙網(wǎng)文。發(fā)表出來呢,是為了表達一下自己的理解以及找到同好(因為看這個的人真的少555)也是為了給大家推薦一下。(看過的可以直接跳到第九段我的思考,前面是推薦~)

推薦簡介:
適合看膩了爽文的朋友,想看有點內(nèi)涵但是又不想看大部頭名著的朋友。
1.沒有明確cp,自己找糖,不會有“王子公主幸??鞓返厣钤谝黄稹钡慕Y(jié)局
2.傳統(tǒng)文化含量相對網(wǎng)文很高,在我的閱歷中,一部《詭秘之主》一部《我不成仙》可以分別說是西方與東方文化最精華最生動的網(wǎng)文。
3.文筆很好,值得多次刷,內(nèi)涵豐富每次看都有新感悟
4.我記得是五百章左右,對老書蟲來說并不長~
作為一個很喜歡看網(wǎng)絡(luò)小說的人,混跡各種網(wǎng)文圈。我看過很多的女強女尊,也看過斗羅大陸、斗破蒼穹這些男頻。無非就是那些套路,穿越,重生,金手指,神秘空間,有很多男人(女人)都和主角有不解之緣,雖然主角經(jīng)歷了各種磨難,但是依然有各種機緣,最后成為世界第一牛逼的大佬。
是的,作為一個修仙網(wǎng)文,我不成仙也沒能躲過最后一個套路,它的主要結(jié)構(gòu)就是女主重生了,歷經(jīng)磨難了,最后成為了大尊的故事。但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題材與填充這老套結(jié)構(gòu)所用的新穎素材。比如說女主想成仙的原因。其他女主都是重生復(fù)仇,或是穿越來有機緣,或者是被逼無奈。欸~但是這本書女主不一樣。(劇透了我只能簡單說前幾章有的內(nèi)容)她丈夫殺妻證道。女主意外被復(fù)活,成仙只為問一個為什么。
當然,大多數(shù)人重點不在成仙的原因,而在于“這個女主在成仙之前就已經(jīng)結(jié)過婚了啊喂?。。 ?。我當時看也是疑惑的,難不成……最后他們倆破鏡重圓了?這不太能接受?。吭谶@里做一個有必要的劇透,那就是:
這個女主,沒有cp。
是的,沒有官配cp!!!!!!!! (當然你可以磕同人)
女主,從來沒有表示過自己愛誰,喜歡誰,這本書里,沒有男主。(當然這不代表沒有男人喜歡。)就算是有男人喜歡,書中也沒有多次,明確地表達,這本小說連床戲與親吻都沒有,描寫和內(nèi)容的雙重意義上。它對愛情、喜歡這類的感情描寫十分地含蓄,不能說是清水吧,因為你能隱約感覺到確實是有這種感情的存在的。別的小說至少占“半壁江山”的愛情線卻并不是這部小說的主體,甚至占不到一部分。畢竟,女主前夫殺妻證道,我想這也可能給她帶來陰影吧(注意,女主并不仇愛)。因為她前夫過于優(yōu)秀,導(dǎo)致她一直在尋找怎么殺死前夫的辦法,沒來得及談戀愛。這也是這本書最特殊的一點。這倒是很真實的一點,畢竟現(xiàn)實中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如小說一樣找到自己的愛人,衣食無憂。我想大多數(shù)人還是要為自己的生活而奮斗吧。
同時還有它采用的體系,和普通的修仙小說不一樣。(傳統(tǒng)文化高濃度警告?。?/strong>比如人修練用的“天盤”“道子”“問心道劫”我從任何一本小說中都沒聽說過。不像那些用爛的“練氣”“筑基”(沒有否定此體系的意思,只是換一個體系會很新奇。)而且這本書融合了很多古代傳統(tǒng)文化。我第一次讀的時候,明白了什么叫“一甲子”“宇宙”古人所用的名詞與定義(是較為準確的文化小知識)。它還包含了很多佛家的禪理,作者對這方面理解的很透徹(讓我一個對佛理一竅不通的人都能看懂,不是傳統(tǒng)意義的“戒七情六欲”,佛理融入生活解釋,有大隱隱于市內(nèi)味了)更有一部分是藏傳密宗的內(nèi)容,那是一段血腥而殘忍的歷史,至今鮮為人知。(評論區(qū)有相關(guān)視頻哦)
總之就是很新穎!感覺和別的小說不一樣,有很多新奇的素材。
第二個推薦原因,在于描寫。這本書的氣質(zhì),帶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杯清茶,氤氳在清晨寺廟的鐘聲中,讓我感覺清淡,卻有著濃郁的禪意。其他的女強女尊,看完給我的感覺是一個色香味濃郁的蛋糕,很美味,享用完令人很滿意,但是余韻不足。這是一小段我覺得比較好的描寫。(放圖)時隔很久以后,我依舊會想象,這樣一副畫面真正的樣子。


結(jié)局思考(劇透)
雖然最后見愁成為了大尊,并且將前往全新而未知的世界,看起來她得到了至高無上的實力,是普通小說中的“圓滿結(jié)局”但是在我看來,在見愁眼中,這并不是一個“圓滿的結(jié)局”。
《明朝那些事兒》中有一句話我很認同:“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見愁真的想成為大尊嗎?她想要的是這樣的生活嗎?
