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少年志2》:千帆過盡,仍是少年
等了三年的《大宋少年志2》今天看完了,想說的話千言萬語?;锇殚g的絕對信任生死不棄,面對大敵毫不猶豫沖上去,一輩子只想做好一件事的無名的人,就算是盲信神明的可悲之人也不過是為了在艱難的生活里找一個活下去的支點…戳我的點簡直密密麻麻。所有人都不相信幾個大宋少年抱著必死的心誅殺元昊,“少年人只懂熱血”,但“有錯嗎?”?有一說一導演真的不行,第一次看電視劇有虛焦、把演員臉拍變形的,節(jié)奏把握也差點意思,真的辜負編劇和演員。

該劇為《大宋少年志》系列電視劇的第二部作品,延續(xù)了第一部的故事線與人物設定。慶歷年間,北宋為免除戰(zhàn)事,維護各民族間的和平與穩(wěn)定,借秘閣之名培訓少年暗探。經過嚴密的選拔和審查,聰慧的元仲辛、美貌機敏的趙簡、從不殺生的小景、絕不說謊的王寬、不愛交流的薛映、性格開朗的韋衙內六位少年組成了秘閣第七齋。在經歷了一次次生死相關的任務后,曾經年輕懵懂的少年們逐漸成長,他們彼此團結,用自己的熱血和忠誠為保衛(wèi)和平獻身消除大宋面臨的災難...

大宋破敗,大廈將傾,可是少年們卻抱著必死之心,依舊遠赴西夏,刺殺西夏王,只為換得一時的和平。七齋八齋全員潛伏西夏境內,每一次的分別或許都是永別,可是為了大義,都必須學會在絕境中獨自前行。文無期不后悔為國捐軀,不后悔少年時所做的選擇,只后悔沒能護住自己的同伴。花辭樹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同伴,一個一個死在自己面前,他卻不能有任何動作,因為他還要繼續(xù)潛伏下去。楚裊,文無期,花辭樹,已被大宋少年志2的八齋刀哭,?謝王倦把三齋的全滅一筆帶過。七齋活下來了,不是因為主角光環(huán),而是因為他們活下來了,所以是劇里故事視角的主角。曾經的秘閣各齋的少年們,終歸消失于歷史的洪流之中…

該劇一如既往反轉不斷,讓人意想不到,笑點也有,熱血也有。后面幾集八齋楚裊、文無期、花辭樹和尉遲源的犧牲更是賺足了我的眼淚。第二季七齋的每一個人都在成長,盡管成長的代價很大。結局設定的小反轉很好,心機深沉的人從不相信有人可以憑借一片赤子之心去愛國去拼命,他們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也幸虧如此,七齋眾人都還活著,他們的故事仍舊可以繼續(xù)。也不知道會不會有第三部,不過我私心希望七齋依然有新的征程,但我也怕他們會成為別人嘴里的“全軍覆沒”。

湖南企發(f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鄧同學在其代寫的解說詞中寫道,如果說《大宋少年志》是少年們初入學堂的青蔥歲月,被保護著成長,那《大宋少年志2》就更貼近歷史的殘酷,背負著歷史的沉重。明知道歷史的結局是什么,卻希望少年們逆風翻盤的無力感充斥了整部劇。相較第一部更加沉重。這也可能是很多人不喜歡的原因,但我很喜歡。八齋全員?be?也好,韋卓然的死,尉遲源的死,元天關的行為,哪怕最后寧令哥的死都是相當炸裂的,也許七齋的結局根本就是在彩蛋之前。20集以后的色彩襯著之前的幽默都是黑色的。我喜歡七齋喜歡密閣的全部。少年的友誼,少年的堅持,少年的勇氣。

相隔4年再回歸,盡管被人詬病特效景太假、導演功力不行,但王倦編劇的水平還是在的,走入第二季便翻轉了諸多第一季的設定,還填了第一季的坑,反轉再反轉的謀略證明王倦編劇并無掉水平。場景從大宋走入大夏,刺殺元昊是唯一主線,得先承認后面集數(shù)有些太哆嗦顯的拖沓,但本季的便當數(shù)量升華了悲壯感。八齋的加入與全滅令人唏噓,尉遲源作為搞笑擔當最后領便當也令人格外感傷。人不能永是少年,但千帆過盡,誰說不能保有少年之心?就像企發(fā)文化王老師說的,宋朝似乎是一個注定悲劇的朝代,拿什么拯救你們,我的少年?所以生命啊,它璀璨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