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特務“八大金剛”都是紙糊的:五個少將僥幸逃脫,三個少將在戰(zhàn)犯管理所分美金

軍統確有八大金剛,但是其中卻絕不會有“四哥”徐百川和“六哥”鄭耀先——他們級別太低,內勤當不上處長,外勤做不了站長,中校上校在軍統一抓一大把,戴笠不會與其稱兄道弟,他們也不敢稱毛人鳳為“毛座兒”。徐百川鄭耀先的歷史原型,極有可能是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初軍統上海區(qū)的八個行動大隊的隊長,軍銜大概是中校,抗戰(zhàn)勝利后才晉升的上校。
抗戰(zhàn)期間,戴笠聯合青幫大佬杜月笙在上海組建了很多行動隊,曾任軍統上海區(qū)區(qū)長的“軍統第一殺手”陳恭澍回憶:“軍統的區(qū)與行政區(qū)劃中的‘區(qū)’不一樣,只是軍統局外勤工作單位中的一種建制,列為第一級,直屬局本部,算是最上層組織,區(qū)以下還有站、組、隊和直屬員。區(qū)也有大小之分,員額、編制、經費都相差很遠,上海區(qū)的一個組,就比‘南京區(qū)’的人數多。”
陳恭澍1939年就任軍統上海區(qū)區(qū)長時,手下有二十二個聯絡站、四個電訊臺、五個情報組、八個行動大隊,大小單位五十多個,從軍統局領薪水的在編潛伏者就有一千多人。

隨著王天木、陳恭澍等人被七十六號逮捕后變節(jié)(他們說自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陳后來確實與戴笠恢復了秘密聯系),八個行動大隊幾乎全軍覆沒,我們在電視劇《潛伏》中看到的那個萬里浪,就是陳恭澍手下的一個行動大隊副大隊長,陳恭澍在回憶錄中對他恨得咬牙切齒——要不是萬里浪指認,陳恭澍就可能用假身份過關了:“這個十惡不赦的萬里浪,原是上海區(qū)第四行動大隊副隊長,他是因為和隊長劉時雍相處不睦才叛變投偽的……眼前,站在那里張牙舞爪的便是他,我心想,這一下可要穿幫了。”
在陳恭澍的回憶錄中,我們找到了軍統上海區(qū)第第二大隊趙圣、第三大隊蔣安華、第四大隊劉時雍、第六大隊潘紹岳等人的名字,其他大隊長姓名均不見記載,估計是表現不太好——一直堅持與日偽戰(zhàn)斗、寧死不屈的,陳恭澍都會大書特書,不記名字的去了哪里,筆者有一個不太好的猜測,但還是不說為好,以免誤傷。
上海區(qū)下屬的八個行動大隊大隊長當然不能號稱八大金剛,戴笠和毛人鳳最信任的手下,都留在了軍統局本部當少將處長,連我們熟悉的徐遠舉、周養(yǎng)浩,也就是《紅巖》中的徐鵬飛、沈養(yǎng)齋(沈醉是那里面的嚴醉),也是沒有資格位列八大金剛的——他們都沒有在軍統(保密局)本部當過少將處長。

徐遠舉當過幾天第三處(行動處)上校副處長,因為跟少將處長程一鳴不睦而調為川康區(qū)代區(qū)長(因正式任區(qū)長資歷還不夠,區(qū)長得是少將);周養(yǎng)浩在局本部只當過第五處審訊員和息烽監(jiān)獄主任,只因為跟毛人鳳同鄉(xiāng)且有親戚關系才被任命為保密局西南區(qū)副區(qū)長兼督查主任。
徐鵬飛沈養(yǎng)齋的歷史原型徐遠舉周養(yǎng)浩沒有資格位列軍統八大金剛,嚴醉的歷史原型沈醉卻真是軍統八大金剛的“老疙瘩”——他是軍統局本部總務處少將處長,也是軍統最年輕的少將。
鐵打的衙門流水的金剛,軍統(保密局)八大處長也是不斷更迭,比如戴笠在1942年設立的八大處分別是情報一處(管軍事情報)、情報二處(管黨政情報),第三處行動處,第四處電訊處,第五處司法處(設審訊、獄管兩科,重慶磁器口渣滓洞與白公館的兩個看守所,西安、上海、北平、南京等地的看守所和集中營,都由這個處領導),第六處人事處,第七處會計處、第八處總務處。

