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聯想正在丟掉“民族品牌”標簽

2023-01-02 08:42 作者:于見專欄  | 我要投稿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從來沒有一家巨頭企業(yè),像近年的聯想這樣,飽受質疑?;蛟S有人認為,聯想成為眾矢之的,是始于網紅大咖司馬南的公開輪番炮轟。

2021年10月末以來,司馬南連續(xù)發(fā)視頻炮轟聯想,直指聯想集團負載率高、核心業(yè)務競爭力不足、高管外籍人員超過一半薪酬過高以及涉及國有資產流失等問題。

彼時,聯想集團并沒有及時給出正面回復,事后偶有回應時,也是小心翼翼。對此,網友的觀點也是自成一派。一派認為這是司馬南嘩眾取寵,煽動民眾的仇富情緒,借機打造個人影響力。另一派則認為聯想存在的問題并非空穴來風,甚至已被司馬南等人抓住把柄。

不過,司馬南的爆料,或許只是聯想受到質疑的冰山一角,甚至是老生常談。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實際上,此前聯想因為“投票門”事件,質疑之聲早已是流言四起,此時司馬南又繪聲繪色的指出聯想的“七宗罪”。種種跡象表明,聯想這艘昔日的“巨輪”,正在經歷大風大浪。而在輿論的風口之下,聯想的發(fā)展也似乎有些風雨飄搖,令人擔憂。

套現卸任,楊元慶逃離輿論中心

讓聯想成為“眾矢之的”的,除了柳傳志乃至劉氏家族富有爭議性以外,楊元慶也是輿論的中心。

據了解,楊元慶曾經也為聯想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了能在聯想公司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其甚至不惜花高價買下了聯想8%的股份,成了聯想的股東。而彼時的楊元慶,并沒有太多家底,據說其投資聯想的錢,都是借來的。

不過,在聯想遭受各種質疑后,楊元慶就迫不及待地賣出了聯想公司的股份。也有業(yè)內人士表示,楊元慶在聯想一共賺了四億港幣,相當于三億人民幣。

除了頻繁套現以外,楊元慶也陸續(xù)卸任多個高管職位,也令人十分生疑。據報道,2022年1月中,楊元慶卸任了深圳聯想旗下懂的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長的職位,由賀志強接替。

要知道,該公司可是聯想旗下的嫡系公司,楊元慶的突然退出,很難讓人不聯想到,此前司馬南的各種質疑,或許一語成讖。甚至也有業(yè)內人士稱,這或許是楊元慶在“金蟬脫殼”,試圖通過退出聯想,而與卷入是是非非的聯想撇清關系。

盡管有些傳言真假難辨,甚至有些夸大其詞的成分。但是據企查查信息顯示,10月31日,深圳聯想海外控股有限公司發(fā)生工商變更,楊元慶卸任法定代表人、執(zhí)行董事,由喬松接任。這似乎意味著,以前關于楊元慶即將遠離聯想“權力中心”的各種傳言,或許已經坐實。

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楊元慶的系列舉動,于公于私都并不難理解。一方面,楊元慶通過套現,可以讓自己擁有更多財富,即便是功成身退,也不枉此生。另一方面,或許楊元慶對聯想還有濃厚的情感與情懷,想學學許家印,在辭去了重要職務后,全身心的挽救聯想事業(yè)于危亡。

盡管如此,更多人寧愿相信,楊元慶退居幕后,或許是為了躲避輿論的攻擊。實際上,人們對于楊元慶的質疑,一直是與聯想集團的發(fā)展息息相關的。

眾所周知,在過去10年,聯想無論是在品牌還是在技術、產品層面,確實有很多做得不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其作為PC行業(yè)的龍頭,科技研發(fā)卻嚴重不足,甚至被外界視為一個電腦組裝廠,毫無科技含金量。

因此,聯想也與人們對其期待,相差甚遠。于是,以柳傳志、楊元慶為代表的高管,也便成了負面輿論的中心人物。而隨著楊元慶在聯想的話語權越來越小,權力越來越弱,薪水越來越低,或許他也可以免于落人口實、被輿論攻擊。

