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HB談中青賽(建議收藏)


(1) 借助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分析比賽,收集球員數據
分析結果:
①小年齡段球員在1對1攻防、第1次觸球等方面做得更好,體現球員的決策能力。
②相比足球發(fā)達國家,年齡越大我們差距越大,在yoyo、縱跳、體脂率和30m速度方面較明顯。

③比賽時利用體能穿戴和視頻采集設備 采集球員的技戰(zhàn)術、體能數據,后期形成球隊和特定球員數據報告,這是客觀的評估內容。


④青訓教練員會在現場觀察球員表現,撰寫球探報告,上傳至青訓數字化平臺,進入優(yōu)秀球員數據庫,形成球員成長檔案。


通過查閱檔案,可以看到球員不同時間段的數據和球探評估內容,從而建立起長期動態(tài)選拔機制,為各級國字號球隊儲備人才。

⑤?第1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的球員方面,高HB特別提到了:
大連人U15的楊銘銳

清華附中U13的呂孟洋和鄺兆鐳(足球小將09)

上海申花U15的吳啟鵬和王子衡


綠城U15的黃國森

山東泰山U15的楊楊

浙江浙能綠城U13的姜熠航

成都蓉城U13的小08艾比

請關注“CZY足球世界”賬號
查看更多專欄內容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