其實并不是吧。
當我看完她的故事的時候,再回到第一章。燭光前縫縫補補、荊釵布裙的見愁,面上帶著淺淺的微笑,撫摸著自己的小腹,是前所未有的滿足與溫柔。此刻,她不是大尊,只是一位年輕的母親,在等待愛人的歸來。
書中這樣寫道:“興許,這就是老天給自己最好的賜予了”“眼前的見愁,滿心滿眼都是他,笑起來的時候也暖暖的”
然而,我敢說,見愁重生以后,再也沒有過這樣幸福的時候。無論得到什么天材地寶,她都沒有再說過“這是老天給自己最好的禮物”甚至在她舍棄過去之后,在地府又見到那個孩子的靈魂的時候,她還是因此愣住。見愁后來說過,她這輩子不欠什么人,唯一覺得虧欠的,是她那個還未出生的孩子。
見愁被重生,要復(fù)仇。她想問謝不臣,想問這天道,為什么要殺妻證道,必須要殺妻證道。她成為了謝不臣的心魔,在努力殺死他的同時也要保證自己不被殺死。她的魂魄不全,被迫證道,與天道齊平,與九頭鳥相斗,與祂們相搏,為了平等。終于,她殺死了自己的前夫,卻又被迫承受全知如同死水般的未來。她只能向著未知的宇宙深處前進。
我嘆,見愁其實也是無奈的吧。
她又何曾不想回到最初的生活呢?;蛟S,她寧愿做一個大字不識的村婦,卻有著一個溫暖的家,也不愿意做宇宙之上的大尊,面對的是永恒的孤獨。想到這里,我突然明白了最后一張的目錄:萬古孤獨一杯酒。“萬古“的孤獨啊。最后的澆愁臺,最后的孤獨酒,最后的精誠杯,成為大尊的代價,誰能承受的起?然而見愁最終卻沒有得到想要的生活。她親手割裂了過去,最終是再也回不去了。這一生最幸福的時光,都停留在了被她舍棄的短暫的過去。
見愁兩世,其實都沒有享福的時候。上一世和謝不臣一起逃難,這一世和謝不臣互相追殺。在崖山,她也曾感受到了暖暖的情義,但是,為了成為合格的大師姐,她也不得不承擔起更重的責(zé)任。見愁有伙伴嗎?沒有。無論是煉體,還是問心,抑或是小三千,和別人的合作不是利益就是因為不能違背良心。她步步算計,只為了設(shè)局,殺死謝不臣。
見愁很累,也很孤獨。她不是沒有機會去談戀愛享福、再生一個,只是她不能,她還要問為什么,她還要證明天道不是對的,她還要給過去的自己,給她的孩子,一個交代。
萬古孤獨一杯酒,醉意之中,見愁將自己的無奈,自己的孤獨,最終都釋然在這一杯酒里了。沒有人能抬起這酒杯,承受孤獨的重量,也沒有人能理解見愁,理解她的勇氣和堅毅。
我是崇拜見愁的,她雖然魂魄殘缺,問心之前本該死去,卻發(fā)明了自己的道,最終成為了大尊。她的心計,她的度量,她的那種淡然的處世態(tài)度,無人能及。但是我也心疼見愁,她最終是沒有一自己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角色性格思考?
