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O人物介紹】BEN馬亨德拉·普拉塔普

馬亨德拉·普拉塔普·辛格(Mahendra Pratap Singh)
生卒年:1886.12.1(英屬印度,英屬印度聯(lián)合省,哈特拉斯縣)~1979.4.29
現(xiàn)實派系:不詳
TNO派系:全印度復興陣線 - 極左派(A-Khil Hind Barhana Habl - Far-Left Wing,AHBH - Far-Left Wing,自社)&革命社會黨 - 極左派(Inqalabi Socialist Majlis - Far-Left Wing,ISM - Far-Left Wing,自社)
現(xiàn)實最高職務:印度臨時政府總統(tǒng)
TNO最高職務:自由印度政府總統(tǒng)、全印度復興陣線總書記(自社線)
現(xiàn)實履歷
普拉塔普于1886年12月1日出生在今日的印度北方邦哈特拉斯縣,是穆爾桑鎮(zhèn)的賈特族土邦王公(羅阇)Ghanshyam Singh的第三個兒子。三歲時,哈特拉斯的羅阇哈納拉揚·辛格( Raja Harnarayan Singh )收養(yǎng)了他為兒子。
1895年普拉塔普住進了阿利加爾政府高中,但很快他就轉到穆罕默德盎格魯-東方大學學校,后來就成了阿里格爾穆斯林大學。他于 1902 年在大學學習期間與屬于哈里亞納邦(當時在旁遮普邦)的賈特人家族的Balveer Kaur 結婚。在這里,他接受了英式教育和穆斯林教育。他無法畢業(yè)并于 1905 年離開大學。
在這種背景下,他塑造了世俗社會的真正代表。為了讓印度與歐洲國家相提并論,普拉塔普于 1909 年 5 月 24 日在他位于溫達文的宮殿中建立了自由土著技術學院Prem Mahavidyalaya。
盡管遭到岳父的反對,普拉塔普還是于 1906 年前往加爾各答參加印度國大黨會議,并會見了幾位參與斯瓦德西運動的領導人,決定用土著商品和當?shù)毓そ炒龠M小工業(yè)。他非常反對社會邪惡,尤其是賤民,認為種姓制度帶來了壓迫。他發(fā)起了在他的土邦焚燒外國制造的衣服的運動。
在真誠地努力試圖解放祖國后,1914 年 12 月 20 日,28 歲的普拉塔普第三次離開印度,希望通過獲得外部支持將印度從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魔掌中解放出來。
1915 年 1 月,德意志帝國新成立的柏林自由印度獨立委員會(Deutsche Verein der Freunde Indien)的查托化名Virendranath Chattopadhyay得知他在瑞士的消息后,請求德國外交部的馮·齊默爾曼邀請普拉塔普訪問柏林。查托已經派出了由帕西革命者達達·查吉·克薩普 (Dada Chanji Kersasp)領導的第一個任務組到阿富汗。
從Shyamji Krishnavarma和Lala Hardayal 處獲悉 Chatto 的活動,普拉塔普堅持親自會見德皇威廉二世;查托趕到日內瓦告訴普拉塔普德皇很想見他,他們一起去了柏林。Har Dayal 也跟著他們
根據(jù)普拉塔普的意愿,他被帶到波蘭邊境附近的一個軍營,以獲取有關軍隊政策和運作的第一手資料。1915 年 4 月 10 日,在德國外交官維爾納·奧托·馮·亨蒂格、毛拉維·巴爾卡圖拉和其他一些成員的陪同下,普拉塔普帶著皇帝的正式證書離開了柏林。
在維也納,代表團會見了埃及的赫迪夫,在對話過程中他與普拉塔普表示,希望看到英帝國的毀滅。在途中,他們在土耳其拜訪了蘇丹和恩維爾帕夏,恩維爾帕夏任命了一位值得信賴的軍官來指導他們。他們被Rauf Bey和一支由 2000 名士兵組成的分隊在Ispahan 接見。他們于 10 月 2 日抵達喀布爾,受到哈比布拉的歡迎,并進行了多次討論。
1915年12月1日,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他的28歲生日),普拉塔普建立了第一個印度臨時政府,在阿富汗的喀布爾,自任總統(tǒng),?Maulavi Ubaidullah Sindhi擔任內政部長,向英國宣布圣戰(zhàn)。反英勢力支持他的運動,但由于對英國的恐懼,阿富汗的埃米爾不斷推遲遠征。
由于他的革命思想,普拉塔普與列寧關系良好,列寧在解放后邀請他到俄羅斯并歡迎他。這時,英國人注意到了他的活動,懸賞他的性命,沒收他的全部財產,并宣布他為逃犯,導致他于1925年逃往日本。
