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學習-新診斷的青光眼患者癡呆癥的風險
一、摘要
1導言
這項研究中,作者使用韓國國民健康保險服務 (NHIS) 的全國數(shù)據(jù)庫,建立了一個無癡呆隊列,并在調整了幾個已知會增加癡呆癥風險的混雜因素后,研究了新診斷的青光眼參與者患癡呆癥的風險。
2目的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of dementia in participa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glaucoma.?
研究新診斷的青光眼參與者患癡呆癥的風險。
3設計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using authorized data provided by the Korean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Service (NHIS).?
使用韓國國民健康保險服務 (NHIS) 提供的授權數(shù)據(jù)進行的一項全國性隊列研究。
4參與者
A total of 788,961 participants aged ≥ 45 years in 2006, who did not have dementia or glaucoma between 2002 and 2005, were included.?
總共納入 788961 名在 2006 年年齡 ≥ 45 歲,且在 2002 年至 2005 年間未患癡呆癥或青光眼的參與者。
5方法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using the Korean NHIS database. From January 2006 to December 2017, participants were tracked for the diagnosis of glaucoma or dementia using claims data. The prospec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newly diagnosed glaucoma and the risk of dementia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multivariable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 adjusted for age, sex, behavioral factors, and systemic and ocular comorbidities.?
使用韓國 NHIS 數(shù)據(jù)庫從全國范圍內(nèi)基于人群的回顧性隊列研究中收集數(shù)據(jù)。從 2006 年 1 月到 2017 年 12 月,使用索賠數(shù)據(jù)對參與者青光眼或癡呆癥的診斷進行了追蹤。使用多變量 Cox 比例風險模型,對年齡、性別、行為因素以及全身和眼部合并癥進行了調整,研究新診斷的青光眼與癡呆癥風險之間的前瞻性關聯(lián)。
6主要結局指標
Hazard ratio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dementia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parameters, including glaucoma diagnosis.?
根據(jù)包括青光眼診斷在內(nèi)的參數(shù),確定癡呆癥發(fā)生的風險比和 95% 置信區(qū)間。
7結果
Overall, 7.0% of the participants developed dementia after an average of 7.4 years.?A newly diagnosed glaucoma wa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dementia?(hazards ratio [HR] 1.8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57 to 2.27)?independent of?age, sex, body mass index, income, smoking and drinking status, visual acuity, and other systemic comorbidities, such as diabetes, hypertension, stroke, and depression. An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risk of dementia and glaucoma was noted in participa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AD) but not in those with vascular dementia.?The risk of dementia in relation to glaucoma was higher in older participants?(HR = 3.15 (≥ 65 years) vs. 1.56 (< 65 years), P < 0.0001).?
總體而言,平均 7.4 年后,7.0% 的參與者患上了癡呆癥。新診斷的青光眼與更高的癡呆癥風險相關(風險比 [HR] 1.89,95% 置信區(qū)間 [CI] 1.57 至 2.27),與年齡、性別、BMI、收入、吸煙和飲酒狀況、視力和其他系統(tǒng)性合并癥,如糖尿病、高血壓、中風和抑郁癥無關。在患有阿爾茨海默病 (AD) 的參與者中發(fā)現(xiàn)癡呆癥風險和青光眼之間存在關聯(lián),但在患有血管性癡呆癥的參與者中卻沒有關聯(lián)。老年參與者與青光眼相關的癡呆癥風險更高(HR = 3.15(≥ 65 歲)對比 1.56(< 65 歲),P < 0.0001)。
8結論
This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found that individuals with newly diagnosed glaucoma were at a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dementia, particularly AD. This association was greater among older individuals in the studied population.?
這項全國性隊列研究發(fā)現(xiàn),新診斷出青光眼的個體患癡呆癥的風險更高,尤其是 AD。這種關聯(lián)在研究人群中的老年人中更為明顯。
二、結果





三、討論