軍統變?yōu)楸C芫?,八大金剛的路也走到了盡頭,沈醉回憶錄中羅列了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八個少將處長,這就是最后的特務八大金剛,也可以戲稱為“保密局最后的八個金剛級特務”——保密局只有七個處,所以兩任總務處處長沈醉和成希超同時算數,才能湊夠八個,另外六人分別是情報處處長何芝園、行動處長葉翔之、人事處長鄭修元、電訊處長楊震裔、司法處長李希成、經理處長郭旭。
1949年,老蔣枯樹將倒,毛人鳳只能帶著手下的小猢猻去島上啃甘蔗吃蓮霧鳳梨,于是葉翔之、鄭修元、楊震裔等人牽著毛人鳳的尾巴跑掉了,沈醉和成希超、郭旭則在昆明被關進了籠子,算不上金剛級特務的徐遠舉和周養(yǎng)浩也在籠子里朝沈醉呲牙。
沈醉被關起來的之后,并沒有像徐遠舉周養(yǎng)浩那樣受到嚴格監(jiān)管,他用收到的黃金銀圓買了好多食物,徐遠舉周養(yǎng)浩吃他的嘴短拿他的手軟,再也不張牙舞爪了。
徐遠舉周養(yǎng)浩朝沈醉呲牙的前因后果,沈醉在回憶錄中寫得很清楚:“他們都是重慶大屠殺、大破壞的直接參與者和主持者,我既參加了起義,再把他們放走,就不好交代了?!?/strong>

跑掉的那五個金剛中,葉翔之似乎可以算是接了毛人鳳的班,被抓起來的那三個,在戰(zhàn)犯管理所也鬧出了很多笑話——其中最搞笑的是成希超,他可真是一個舍命不舍財的典范,沈醉回憶起來也忍不住發(fā)笑:“成希超是什么都帶在身邊,最后趁看守人員走開時,他又匆匆忙忙從襪子、鞋子內掏出幾疊美鈔,向墻壁的老鼠進出的洞口塞了進去。第二天起床后他就去掏藏的美鈔,結果竟摸不到,他急得滿頭大汗。”
郭旭笑看成希超滿地打轉,就裝模作樣地念起了經:“希超美金兩千一,老鼠拖到洞隔壁,請求菩薩來保佑,找到大家都得益?!?/strong>
成希超大挖特挖,果然找到了被老鼠拖走的兩千一百美金——在當時,兩千一百美金可是一筆巨額財富:布雷頓森林體系將美元與黃金掛鉤,1949年100美金可以換88.8671克黃金,兩千一百美元就等于1866.2091克黃金,也就是說,成希超等于在鞋襪中藏了三斤七兩黃金,放到現在,怎么也得值七八十萬塊錢。
沈醉是個精明人,見了好處不上,那不是他的風格,于是他插科打諢,動員成希超“三七二十一”,跟郭旭每人得到了七百美金。
據沈醉回憶,他們先后被抓時,王陵基的八萬兩黃金,宋希濂、馬勵武等的幾千上萬兩黃金,郭旭一手提箱美鈔,因為屬于公款,所以都被沒收,但是像成希超那樣帶在自己身上的,即使也有些是公款,只要為數不太多,照樣是歸自己所有。即使被搜出,也是由管理單位代為保管,自己要用時,仍可請求兌換一些使用。
沈醉和郭旭、成希超都很有“經濟頭腦”,所以一直不缺錢用,而徐遠舉、周養(yǎng)浩可就慘了:他們在昆明被抓時,身上只有一套衣服,眼看著沈醉等“金剛”成條買香煙、一次十斤買糖果,只能眼巴巴地咽唾沫流口水,再也不好意思打罵沈醉了——他們還想從沈醉那里沾點光,以免像董益三(原軍統局電訊處副處長)那樣滿地找煙頭。

看了這三個少將級特務在戰(zhàn)犯管理所里的表現,讀者諸君肯定也會發(fā)笑:什么四殺手、三劍客、八大金剛,統統都是紙糊的,逃跑時恨不能長出四條腿,被抓時沒有一個反抗,被抓后也沒有上吊抹脖子咬舌頭,反而每天在為吃好喝好絞盡腦汁,為了一支煙、一塊糖,所有的新仇舊恨都可以放在一邊。
紙糊的特務八大金剛說完了,大家在笑過之后肯定也會想到一個問題:同樣是少將級特務,為什么徐遠舉、周養(yǎng)浩、董益三這些“專業(yè)人員”捉襟見肘,而沈醉、成希超、郭旭卻依然不缺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