1929年,普拉塔普在日本出版《世界聯(lián)合會月刊》,力圖利用世界大戰(zhàn)局勢解放印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他在日本東京繼續(xù)從“世界聯(lián)盟中心”的運動,以尋求將印度從英國統(tǒng)治下解放。1940 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他在日本成立了印度執(zhí)行委員會。最后,英國政府讓步了,羅阇馬亨德拉·普拉塔普 (Raja Mahendra Pratap) 被允許從東京帶著尊重來到印度。
流亡32 年后,他乘坐“巴黎市”號船返回印度,并于1946 年 8 月 9 日在馬德拉斯登陸。到達印度后,他立即趕往瓦爾達會見圣雄甘地。
獨立后,他也繼續(xù)為將權力轉移給普通人而斗爭。他的愿景是,以自治村莊為單位的代表會議制度是唯一可以將真正的權力交到人民手中并減少腐敗和官僚主義障礙的工具。他是印度自由戰(zhàn)士協(xié)會的主席。1957 年至 1962 年,他是第二屆人民院的成員。他被選為馬圖拉選區(qū)的獨立候選人,擊敗了印度人民聯(lián)盟(Bharatiya Jana Sangh)(后來演變?yōu)橛《热嗣顸h)候選人和未來的印度總理, Atal Bihari Vajpayee。
1979年普拉塔普逝世。2021年3月,他的母校建立為紀念他的雕塑。



TNO劇情(未實裝,根據(jù)已有文本編寫,1.1.2a)
馬亨德拉·普拉塔普出生在一個王侯家庭,沒想到會成為他所做的那個人。他會旅行,遠至南非與圣雄一起工作,希望提高人們對英國在印度暴行的認識。 1914 年,一場為印度獨立爭取真正的外部支持的機會以一場如此巨大而可怕的戰(zhàn)爭的形式出現(xiàn),以至于它被稱為結束所有戰(zhàn)爭的戰(zhàn)爭——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普拉塔普隨后前往會見了德皇本人(以及后來見到了弗拉基米爾·列寧),威廉二世授予他一枚獎章。之后前往喀布爾,普拉塔普建立了自由印度的臨時流亡政府,并擔任總統(tǒng)。
盡管早期取得了成功并獲得了國內和國際的支持,但在英國要求阿富汗埃米爾將他們驅逐出境后,政府于 1919 年垮臺。但普拉塔普還沒有被打敗。由于他對英國構成的嚴重威脅,他此時已經被懸賞,導致他逃往日本。在東京期間,他將與蘇巴斯·錢德拉·鮑斯密切合作,將他的自由印度視為 1915 年建立的政府的自然繼承者。然而,直到 1953 年獨立戰(zhàn)爭結束后,普拉塔普才能返回家園。他已經離開了33年。
他作為自由戰(zhàn)士的專業(yè)知識和令人印象深刻的記錄自然使他在自由印度中處于有利地位,他很快發(fā)現(xiàn)自己站在鮑斯的一邊。對許多人來說,現(xiàn)在年邁的前王子是他的自然繼任者。事實上,即使是日本人也會滿足于他接任。普拉塔普在日本的經歷讓他接觸到了泛亞主義的思想,他現(xiàn)在堅定地堅持其中的一些思想。正是這種外部和內部支持的結合,以及他的民粹主義觀點,為他贏得了人氣,現(xiàn)在,他贏得了勝利。作為一個受人民支持的人,普拉塔普在他作為領袖開始他的統(tǒng)治時可以希望得到他們的支持。對他來說可悲的是,沒有什么是確切的?- 尤其是在自由印度中。
目前,即便是自由印度的文本中,關于馬亨德拉·普拉塔普的內容也十分稀少,僅有一條他執(zhí)政下的國策樹記錄。除此之外,馬亨德拉·普拉塔普的名字甚至沒有出現(xiàn)過,也沒有關于他上臺執(zhí)政的路線描述。
國策樹預覽:
"革命萬歲?。↖nquilab Zindabad!)"
"外交政策"
"國際"
"禁止通行?。∟o?Pasarán?。?#34;
"最老的敵人成為朋友"
"一切開始的地方"
"打擊伊斯蘭壓迫"
"你站在哪一邊?"
"我們的第一個盟友"
"重建健美社會"
"放寬對德國的制裁"
"反西方統(tǒng)一"
"我們都是亞洲人"
"請求更多武器"
"雙方都打"
"在家"
"武力的必要性"
"對不寬容零容忍"
"強制平等"
"開除反動軍官"
"摧毀有神論"
"舊的遇見新的左派"
"同性戀權利就是人權"
"確保女性權利"
"毒品合法化"
"保持辛格的記憶"
"和平與愛"
"清除資本主義殘余"
"跨越國界的反應"
"向北"
"輪換駐軍"
"解開雷龍的鏈子"
"解放尼泊爾"
"聯(lián)系維吾爾人"
"橫跨東南亞"
"我們的緬族同志"
"所有少數(shù)民族的自由"
"與胡志明的聯(lián)系"
"反抗尼赫魯主義"
"斗志"
"重新統(tǒng)一印度?"
"團結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