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納是如何改造冒險小說的? | 公開課


課程筆記
科幻完型手冊04期
主題:從異境探秘到征服空間,凡爾納對冒險小說的改造
凡爾納,出生于19 世紀的科幻作家。今天,當我們打開任何一個??賣書電商的科幻分類時,凡爾納的小說通常在銷量和評論數(shù)的??TOP20。

事實已經(jīng)證明,凡爾納的作品經(jīng)歷了時間的考驗,在科幻文學史上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而且從商業(yè)的角度看,凡爾納的作品直到今天仍然很受讀者喜歡。
這一期課程,我們回答一個問題:凡爾納為何能在歷史、學術、??商業(yè)上,都??保持如此持續(xù)的影響力?

一
四個字——繼往開來。
凡爾納在傳統(tǒng)的冒險/旅行小說中加入了科學??茖W,于19世紀的人來說,是個很新奇的概念。這就是為什么他是科幻小說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
當人們看到那些去不到的地方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幻想了。凡爾納用想象力,把已知地圖的邊界進行擴充,讀者跟著他一步一步地把地圖上的空白填補完整。

二
科幻只有九種敘事模式——其中一種我們稱為“異界奧德賽”。“異界”指的是一切超越日常的,具有新奇感的環(huán)境或狀態(tài),重點是人物必須移動。
比如《盜夢空間》中的夢境;《星際穿越》里不同的星球等等。而且在這種模式中,作者需要考慮如何既讓讀者看得懂,又引起讀者的好奇心。科幻創(chuàng)作很重要的就是去設計這個異界。

凡爾納之所以能開創(chuàng)“異界奧德賽”,是因為他成功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順理成章,又新奇有趣。
比如在《空中歷險記》這篇小說中,他花費大量篇幅去敘述熱氣球的發(fā)展歷史,讀者會產(chǎn)生“是真的還是作者編的?”的疑問,給讀者一種“符合歷史常識”的熟悉感,但又充滿新奇感。

三
歷史感就是科幻感,就是人類感。所謂“歷史感”不是寫年表,不是寫政治斗爭,而是“某種東西的產(chǎn)生對歷史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這能使讀者對這個東西產(chǎn)生極高的興趣。
例如《空中歷險記》中的“氣球”——通常情況下,人們對“氣球”是沒有“感覺”的,但在這篇小說中,凡爾納告訴讀者“氣球”可以使我們開闊視野,這就讓讀者自己都想乘坐氣球。這時,人物和情節(jié)的設計就已經(jīng)不那么重要了。事實上,好的科幻小說,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從來不是人物。而凡爾納就抓住了這種“歷史感”。

另外,課上李兆欣老師還提到了這些問題:
為什么人類??關心關于旅行和冒險的故事?
科幻有哪9種敘事模式?
凡爾納樂觀的天性如何在他的作品中體現(xiàn)?
......
更多關于凡爾納的干貨知識和科幻討論,請及時關注每周課程直播(不設回放)。
前三課的筆記:
新環(huán)節(jié)!
每次上課最后都有一道思考題。
請在群內(nèi)直接發(fā)出你的作業(yè),并帶tag#作業(yè)#,會點評上期作業(yè),優(yōu)秀者將被展示在我們的公眾號上~快來Get上墻機會吧!
文字整理 | 思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