謝不臣和見愁的對決,是天道和我道的對決,是無情道和有情道的對決。
? ? ? ? 謝不臣看似無情實則有情。無情在于,他殺妻證道,刻骨銘心的愛情最終也是沒有他的道重要。顧青眉屢次示好,同門情誼都沒能打動他。權(quán)力,金錢,女人,壽命,他都不稀罕。那他追求的是什么?我也不是很明白。在地府前九世的宅邸中,他集九世搜索到的隱秘與知識為一體,他或許追求至高的知識,至高的法術(shù)。他為了修道不惜一切代價,他或許在追求極致的道。他修的是無情道,也是人皇道。帝皇本該無情。謝不臣或許想成為世間唯一的帝皇,享受最高的位格,俯視萬物的威嚴,無人能與之為敵的絕對存在。這樣一個天選之子,最后輸了。他不是輸給了見愁,而是輸給了自己的感情。
? ? ? ? 他不是無情,而是無法忍受親手殺妻的刻骨之痛而將部分魂魄硬生生分離并封印在他的劍中。我也曾想過,難道他不能想辦法去除嗎?手段雖然少,也不是沒有吧。那他為什么不去除?為什么謝不臣寧愿將這柄藏著他感情的劍藏起來而不是銷毀?因為他銷毀不掉。殺妻之痛已經(jīng)融入他的魂魄,他無法去除。更何況,他在見愁重生以后,又愛上了見愁,因此有了心魔,他舍不得銷毀。在見愁將那劍刺進他的身體,魂魄歸位的一瞬間,他便再無反抗之力。同他的愛情一樣刻骨銘心的痛與悔蔓延全身。他終究還是有情,并且因情而死。
? ? ? ? 見愁看似有情實則無情。有情在于她心中對崖山的依戀,對傅朝生的愧疚,對師兄弟的親情。有情體現(xiàn)在她生活中的每個細節(jié),每個反應(yīng)。她修的是我道,是和天道對應(yīng)的道。此道承認人感情存在的合理性,反對“存天理,滅人欲“。
? ? ? ? 然而,有情的背后是無情。她對傅朝生有愛嗎,我感受不到。傅朝生對她是喜歡,有反應(yīng),但是她沒有。唯一的感情是愧疚,是因為她騙了他。(評論區(qū)有詳細我對他們倆的看法,歡迎討論)
? ? ? ? 她重生,向找謝不臣復(fù)仇,證明她記掛著二人的情誼。但是她卻能果斷地割裂自身對這段情誼的留戀,舍棄自己的過去,從此僅剩和天道與謝不臣的對決。同樣的愛情,修無情道的謝不臣卻不能割舍,修有情道的見愁卻能果斷舍棄。令人唏噓不已。(或許也是因為她是被殺的那個)
? ? ? ? 見愁使用的《人器》煉體,將自己煮熟,差點被削成棍,讓雷劈等等,這樣將自己當成盤菜的變態(tài)煉體方法除了她也只有曲正風(fēng)能做到了。但是曲正風(fēng)是一個沒有心的人。他曾親手將自己的赤子之心挖去,丟入黃泉。因此他感覺不到痛,能壓抑自己的情感。那見愁呢?一個有過孩子的普通婦人,她憑什么能熬過這樣的折磨?是,固然她魂魄缺失,但是她的心還在,她的情感還在,她為自己的孩子愧疚就是有情的最好證據(jù)。但是面對自己時,正常人都不可能這么折磨自己,而見愁卻這么做了,并且心中沒有太大波瀾。
? ? ? ??她可以對其他人有情,卻對自己沒有情感。她沒有想過要對自己好一點,想要變美,想要有更適合的招數(shù)。她能將道印放在腳上,那就用腳攻擊,她能習(xí)得別家秘法,那就用。她對崖山上下好,感受到了溫暖,便還其以情,為崖山忠烈平冤。她沒有謝不臣一眾的“天下大義” ,她的一切行為都取決于自身的交情與看法。她與對家切磋,竟然將人家絕學(xué)學(xué)了去,我們看來這是萬萬不該的,但是對于見愁本身,并不在意,對方也默認了,二人因此成了朋友。看似有情,但給我的感覺更像是還債,你來我往的關(guān)系。別人怎么對我,我便怎么對他。如此一想,倒也符合她的“我道”。本就是以我為道,又何必按照天下之道去走?自己無愧于良心便是好的了(我覺得)

道的思考
? ? ? ? 這里的道寫的其實挺明白的。謝不臣是無情道,尊崇“存天理,滅人欲“。修道者皆為天道的奴隸,被其束縛。見愁是有情道,是我道,承認情感和欲望的存在。修道者與天道為友,沒有對錯,路徑不同。
? ? ? ? 這點,我倒是覺得和王守仁先生的心學(xué)很像。心學(xué)與當時風(fēng)靡的理學(xué)相對,追求天人合一,道自在心中。這不和“我道”相似么?以我為道,道自在心中。
? ? ? ? 我道是有情道,可終究不是完全的有情。見愁對很多人有情有義,可是對自己卻是甚至到了冷漠的程度。不過有情道的意義依舊是動人肺腑的。我依稀記得文章里有一對情侶,但是二人因為感情的羈絆終究無法在修為上更進一步,最后男人犧牲自己,被煉化成為女人的武器,這樣他們可以永生相伴,女人亦可以修為精進。可女人面對見愁時依稀的哀愁證明:人終究是放不下的。我道為天下有情人提供了一條路,一條修仙路。愛侶終不至于分別,仇人終也不必和好。仇恨不必裝作清高視而不見,朋友也不必道門不同不能聯(lián)誼。
? ? ? ?因為我非常崇拜王守仁先生,所以也很喜歡“我道“這樣的說法。如果我有機會修仙,我也會選擇我道,并不是因為它在小說中是看似“更成功”的一方,是主角選擇的一方,而是因為它可以讓我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逐漸成長,它與我所認同的高度相似。
最后我想說的就這么多啦。感謝時鏡,讓我看到了這么好的小說,給我第一次帶來這么深的思考,也讓我成長了很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