“PC之王”隕落,聯想江湖地位難保

當聯想備受質疑,而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的時候,也曾有人為聯想抱不平,認為聯想是曾經的民族之光,甚至是我國民族企業(yè)的優(yōu)秀代表,不應該對其指手畫腳。

但是事實勝于雄辯。在司馬南根據聯想公開的歷史數據,對其發(fā)展窘境進行深入分析時,也有很多“吃瓜群眾”選擇了沉默。因為如今的聯想,確實再難戴起民族之光的高帽,貼上硬核國貨的標簽。

這通過聯想近年公開的財報就可以窺見一斑。例如,據聯想集團披露2022/2023財年中期業(yè)績。數據顯示,至9月30日止六個月,聯想集團收入340.45億元,同比減少2%。

值得一提的是,在傳統(tǒng)PC業(yè)務之外,原本被寄予厚望的聯想集團智能設備業(yè)務下滑明顯,收入及經營溢利同比分別減少7%和8%。據聯想解釋稱,該類數據下滑,主要由于匯率波動及某些業(yè)務需求疲軟和存貨控制所致。

與此同時,公告指出,聯想集團在中國市場收入同比下跌12%。對此原因,聯想集團倒是毫不回避,稱由于需求減少,包括個人電腦及基礎設施業(yè)務在內的業(yè)務均增長放緩。實際上,聯想的智能設備及個人電腦相關業(yè)務的頹勢,早有預兆。

例如,此前的2021/2022財年報告就透露出,作為現金牛的IDG智能設備業(yè)務集團已經接近天花板。直接的表現便是,IDG智能設備業(yè)務集團營業(yè)額的增速,已經從該財年第二財季的21%下滑到了第三財季的16%,運營利潤也同樣從此前的34%下滑到了21%。

另外,嚴重依賴PC業(yè)務帶來的高盈利薄利潤的問題,依舊十分嚴峻。據財報顯示,聯想在2021-2022財年第一財季和第二財季的凈利潤率分別只有2.86%、2.85%,即使是到了第三財季,聯想的營業(yè)額和凈利潤均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但其凈利潤率也只提升到3.17%,依然遠低于行業(yè)平均水平。

對于聯想集團暴露出的新型業(yè)務增長乏力、盈利能力不足問題,聯想固然可以解釋為因為疫情影響、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偶然因素。但是歸根結底,或許與其科技含量不足,只靠工廠加工,賺取勞動力差價脫不了干系。

對比華為、小米等科技企業(yè)而言,聯想確實很難披上科技的外衣。要知道,目前國內大部分科技企業(yè),都在向“技工貿”路線轉型,但是聯想卻在其“貿工技”路線上越走越遠。

除了早年蛇吞象,收購美國IBM個人PC業(yè)務,PC業(yè)務的營收占比過高外,其“組裝工廠”的形象也難以擺脫。因此,無論是產品價格,還是股價表現,與同行相比都有一些差強人意。

技術實力的差異,通過橫向對比其研發(fā)投入就可以窺見一斑。根據各家財報顯示,小米2019年、2020年的研發(fā)占比分別為3.6%、3.8%,近兩年小米在技術研發(fā)方面的投入也在以每年30%的復合增長率提升;而華為更是堅持每年將10%以上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究與開發(fā),近十年華為累計投入的研發(fā)費用已經超過7200億元。

在最新公布的2020中國企業(yè)500強研發(fā)投入前十強中,華為便以1316.59億元的投入,高居榜首。而對比聯想2019財年,其研發(fā)投入為13.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89億元。

雖然聯想也在不斷加碼技術研發(fā),但是高達35億的單季研發(fā),但是對于一家季度營收就超過千億的企業(yè)來說,依然是杯水車薪。研發(fā)投入的巨大差異,最終都體現在了終端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及產品力方面。也正因為如此,很多業(yè)內人士認為,過去的PC之王,江湖地位正在喪失。