在這項基于全國人群的縱向隊列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新診斷患有青光眼的參與者患癡呆的風險增加。在12年中,新診斷為青光眼的參與者的癡呆發(fā)病率是無青光眼個體的1.9倍。此外,在調整其他混雜變量(包括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以及全身和眼部合并癥)后,青光眼與癡呆風險增加之間的關聯(lián)仍然顯著。
一些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青光眼和癡呆與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特性。26,27淀粉樣蛋白β斑塊和神經(jīng)原纖維纏結在腦部的積累是 AD 的特征。28?此前,幾種AD的轉基因動物模型顯示淀粉樣蛋白前體蛋白的過表達,過度磷酸化的tau沉積物和視網(wǎng)膜不同層的細胞凋亡,包括RGC層和神經(jīng)纖維層,這些在青光眼中受到影響。29,30同樣,在青光眼的動物模型中,在RGCs和ONH中觀察到淀粉樣蛋白前體蛋白的改變過程和淀粉樣蛋白β的上調。31,32
基于青光眼和癡呆可能相關的實驗和理論證據(jù),一些流行病學研究調查了癡呆和青光眼之間的關系。由于這些研究中青光眼診斷時間的信息未知,因此仍然存在錯誤分類偏倚的風險。在本研究中,我們構建了無癡呆隊列,在排除已有青光眼的個體后,將青光眼的發(fā)展設置為時變協(xié)變量,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選擇偏倚或錯誤分類偏倚的風險。我們研究受試者的平均年齡為57.9歲,隨訪時間為10.9年。我們定義了暴露變量,包括診斷測試和處方代碼,以及診斷和處方代碼的結果變量。
最近,一項為期10年的韓國隨訪研究報告稱,開角型青光眼(OAG)患者患AD的風險獨立增加。他們使用2002-2013年NHIS國家樣本隊列,并使用1469:7345傾向評分匹配進行病例對照研究(1名OAG患者和5名無OAG患者)。在該研究中,僅為病例組選擇了OAG亞型,并且不計算AD類型以外的癡呆。此外,無法估計或調整用于傾向評分匹配的社會人口學因素(如年齡、性別或收入水平)的影響。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構建了一個定制的無癡呆隊列來分析青光眼與癡呆之間的關聯(lián),并進行了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將新開發(fā)的青光眼設置為時變暴露變量。共分析了788 961名受試者,包括29 840名青光眼患者和759 121名無青光眼患者。盡管在兩項研究中,DM、高血壓和卒中等合并癥在估計HR時同樣被考慮,但我們另外調整了潛在的混雜因素,包括社會人口因素、BMI、吸煙、飲酒習慣和VA。我們認為,本研究的結果補充了之前關于韓國人群癡呆和青光眼風險之間關系的研究。
在這項研究中,癡呆與青光眼風險之間的關聯(lián)僅在AD亞組中得到證實,VD的風險不受青光眼的影響。考慮到AD和VD在病理生理機制、受損腦區(qū)和危險因素方面存在差異,其發(fā)育風險與青光眼之間的關聯(lián)也可能不同。42除眼壓外,NTG的發(fā)病機制還包括各種血流動力學因素,如全身性低血壓和血管不穩(wěn)定,這可能與VD發(fā)生的風險有關。43然而,本研究中的亞組分析并未顯示青光眼與VD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這可能是因為本研究中VD受試者人數(shù)少于AD受試者,無法獲得統(tǒng)計學意義。此外,青光眼的血管危險因素,尤其是NTG,可能在VD的發(fā)展中對大腦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需要進一步驗證,包括更詳細的青光眼和癡呆亞組。
亞組分析顯示,新診斷青光眼受試者的癡呆風險在年齡較大的亞組中更高。這一發(fā)現(xiàn)與之前報道的結果一致。由于青光眼和癡呆都是與年齡有關的疾病,老年人青光眼的發(fā)展可能與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的易感性增加有關,例如神經(jīng)變性,這可能會影響癡呆的發(fā)展。與之前的報告不同,15這項研究顯示,根據(jù)性別,新診斷的青光眼的癡呆風險沒有顯著差異。性別、癡呆風險和青光眼之間的關系需要在其他人群中驗證其意義和機制。亞組分析的另一個有趣發(fā)現(xiàn)是,新診斷青光眼患者的癡呆風險在VA良好的亞組中更為顯著。鑒于決定VA的因素的復雜性,推測對這一發(fā)現(xiàn)的可能解釋具有挑戰(zhàn)性。
研究局限性
這項研究有幾個局限性。
首先,癡呆和青光眼的診斷是基于索賠數(shù)據(jù),這使得使用醫(yī)療記錄難以驗證診斷的準確性。癡呆的診斷很復雜,需要由專家進行縱向神經(jīng)認知測試和神經(jīng)影像學檢查,這類似于青光眼診斷。此外,AD和VD亞型的診斷最近得到了本研究中不可用的生物標志物測試的支持。因此,我們承認,基于索賠數(shù)據(jù)的診斷可能存在敏感性、特異性和錯誤分類方面的固有問題。
為了提高特異性,我們嚴格設定了青光眼和癡呆診斷的納入標準,要求診斷代碼和藥物處方,以及視野測試代碼和青光眼手術史。然而,這些嚴格的標準可能會導致選擇偏倚,排除不需要藥物治療的輕度癡呆個體或因認知障礙而難以就診的患者。
其次,我們沒有將青光眼分為亞類,如OAG、閉角型青光眼或其他類型的繼發(fā)性青光眼。這是因為幾乎沒有理論證據(jù)支持癡呆風險因青光眼類型而異的觀點,并且青光眼亞型的誤診可能會增加,因為其分類將完全取決于注冊數(shù)據(jù),即使診斷代碼由專業(yè)眼科醫(yī)生分類。
第三,患有青光眼的參與者可能比沒有青光眼的參與者更有可能去診所,這可能有利于癡呆的檢測。
最后,雖然我們發(fā)現(xiàn)癡呆與青光眼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但癡呆和青光眼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關系,是否具有共同的危險因素,或者它們是否具有相似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易感性,目前仍不得而知,這需要進一步澄清。
四、參考
Park DY, Kim M, Bae Y, Jang H, Lim DH. Risk of Dementia in Newly Diagnosed Glaucoma: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in Korea. Ophthalmology. 2023 Feb 21:S0161-6420(23)00128-8. doi: 10.1016/j.ophtha.2023.02.017.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6822436.
https://mp.weixin.qq.com/s/QdfqmGPE9Lh7tD5ZC4SJ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