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放】2023國省考申論沖刺 2022年12月2日9點場


測評要素
?
12:34
?- 能力描述:文字表達能力: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guī)范、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
- 能力解讀:歸根到底目的是為了表達觀點——》寫一篇議論文
剖析
?
14:42
?基本定義:
-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fā)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
構成要素:論點、論證、論據(jù)
- 論點(需要證明什么)︰是正確、鮮明闡述作者觀點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靈魂、統(tǒng)率。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個中心論點,一般可以有分論點。
- 論據(jù)(用什么來證明)。是支撐論點的材料,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的理由和根據(jù),分為事實論據(jù)和理論論據(jù)兩種。
- 論證(怎樣來證明)。是用嚴密論據(jù)來證明論點的過程。論證的目的在于揭示出點和論據(jù)之間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
歷年試題【國考】
解答思路
- 題干中如出現(xiàn)了兩個級以上【關鍵詞】的邏輯關系,要抽取論點
【2022年地市】
?
16:30
?- 萬物在融合中發(fā)展變化,融合不是簡單嫁接,而是要實現(xiàn)融和與融活。請你以“融和·融活"為話題,參考給定資料,聯(lián)系實際,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35分)
要求
- (1)觀點明確,見解深刻;
-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 (4)字數(shù)1000~1200字。
【2022年復省】
?
19:24
?- "給定資料5”中說“今天的思維和播種,決定了我們未來的收獲”,請結合對這句話的理解,參考給定資料,聯(lián)系實際,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35分)
要求
- (1)觀點明確,見解深刻
-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 (4)字數(shù)1000-1200字。
【2021年復省】
?
20:01
?- "給定資料1°中說“夜色難免黑涼,前行必有曙光”,“給定資料2”中說“我們的改革之所以成功,離不開務實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請深入理解這兩句話的含義,參考給定資料,聯(lián)系實際,自擬題自,寫一篇文章。(35分)
要求
- (1)觀點明確,見解深刻;
-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 (4)字數(shù)1000 ~ 1200字。
【2021年市地】
?
20:33
?- "給定資料1”中說“物無妄然,必由其理”,這句話對提升治理效能有深刻的啟示。請你參考"給定資料”,聯(lián)系實際,以“'治’慧”為題,寫一篇文章。(35分)【雙重命題法】
要求
- (1)觀點明確,見解深刻;
-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 (4)字數(shù)1000~1200字。
【2019年副省】
?
24:30
?- "給定資料5”結尾寫道:“城市文明和鄉(xiāng)村文明,人造文明和自然文明,都是應該而且可以互補的;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可能還是在城、鄉(xiāng)之間自由游走”。請結合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自選角度,聯(lián)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并列關系】
要求
- (1)觀點明確,見解深刻
-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 (4)字數(shù)1000~1200字.
【2018年副省】
?
25:58
?- 請深入思考給定資料5劃線句子“科學、藝術和古文化對于想象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構成了想象力的源泉”,自擬題目,自選角度,聯(lián)系實際,寫一篇文章。(40分)【并列關系】
要求
- (1)觀點明確,見解深刻;
- (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
- (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
- (4)字數(shù)1000~1200字。
歷年試題【省考】
【2021年市縣】
?
26:60
?- 給定資料5中提到:"是故事者生于慮,成于務,失于傲。不慮則不生,不務則不成,不傲則不失?!薄?strong class="ql-color-#ee230d">并列關系】
- 請結合你對給定資料的思考和對這句話的感悟,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章。(40分)
解答思路
- 方向:解釋議論文
作答要求-文章評分標準
?
29:42
??
02:14:15
?

評分標準
- 一類文——31-40——緊扣給定資料,立意準確,觀點明確;結構完整、勻稱;論證有效,內(nèi)容充實豐富,語言流暢優(yōu)美
- 二類文——21-30——立意準確;但在論述邏輯性,案例豐富性,語言優(yōu)化程度相對不錯
- 三類文——11-20——立意部分跑偏,結構不勻稱,案例使用抄材料缺少轉化,邏輯不夠清晰,語言無優(yōu)化
- 四類文——0-10——文章沒有寫完不符合字數(shù)要求,結構不完整,大段抄襲材料,內(nèi)容不符合核心價值觀。
問題匯總
- 立意找不準怕跑題,標題花費時間長
- 開頭詞窮下筆難,結尾硬套不扣題
- 論證以抄材料為主,沒邏輯只為湊字
- 語言口語化表達多,規(guī)范詞匯不會寫。

結構
?
32:55
?
五段三分
- 開頭+3個對策分論點+結尾
- 開頭+3個意義分論點+結尾
六段三分
- 開頭+意義過度+3個對策分論點+結尾
- 開頭+3個意義分論點+對策收束+結尾
立意認知
?
35:51
?
寫作角度
- 根據(jù)材料來
- 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立意梳理
?
46:01
?
【第一步】細審題干——從題干中發(fā)現(xiàn)總論點甚至分論點

