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再被動求和,首次以強國身份調(diào)停國際爭端,拜登接受不了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中方提出的文件表明,中國不再被動地尋求和平,而是首次以強國的身份調(diào)停遠洋地區(qū)的重大國際爭端,拜登對此恐怕無法接受。
北京時間2月24日,中國外交部公布了《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文件中一共強調(diào)了12點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提出盡早促和止戰(zhàn)、尊重各國領土主權完整、尊重國際法以及滿足各方合理安全訴求等。可以說,此次中方公布的方案,是中國對俄烏沖突立場的再一次展示,也是中國為解決俄烏沖突而做出的直接努力。當然,各方對于中國提出的方案并沒有太多響應,北約集團仍然強調(diào)所謂的要把俄羅斯徹底打垮,而烏克蘭和俄羅斯則各不相讓,雙方都擺出一副繼續(xù)戰(zhàn)場來解決問題的架勢。有人可能會覺得,既然無法促成問題的解決,那么中國是不是沒有必要這樣做呢?

其實,中方也很清楚現(xiàn)階段要讓俄烏沖突的各方立刻?;鸾邮芎推?,確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但中國仍然有做出行動的理由。對于一個大國來說,其影響力不應該僅局限于國界周邊,而應該擁有對遠洋地區(qū)的影響力。過去,中國憑借著穩(wěn)扎穩(wěn)打發(fā)展經(jīng)濟的戰(zhàn)略,逐漸地擴展了自己經(jīng)濟影響力,今天的中國擁有的經(jīng)濟影響力可能是僅次于美國的。然而,在政治上,中國的海外影響力不足,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由于中國不追求遠洋軍力,因此中國本身不太可能依靠軍事力量在遠洋地區(qū)施加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政治影響力較為局限在國土周邊,對于距離比較遙遠的地區(qū),中國不會主動進行政治干預。

應該說,考慮到中國這些年來需要發(fā)展自身的情況,保持這種較為低調(diào)的對外交往原則,是完全符合中國國家利益的。正是這種低調(diào)的處事方式,讓中國得以不受外界局勢的干擾,安心地發(fā)展自己的國力。然而,時至今日,中國的壯大已經(jīng)到了外界無法忽視的程度。況且,中國要成為世界超級大國,那么將自己的影響力向外擴散也是理所當然的,大國的影響力不可能局限于自己的國界。因此,中國需要邁出主動介入國際事務的那一步,而不能只是坐視重大國際事務都由各方博弈來推動。事實上,這一次中國提出解決烏克蘭問題的方案,不管是否被采用,至少中國首次以一個被關注的強國身份,主動地調(diào)停國際重大爭端,這就是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容忽視的證明。

如果有人認為中國提出解決俄烏沖突的倡議沒有意義,那么他不妨看一看美國方面對中國這一行動的表態(tài)。在中國公布方案之后,美國總統(tǒng)拜登隨即親自出面,對中國的計劃進行抨擊。拜登宣稱由中國來調(diào)停結束俄烏沖突的想法是不合理的,因為他認為如果按照中國的計劃行事,除去俄羅斯以外沒有任何國家受益。從拜登的表態(tài)中不難看出,美國對于中國提出的和平方案是非常反對的,拜登的借口是指責中國不公正,但中方強調(diào)的尊重領土完整,無疑是有益于烏克蘭的,拜登的指責根本站不住腳??梢匀绱苏J為,拜登之所以火急火燎地出來反對中方方案,一方面是不想看到中國促成和平,另一方面,則是不愿意看到中國以一個大國的身份主動介入世界重大爭端!

未來,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進一步增強,中國不可避免地要在世界舞臺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主動在國際問題中發(fā)揮影響力也是勢在必得。長期以來,中國在海外地區(qū)的政治影響力,其實已經(jīng)和中國的國力不匹配,以中國的國力,配得上更強的全球影響力,未來我們需要在這方面補上短板。畢竟,如果一個國家沒有足夠的國際話語權,那么這個國家就很難成為真正的超級大國。美國對于中國國際話語權增強可能難以接受,但他們最好是接受這一點,因為這是中國不可阻擋的發(fā)展帶來的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