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人的專屬味道,一碗可解鄉(xiāng)愁
不到民勤,你是不會體會到民勤人對涼面的熱愛的。到了民勤早上不吃一碗涼面,算是白來。
在民勤,每一條街巷里都有涼面店存在,不論男女老少,不管春夏秋冬,早上吃上一碗或葷或素的涼面,是一種刻在基因里的熱愛。這碗面,不僅慰籍了民勤人的胃,還有民勤人的心。

民勤涼面的做法和風(fēng)味十分獨特,是任何地方都比擬不了的。
民勤涼面算是快餐,選材簡單,工藝樸素,便于應(yīng)對大流量食客是它的最大特點。
涼面普通,但也不可小瞧,想做出一碗涼面,需要用心琢磨,才能捕獲食客刁鉆的味蕾。

面的制作,是用民勤獨有的蓬灰,摻入少量清油,反復(fù)地揉,揉好后要“餳”幾個小時。手工拉出后,下進(jìn)沸騰的鍋里煮好,放進(jìn)涼開水盆激兩遍,再撈出,晾案板上,散開,然后淋點熟清油,讓每一根面條都精神抖擻,油光發(fā)亮。成品涼面略顯淡黃,一看就讓人“口水直下三千尺”。
民勤涼面的“秘籍”,全在那一碗鹵上。這鹵,是一種略顯稀稠的白色蘿卜湯,就像是雞蛋湯中勾了薄薄的芡,醇厚而滑膩。其原料是冬蘿卜、油白菜、青紅椒配以小芹菜,增色提味。蔥姜蒜切成末倒入油鍋炒香后放入白蘿卜、胡蘿卜片炒軟,加入鹽、少量花椒粉、開水,等水開后取適量淀粉放入鍋中,然后加適量鹽、雞精,加入油白菜、青紅椒、小芹菜,這樣色香味俱全的鹵子就做好了。

主食配料萬事俱備,一切只待食客上門。
顧客進(jìn)門后,店主麻利地抓好面澆些鹵子,將碗遞過來,在一旁的桌子上,食客可以自主選擇蒜泥、油潑辣子、芥末、香醋等調(diào)配料。如果要問這些調(diào)配料怎樣才能呈現(xiàn)出最可口的味道,這沒有標(biāo)準(zhǔn)的答案,完全取決于自己的喜好。

涼面端上桌,先用筷子攪拌充分,調(diào)料之間互相融合,裹挾在淡黃的面條上,從內(nèi)而外將其浸潤。大口一嗦,面條的筋道與配料完美配合,唇齒間感受不同口感的同時,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也得到了充足的攝入,怎一個“爽”字了得!

吃完面,如果味蕾還不滿足,端上空碗再一次進(jìn)到店里,舀上一碗鹵子一喝,保證你心滿意足,一整天都元氣滿滿。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菜肴滋養(yǎng)一方人的味蕾,不管你身處何方,記憶中的味道都會像老朋友一樣,叩響舌尖專屬的味蕾,喚起心底最深處的鄉(xiāng)情。
來源?|?甘肅農(nóng)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