- 審清題干中的關鍵詞和邏輯關系。
審題訓練1
- 根據(jù)給定材料,以“文化自信”為主題,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
- 結合但不拘泥于給定材料,觀點鮮明,結構完整,內(nèi)容充實,語言流暢1000字左右。
- 主題:文化自信
- 觀點:堅定文化自信,樹立文化自信
審題訓練2
- 根據(jù)上述材料,結合我省正在實施的新舊動能轉化重大工程,以“改革再深入”為主題,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
- 觀點鮮明,結構完整,內(nèi)容充實,語言流程;1000字左右。
- 主題詞:新舊動能轉化重大工程,改革再深入
- 觀點:新舊動能轉化的改革要持續(xù)深入
【例題】
【2014年多省聯(lián)考】
?
48:31
?- 給定資料5中畫線句子:“他們(農(nóng)民工)不僅要安身立命,要有尊嚴,還要仰望星空”。請你結合對這句話的思考,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2016年市地國考】
?
50:06
?- 好政策不僅要滿足公民意愿,更要滋養(yǎng)公民理性乃至德性。請你結合對這句話的思考,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第二步】深挖材料
?
50:22
?- 閱讀順序——先看關鍵段/則,
- 再看非關鍵段/則
關鍵段:
- 題干句子出處段/則;作文題目指定材料
- 小題未用到的材料
- 領導人講話或者政策報告出現(xiàn)的段/則
- 首尾則材料
關鍵段句
- 劃線句子 前后句
- 領導人講話
- 排比句式
- 段落首尾句
【第三步】篇章整合:具體方法
?
55:00
?- 梳理全篇段落/則落大意
- 分析每段/則的內(nèi)容與題干關鍵詞有什么關系——角度:對策,意義,內(nèi)涵
- 對找到的要點角度進行合并歸類—2-4個分論點
關于文章的立意幾點疑惑點
?
56:46
?- 立意一定是三個嗎?
- 國考一定是三個

- 立意一定都是意義或對策嗎?
- 不一定
分論點書寫難題
?
02:08:08
?



了解即可

三個題目解答
?
60:30
?卷四【2021副省】
?
01:01:21
?- “給定資料1”中說“夜色難免黑涼,前行必有曙光”,“給定資料2”中說“我們的改革之所以成功,離不開務實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請深入理解這兩句話的含義,參考給定資料,聯(lián)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35分)
- 要求:(1)觀點明確,見解深刻;(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字數(shù)1000~1200字。
解題思路
?
01:03:59
?關鍵詞:
- 夜色——前行
- 改革=務實的精神+理性的思考


卷五【19市地】
?
01:13:26
?- “給定資料5”提到“跟著時代的大潮往前走,盡到我所有的力量,做好我要做的事情”
- 請深入思考這句話,自選角度,聯(lián)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 分)
- 要求:(1)觀點明確,見解深刻;(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字數(shù)1000~1200字。
解題思路
?
01:14:42
?- 關鍵信息:一句話——跟著時代的大潮往前走,盡到我所有的力量,做好我要做的事情
- 總:"跟隨時代大潮,盡我所能,做好我要做的事情”
- 分:緊跟時代大潮聽從時伏的召喚、/緊跟時代追趕時代大潮,盡我所能做到最好的奉獻精神、l勇于奉獻,敢當時代先鋒為國利民提升生命的層次I為國利民,勇?lián)鷷r代之責
【卷六】
?
01:32:11
?- 給定資料6中提到了老子關于“有”和“無”的觀點。請你圍繞給定資料反映的城市建設理念中的問題,聯(lián)系實際,以"試談‘有’與‘無’“為題寫一篇文章。(40 分)
- 要求:(1)自選角度,見解深刻;(2)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3)思路清晰,語言流暢;(4)總字數(shù)1000字左右。
題型:A B類
類似題型


解題思路
?
01:40:18
?- 在文章中找到出處



- 邏輯表述

文章開頭示例
?
02:05:19
?【開頭一】
- 大城市為人們提供了較好的服務條件、公共空間,讓人們享受各種資源;【闡述意義】但與此同時,“大城市病”也愈加凸顯,公共空間縮小,居民獲得感不升反降。【概括問題】兩相比較,反映出當前城市建設的不平衡的問題,根源在于沒有厘清城市建設的根本目的,沒有把握好滿足居住之“有”與提升幸福感之“無”之間的關系。【分析原因】接下來,科學地把握“有”與“無”,才能找準宜居城市發(fā)展的方向?!玖撩饔^點】
【開頭二】
-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農(nóng)村人口涌入城市,帶動城市的建設與開發(fā)。但是,當下在很多城市中,密密麻麻的居民樓遮擋了原本開闊的視野,高端小區(qū)被人工河道劃分成大小不一的碎片,商業(yè)開發(fā)消磨了傳統(tǒng)文化城市的文化氣息……人們不禁感慨“景有了,可人沒了”,生活愈發(fā)單調乏味。因此,城市建設不僅要打造“有形”之景,更要借助“無”以“化人”。
【開頭三】
- 老子有云:”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強調了“有”與“無”都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這也給城市建設帶來合諸多啟發(fā)。當下很多城市建設在注重“有”的同時,也注重“無”,城區(qū)道路平整,天空沒有一張“蜘蛛網(wǎng)”,城市的現(xiàn)代美與傳統(tǒng)文化氣息完美融合。人們在開闊的空間里散步,在完善活動中心中健身娛樂,生活豐富多彩。因此,城市建設不僅要打造“有形”之景,更要借助“無”以“化人”。
【開頭四】
- 生活在城市之中的我們,經(jīng)常感到些許無奈: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有了。而可以放松身心的公園卻沒了;熱鬧非凡的商業(yè)街有了,而傳統(tǒng)的文化氣息卻沒了;豪華高端的私人別墅有了,可以與人交流的公共領域卻沒了……如何才能化解城市建設中諸如類“有”和“無”的矛盾,讓生活更美好?唯有做好“有”與“無”的平衡,才能化解城市建設中的矛盾。
【開頭五】
-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姑蘇角下,“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感受江南水鄉(xiāng)的溫潤之美;大明湖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品看山色湖光的閑適之景,西安古城,“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體味跨越千年的文化之韻?!坝兄詾槔?,無之以為用”,城市建設要以人性化尺度呈現(xiàn)城市溫度,把握好“有”與“無”關系,l正如我們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最美的城市表情,是群眾喜笑顏開的表情,最暖的城市記憶,是市井尋常的記憶?!?/li>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