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轉(zhuǎn)記錄#3 關溝踏青

本期所含要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點:
漏乘之王;
吸定班體質(zhì);
人窮志不短;
令人可愛又可氣的萬佳通;
……
前排提醒一下,下面全是爛圖,所以您大可不必點開這篇專欄。
照例先放行程總結。


Part 1 前言
這次的主要任務是找點記憶。
估計是前幾次大運轉(zhuǎn)實際上老是比計劃快一點,這回計劃定得屬實是有點飄了。

我認為我個人比較保守,只要出去運轉(zhuǎn)不到開車之前一個小時我是不會買火車票的。

行。臉打得啪啪響。
上車以后打算補臥鋪,嘿,沒得補,全賣光了。
餐車挨了一晚上,只能說基本沒睡著。


順帶一提,有旅客在餐車里面都能打起來呼嚕,我很佩服。

Part 2 正文

排點兒夠松。正點到站應該是五點十八,預測四點五十九,實際到站是五點零五。
出站打算先坐上345快奔昌平,原計劃是等387頭班奔北太平橋。
看時間比較早,就打算坐夜36到德勝門,看bjbus.jinzihao.me夜36的末班差不多是5:15到西站,結果那天開得比較快,我成功漏乘了。漏乘X1

坐387也好,是鉸接,三年半沒坐鉸接了,可想再坐一回了。
印象中387配車除了大福后是有混福后的,看實時公交數(shù)據(jù)庫里387出現(xiàn)3XXXX的號段的車以為是混福后,結果頭班來了個這玩意。

頭班客流還是可以的,那天速度也不錯。


從北太平橋西腿兒到北太平橋北,看實時頭二班345快剛走。漏乘X2
等來個福田三軸,車里基本上滿座。

對面345快來的車都是12m新車,輛輛吊門兒。345快間隔好像也不太行了,記著十幾年前平峰都是一次發(fā)兩個三軸,只記得一般前車尾燈是白的,后車都是黃尾燈,現(xiàn)在看來好像是金龍三軸。以我曾經(jīng)在德勝門西的親眼所見,“345快高峰12秒一輛車”這個傳說其實不太假。
沙河下車,隨便撈幾張圖。














來個345快新車,上車。

新車乘坐體驗還行,速度方面感覺跟福三差不多,畢竟在高速上都一樣被別的線超。就是車里這地鐵座不像是跑高速的車該有的東西。
高速上看到一堆亮著877頭牌往南跑的混蟲,才六點多,估計是空放。
西環(huán)南路下車,腿到昌平西關坐昌67或者C14314奔定陵。



大早上昌平城里晨跑的不少。
盯實時,314到昌平北站了。緊跑慢跑,結果被西關的紅綠燈坑了。

幾年不見,314混得這么拉了,都淪落成定班了。

漏乘X3
那沒轍,西關等著吧,萬佳通那堆老車都沒實時,也不知道下一個來的是昌67還是314。


我對655的記憶還停留在357區(qū)間,當時357的小巡頭牌昌平東關357高崖口,車內(nèi)貼紙一律是到高崖口的主線,離譜的是沒戳牌的全是過了南口公園往南拐的區(qū)間,只有戳牌西峰山/王峪溝/高崖口的才是沿南雁路一直往西的主線。

當我以為趕不上八點定陵879頭班的時候,來了個昌67,萬佳通你好樣的。

還是非空調(diào)車,起碼五年沒坐過了,也是比較想再坐一回的玩意。



天氣不錯,山挺好看。


定陵下車。我愛萬佳通。






那天879客流不小,出了定陵上車的就多了,全程基本滿座。
G6輔路過了居庸關是真帶勁,翻山還帶胳膊肘彎,聯(lián)想到昌20為啥只到居庸關了。

879單程給點69min,那天到八達嶺晚了四五分鐘,狂奔1.9km到八達嶺站依然逃不過漏乘。
小破站開車之前五分鐘就停檢,要是三分鐘我估計還可以拼一拼。


漏乘X4
接下來腿到八達嶺坐919去南口。
那天天是真不錯,只不過光趕路了沒拍幾張長城。





來個三軸蟲,上車。


G6八達嶺那段下山是真帶勁。
南口路口東下車,剛腿到路口南就來一大定班。

來個887,上車。

這線前身914路,原來南口農(nóng)場一站南口西站,后來改了個路號還加了一大堆站。
09年那時候我住溫南路上,每天等357時不時就看著有914飛過去,想坐招手也不停。


興隆街也變了……一切都不一樣了……

李莊北站下車,故地重游。



坐655往回走,南口西站下車,蹲個357。
357客流確實大,定班車用三軸估計也沒誰了。



等來357,隨便拍了一張,也不留遺憾了。
下一步原計劃是南口坐S2奔黃土店,距下一班S2還有很長時間,那就去坐地鐵奔清河。其實坐S2本來是想現(xiàn)金買票開一張代用票的。
S2線在08年開通,當時用的還是以Y5開頭的車次,車次也比現(xiàn)在多,我當時也坐過幾回,南口到北京北二等座9塊,比K274的硬座還便宜一塊。后來改成S2線以后就大降價,眾生平等,一等二等也不分開售賣了,這是我當時怎么也不會想到的。

357從府學路改走了,到東關太繞,沒上車。

運氣不錯,來了個949,正好能到西山口地鐵,上車。
上了車發(fā)現(xiàn)后邊跟著個887,想起來沒拍張887的圖,南口東站就火速下車了。



后邊跟著655,上車去南大街坐地鐵。

過了鄧莊想起來還有懷密線這玩意,看12306上時間也合適,速度也比地鐵快,改變主意,西關下車想辦法到昌平北站。
看缺德導航,西關到北站就能坐昌32和昌36,一個是半小時大間隔,另一個是一天五趟的大定班,結果前腳剛下655后腳就來了個昌36,這感覺別提多幸福了。



結果昌36在街里搖車,到北站距S502開車還有三分鐘,直接導致了我再次漏乘。漏乘X5

不過還好,過半個小時還有一趟往市區(qū)的車。
提前18分鐘檢票進站。



一開始速度不快,過了昌平站就開始提速了。體驗還可以。



清河站服務態(tài)度一如既往地好,這次打了四張票。
坐地鐵奔西站,到西站剩的時間不多了,簡單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氣就進站了。

進站直接檢票上車。






Part 3 后話
回去的路上倒是沒什么插曲,這次運轉(zhuǎn)到這里也結束了。
本次運轉(zhuǎn)共乘坐公共交通958.5km,一個亮點是整趟僅花費137.5元,可真是人窮志不短。
這次一大遺憾就是沒坐上鉸接,沒坐上S2也算是遺憾吧,畢竟之前規(guī)劃了幾版方案里面都安排了S2。
困得不行,回家躺床上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