投資者正在“拋棄”聯想

在「2020聯想創(chuàng)新科技大會」上,聯想集團執(zhí)行副總裁兼中國區(qū)總裁劉軍重點強調道:“今天的聯想,已經不再僅僅是PC領域的領跑者。在國內非PC新業(yè)務持續(xù)保持著年比年超過30%的增長,目前年營業(yè)額超過200億元,收入占比接近1/4?!?/p>

實際上,劉軍所言的非PC業(yè)務,指的就是前文所述的智能設備業(yè)務,甚至成為聯想做“中國領先的智能化服務提供商”的新故事。不過,如今該板塊的實際增長十分乏力,甚至市場逼近天花板,也讓“新聯想”的未來,缺少應有的想象力。

圖源:百度股市通

因此,殘酷的現實一次次給聯想以沉重的打擊。那就是聯想的財報雖然持續(xù)亮眼,但是股價卻持續(xù)低迷。例如九月中旬,其股價一路下跌至5.78元,創(chuàng)下52周以來新低。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尷尬的現象由來已久,也在不斷地提醒聯想,這并非是什么絕佳的信號。

出現這樣的窘況,原因也顯而易見。一方面,聯想集團賺錢是不假,但賺取的大部分利潤都是給高管們發(fā)工資,以及給股東們高額分紅。據數據顯示,從2006年至今,聯想集團盈利61億美元,分紅41億美元。因此,有網友調侃,聯想這是“窮廟里住著富方丈”。

除了分紅,高管們的工資也是高得驚人,其中2020年聯想凈利潤為38.68億元,但高管們的工資高達9.33億元,這也是司馬南質疑聯想的重要方面之一。

而聯想在資本市場十分失意,營收規(guī)模巨大,但是市值卻不足千億,也歸因于其科技含量不足。盡管聯想一直自詡為高科技企業(yè),但廣大網友并不買賬,甚至科創(chuàng)板對其也不認可。在2021年9月30日,聯想申請登陸科創(chuàng)板,然而在10月8日聯想便撤回申請,被網友戲稱“科創(chuàng)板一日游”。據了解,這是由于聯想科研投入不足3%,并不滿足科創(chuàng)板的上市條件,因此聯想無功而返。

由此可見,在PC之王標簽難去、新型業(yè)務又難以成長為中流砥柱之時,聯想的未來,缺少打動資本市場的新故事。因此,才陷入了科技含量低,賺錢卻不值錢,甚至被投資者“拋棄”的尷尬境地。

結語

作為曾經的民族之光,聯想集團確實在PC市場的爭奪戰(zhàn)中,給一些民族企業(yè)樹立了典范。聯想集團PC業(yè)務全球第一的行業(yè)地位,也確實得來不易。

但是,隨著PC市場的萎縮,聯想在其基本盤業(yè)務上的增長空間,已是肉眼可見。雖然聯想早就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也不斷在智能手機業(yè)務、智能設備業(yè)務方面反復試探,以試圖尋找第二、第三增長曲線。

但是“尾大不掉”的聯想集團,不僅難除傳統(tǒng)PC業(yè)務的依賴癥,也將持續(xù)面臨新型業(yè)務發(fā)展受阻、科技實力不足等現實難題。此時的聯想集團,正在加大研發(fā)投入,想要補課。但是,已經錯失太多的聯想集團,會因為其“亡羊補牢”而扭轉局勢嗎?

可以預見的是,聯想看似穩(wěn)固的基本盤,正在成為約束其再次回到舞臺中心的掣肘,威脅著聯想未來的生存與發(fā)展。而此時的聯想集團,或許難以高枕無憂,而是如坐針氈。


聯想正在丟掉“民族品牌”標簽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忻城县| 元氏县| 固安县| 长泰县| 安顺市| 张家川| 砚山县| 社会| 禹州市| 沂水县| 肥城市| 浦城县| 天长市| 巴青县| 汾阳市| 宜君县| 玉山县| 长宁县| 青铜峡市| 甘泉县| 平山县| 容城县| 门头沟区| 花莲市| 黔东| 柳林县| 湾仔区| 南郑县| 万安县| 安福县| 新乡市| 米易县| 邵阳市| 洛隆县| 宣化县| 根河市| 孝昌县| 潼关县| 巧家县| 土默特左旗| 陆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