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2 笑死,想想下一步
剛走到客廳往杯子里倒水的時候,我抬眼看向窗外漆黑的夜色,順帶著回憶了一下,今天想到的一些關(guān)節(jié),這些關(guān)節(jié),讓我對人與人價值觀的差異有了更深入的滲透。在完善理解所有人的本質(zhì),以及基于現(xiàn)實而延伸出來的差異后,我更深刻知曉了我過去一些矛盾的更深層原因。
以及,我所期望的自由之下,曾經(jīng)也渴望自己能夠擁有一段絕對孤獨的時間。
身為底層人的我所擁有的概念,足以解釋由底層延伸出去的所有形式,我理解所有人,且理解所有人的不同感受。
確實,那段沒有回歸自我的日子里,我仍舊做著自己,只不過是片段式的,也就是有一半是自己,有一半是在解決問題中的掙扎。
當自我發(fā)揮作用時,我總能給出答案,但在掙扎時我無法給出更多的解釋,也無法向前多邁幾步,只是徘徊。因何掙扎?因為,正確而掙扎。
半昏半醒的我,在醒來后,甚至都有些忘記自己當初說過的答案,結(jié)果反而顯得自己很蠢。
所以說,身為一個底層人,所有人都應(yīng)當能從我身上找到共鳴。
思想越是純正的人,越是如此。
何為純正呢?
即純粹的正確。
這樣的人對外界施加于自身的錯誤有著天然的敏感。
至于這種純正怎么樣會漸漸衰敗,那就只可能是變得越來越妥協(xié)的人。
不然小爺我曾經(jīng)怎么會抑郁,因為,我毫不妥協(xié)。
就算是表面妥協(xié),我也在想辦法克服眼前的錯誤,總有一天我會推倒它。
所以,當我看到有人放棄思考時,我是失落的。
懂得矛盾和權(quán)衡之術(shù)的我,面對這樣的結(jié)果,我也會做出最佳的選擇,畢竟人的一舉一動都會產(chǎn)生影響。
不論是做什么,還是不做什么,說什么,或者是不說什么,都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意義。
只要在我觸手可及的范圍內(nèi),所有人都能夠向前邁進,對我來講,就可以了。
雖然看上去有點像自我感動,倒也不盡然,只因為我是我,具備著這樣的思考能力,所以自然有著相應(yīng)的實踐需求。而凡是需求,也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畢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原本就是這種程度的我,很難不孤獨,雖說人本質(zhì)是孤獨的。
但也正是如此,人才會追求不孤獨。
只是我以前對孤獨這事兒也不甚理解,對于自身與他人的差異也不是很在意,因為我長期認為“人本質(zhì)相同”的思想占了主導,所以,我總是在兼容他人,乃至他人的現(xiàn)實。
若換種說法,又可以說,我穿過各種人群,只為了身處其中,理解所有人。
越是理解,我越是發(fā)現(xiàn)這一切的局限。
因為放眼望去,盡是渣滓。
當然,我也是渣滓,以前說起這個,為了避免誤解,我總會強調(diào)這一點。
我知道我的理論是正確的,只要我想,我就可以深刻地改變?nèi)魏我粋€人。
然而,這種想法對一般人來說,未免太過駭俗。
實際上,我說的某些聽起來有些變態(tài)或者是不好聽的話,也可以轉(zhuǎn)換成讓別人聽起來更好聽更能接受的話語,其實就只是對一個詞的概念,理解上有差異而已,我只是選擇了更精確的用法。
不然怎么說,眾人皆醉呢。人們確實挺喜歡迷糊,可以避免受到真實傷害。
哪怕,這根本沒有傷害,只是自己嚇自己罷了。
人天生就無知,而我只是機緣巧合理解了,所以,我想要前往更高的地方。
而當年有一刻,我接連突破了幾個重大的人生轉(zhuǎn)折點后,且即將迎來最新的一次轉(zhuǎn)折。
萬籟俱寂之時,在我還未完全恢復自我時,我遇到了屁孩。
笑死。
人生真是豐富多彩啊,川上河。
如果是能夠深度思考的人,就可以基于我上面的話,反推我可以為一個人帶來什么。
不過有一點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矛盾源自于人,解決矛盾的,也是人。
想想下一步,該干啥呢?
此乃新階段的試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