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率10萬大軍進攻合肥,張遼如何只用800人,就完勝孫權
在官渡之戰(zhàn)時,曹操直接讓身處曹營的關羽充當先登軍,就是敢死隊。
關羽二話沒說,帶著張遼撒丫子就沖,一路暢通無阻,如入無人之境,于萬軍叢中刺顏良于馬下,順帶梟首而還。
“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于萬眾之中,斬其首還。”
這操作把張遼給看傻了。還能這樣?!活了幾十年,頭一次看見這么玩的!心想,有生之年我也得玩一次!
可是張遼等了十多年,還是沒等到這次機會。在他快要放棄念頭,頤養(yǎng)天年的時候。
機會來了!

上圖_ 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
一、合肥的戰(zhàn)略意義
孫權想要合肥這塊地很久了。為什么呢?合肥東挽江淮丘陵張八陵,西抱大別山余脈皖西山地,南瀕長江,北枕淮河,可以說是要沖之地。合肥北面就是壽春,可以說只要占據(jù)了合肥,壽春則手到擒來。
有了壽春就可以構筑淮河防線。
思考淮河防線有什么意義,可以反過來想,如果沒有淮河防線會如何?
那孫權就只有長江防線,長江看似是天險,但荊州的存在實則讓長江防線不堪一擊??梢哉f只要荊州在魏蜀兩家任何一家里,合肥都是必爭之地。要么打荊州,要么打合肥,這么比起來,還是合肥現(xiàn)實點。
第一次攻打合肥是緊挨著赤壁之戰(zhàn)結束,曹操還在華容道被踢皮球的時候。孫權帶兵打了百余天,久攻不下心里著急,甚至都想自己披掛上陣。結果這一仗讓一個叫蔣濟的散發(fā)假情報,說曹操派人來增援了,增援人數(shù)和孫權軍一樣。這孫權一尋思,敵強我弱,敵勇我疲,敵飽我饑這怎么打?下令撤兵。
結果回去才知道這是假情報了,心里那個氣啊。
從歷史的角度看,這場戰(zhàn)役是孫權離攻陷合肥最近的一場,這一仗往后,他的合肥地獄開始了。

上圖_ 合肥地理位置
二、戰(zhàn)前準備
建安215年8月。
此時的曹操正在遠征張魯,只留下張遼,李典和樂進哥仨守城,守軍七千人。
孫權一見這陣仗,復仇的機會來了!
這次據(jù)統(tǒng)計,他總共帶了十萬兵馬,將領包括但不限于呂蒙、陳武、甘寧、徐盛、凌統(tǒng)等等,基本上把能打的將領全叫來了,誓要一舉拿下合肥。
曹操這邊臨走前給了護軍薛悌一個密函,上面寫著:“賊至乃發(fā)?!甭犝f孫權要來,薛悌拆開一看。"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zhàn);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zhàn)。"
張遼則認為“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p>
李典,樂進都不說話,都看著他。為什么呢?因為這哥仨關系不好。
這主意是張遼出的,那立功的不也是你了?

上圖_ 樂進(?-218年),字文謙
這時候張遼急了,都不去我去!硬著性子就往外沖。李典可是被曹操指名道姓要出戰(zhàn)的。他這個時候也只能跟著去了。
這場戰(zhàn)爭張遼能贏并不是沒有理由,張遼的優(yōu)勢就在于機動性,突擊的訣竅就是人要少,人越少趁大軍反應不過來的時候跑的幾率就越大。突擊這東西說白了就兩個結果,要么一個子不丟,要么全死。
這點張遼可早就摸得透透的了,于是決定把機動性往死了提,七千人只招八百,加餐犒勞士兵。

上圖_ 三國地圖
三、突擊
第二天早上七點,太陽還未完全升起。吳軍剛剛吃完早餐,距離合肥還有百里地,軍馬盡皆緩步慢行,諸多將領給孫權介紹進攻方案,謀臣給孫權指點得到合肥之后的計劃。這個時候,遠處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黑點,慢慢地,黑點越來越大。
一個叫陳武的武將走到陣前,細細觀察。
人的視野最多看清五百米外的東西,馬每分鐘能跑六百五十米。也就是說,在一分鐘不到的功夫里,陳武經(jīng)歷了小黑點變大張遼的過程。
陳武反應不及,被張遼一戟刺于馬下。此時孫權軍容不整,上下一通懵逼,張遼大吼一聲:“我乃張遼張文遠!”挺戟縱馬,殺入陣中,帶著隨從八百,在萬軍叢中左沖右突,如履平地。這個時候吳軍大亂,四散奔逃,被潘璋砍了倆才停住,徐盛不僅被捅了,家伙都打沒了。
“平旦,遼被甲持朝,先登陷陳,殺數(shù)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
張遼小隊一路長驅直入,勢如破竹,直搗孫權麾蓋。把孫權嚇得隔老遠抓起一把大戟來護身,保鏢慌忙過去攔張遼。

上圖_ 孫權題跋像
看著張遼過不來了,孫權這才安定下來,細細一看,才明白過來這是張遼帶小隊前來突襲。
張遼一看孫反應過來了,一尋思八百人在十萬人陣中也確實不太好,扭頭就往外沖,趁著外圍的吳軍還沒反應過來,帶著幾十人一舉突圍。
余下的幾百人一起喊:“圍開,遼將麾下數(shù)十人得出,余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余眾?!睆堖|眉頭一皺,把馬一扭,突入陣中,救出余下幾百人。然后班師回營。
這一頓打完后,吳軍別說攻合肥了,直到回營才緩過來。
“自旦戰(zhàn)至日中,吳人奪氣,還修守備,眾心乃安”
之后吳軍就在大營里呆了十多天,找了個理由回去了。

上圖_ 甘寧(?—215年存疑),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
四、威震逍遙津
孫權被羞辱后,總想給自己找回點面子,證明自己也是有領導能力的。
于是孫權讓大軍先回去,自己留下幾千精銳,以及甘寧,蔣欽,呂蒙,凌統(tǒng)等將在逍遙津處斷后。
東吳實施的是分兵制,這幾千人都是這些將軍私人的精銳,可以說留在逍遙津的就是東吳的最強部隊。
結果這個消息不幸的讓張遼看到了,張遼一看孫權這陣勢,吩咐了李典一些事后,就帶著上次的八百人直插逍遙津。
張遼這次又把吳軍殺的東倒西歪,四散奔逃。甘寧,蔣欽,呂蒙趕緊過去擋住張遼,由凌統(tǒng)護送孫權撤退。

上圖_ 呂蒙(179年—220年)
與此同時,孫權死里逃生來到逍遙津的橋邊,只要過了橋就安全了。
但是,還記得張遼吩咐了李典這事不?沒錯,李典把橋拆到了一個馬跳不過去的程度,然后埋伏到了周圍。
“權乘駿馬上津橋,橋南已撤,丈余無板?!?/p>
曹軍一見孫權立馬沖出來了,孫權只能在橋上干著急,這個時候身后的部將趕緊說:“主公,你先后退幾步蓄個力,然后死命抽馬往前沖?!?/p>
孫權照做后還真跳過去了,也得虧孫權穿著跟將士一樣的衣服才幸免于難,不然我估計曹軍就是渡河也得把他逮回來。
到了晚上張遼,李典開慶功宴的時候,張遼問吳軍的降兵:“我打仗的時候看見一個紫胡子將軍,大長胳膊小短腿,騎馬和射箭都挺好,他誰呀?”
降兵說道“紫胡子?那好像是我們的孫老板......”
全軍嘆恨。

上圖_ 三國荊州版圖
這次逍遙津之戰(zhàn),基本上把孫權部下所有的精英部曲都打光了。從孫權的角度看,他也只能把心思放在荊州上。
作者:羊男 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陳壽 《三國志》
[2]渤海小吏《關羽震華夏(2)張遼八百破十萬》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chuàng)作,配圖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