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付費閱讀遭遇免費,閱文集團的困境,商業(yè)模式之爭的啟發(fā)和思考
網文界最近發(fā)生了一件大事,閱文集團和作者們的矛盾愈演愈烈。
很多喜歡讀網文小說的朋友,發(fā)現(xiàn)自己在追的小說斷更了。
原來很多網文作家都自發(fā)聯(lián)合起來,發(fā)起了一個叫五五斷更節(jié)的活動。
“55斷更節(jié)”源于閱文集團近日的“合同事件”。
4月27日,閱文集團進行了管理層換血。
隨后閱文對創(chuàng)作合同進行了改動,其中包括——“乙方無條件將所有版權交給閱文,甲方運營版權無需乙方同意,且不予分配利益”等條款。
簡而言之,閱文集團作為甲方能夠將網文作者的作品交給第三人進行續(xù)寫創(chuàng)作,而網文作者并沒有維護自己著作權的權利。
同時,免費閱讀模式的推出,也可能對網文作家的經濟收入帶來巨大影響。
所以很多作者聯(lián)合發(fā)起55斷更節(jié),在5月5號這天停止網文更新,以表示抗議。
提起網文,就不得不提閱文集團,大家都很熟悉的起點中文網,就是閱文集團旗下的網站之一。
2015年3月,閱文集團由騰訊文學與原盛大文學整合而成,成為中國網文界當之無愧的霸主。
我一直以為網文行業(yè)的格局已定,但從最近閱文集團的舉動來看。
商業(yè)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閱文集團最近引發(fā)爭議的舉動也正源于它面臨的挑戰(zhàn)。
閱文為什么要進行這樣的政策變動呢,這要從閱文的財報說起。
閱文2019年剛發(fā)布的年報中顯示,閱文2019年的主要收入主要來自兩塊。
在線業(yè)務和版權運營及其他。
在線業(yè)務以付費閱讀為主,此外還有網絡廣告及平臺上分銷第三方網絡游戲所得的收入。
2019年以前在線業(yè)務是閱文最大的收入來源。
但從2019年開始閱文的在線業(yè)務收入同比減少3.1%,占總收入44.5%。
與此同時,版權運營及其他收入發(fā)展迅猛,同比增長283.1%;
占營業(yè)收入的比重從2018年的24%增長至2019年的55.5%,成為營業(yè)收入的第一大來源。
由此可以看到,未來閱文集團會更加重視版權收入的運營。
相較來說增長乏力的在線業(yè)務收入就顯得沒那么具有戰(zhàn)略性。

在線業(yè)務為什么下滑呢?
因為閱文的付費用戶比例已連續(xù)多年下滑,2017年5.8%、2018年5.1%、2019年4.5%。
付費用戶比例下滑很重要一個原因是直播、短視頻等帶來的娛樂多元化,大量搶占了數(shù)字閱讀用戶的時間。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當下免費閱讀應用的崛起。
在流量稀缺的當下,不少公司推出免費小說來爭取下沉市場的流量。
比如頭條系推出獨立應用番茄小說,口號就是 “用免費造福讀者、用真金扶持作家”。
番茄小說主推免費閱讀,依靠頭條系的強大流量,截至目前其月活躍用戶接近2千萬。
除了番茄小說,還有不少免費小說應用。
比如趣頭條旗下的米讀,上線2年已拿到1.38億的月活躍用戶,年增長達到46.9%。
這些免費閱讀應用,瞄準的都是3、4線城市的下沉市場。
那里的用戶屬于價格敏感人群,不買付費內容的賬。
如果閱文不想辦法應對,很可能市場上的免費閱讀應用會不斷搶走它的付費閱讀用戶。
這會造成兩個影響。
一是免費應用有了更多用戶后,可以靠廣告收入,提升作者的報酬,從閱文那里搶走更多作者。
這不但不影響閱文的在線收入,還會減少版權運營的根基,內容創(chuàng)作者少了,自然會影響版權運營收入。
二是免費閱讀應用雖然不收讀者錢,但如果有了熱門作品,同樣可以進入版權運營行業(yè),和閱文競爭,同樣影響到閱文的版權運營收入。

所以閱文有了最近這些引發(fā)爭議的動作。
一方面提供更多免費內容,應對免費閱讀應用的沖擊。
另一方面更改著作權合同,增加版權運營收入。
從閱文的角度來看,這個策略好像沒問題。
但對付費閱讀收入和版權收入為主的作者來說,這無疑是雙重利空。
免費內容多了,付費的少了,作者的分成就少了。
閱文通過新合同,又影響了作者版權和著作權方面的收益。
影響到作者的收入,作者當然不高興。
如果是其他行業(yè)沒有什么話語權和影響力的人,面對巨頭的霸王條款也無能為力。
但這些網文作者不一樣,他們都擅長寫作,有無數(shù)粉絲和影響力。
他們掌握話語權,一旦利益受損,他們怎么可能善罷甘休。
所以這件事才愈演愈烈,甚至鬧出了一個55斷更節(jié)。
當“五五斷更節(jié)”之后,事態(tài)開始逐漸失控。
你方唱罷我登場,大V發(fā)聲、閱文回復、有組織地集體維權、網絡作協(xié)加入、有作者被脅迫斷更,縱橫文學等其他平臺加入發(fā)聲,一場單純的維權成了戲臺子。

閱文集團本來有一手好牌,但它遭遇了跨界打劫。
就像富日記之前講過,京東是怎么打當當?shù)摹?/p>
當年京東打當當,京東開賣圖書業(yè)務,要求圖書部門堅決不能賺錢。
對京東來說,圖書是引流產品,不賺錢也沒關系,但主賣圖書的當當就很難受。
星巴克也面臨漢堡王和肯德基等餐飲巨頭推出的低價咖啡包月的挑戰(zhàn)。
對這些餐飲巨頭來說,咖啡甚至可以賠錢賣。
反正他們也不靠咖啡賺錢,只靠咖啡吸引人氣流量,靠快餐賺錢。
但這樣一來,靠賣咖啡為主的星巴克就很難受。
如今這樣的難題,又擺在了閱文面前。
今日頭條和趣頭條主要靠廣告賺錢,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就是流量變現(xiàn)。
他們根本不在乎有沒有付費小說的收入。
所以推出免費小說應用,對他們來說最有利。
因為能從中獲得大量流量,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但這樣,主打付費閱讀模式的閱文就很難受。
所以閱文才有了最近這一系列引發(fā)爭議的動作。
無論如何緊迫,閱文有一點沒考慮清楚,它最寶貴的資產就是這些網文作家。
如果閱文能把如何提升網文作家的收入作為公司愿景和首要目標。
每天想方設法提升作者收入,公司的收入一定不會差。
只要優(yōu)質作者都喜歡呆在閱文的平臺,其他平臺的挑戰(zhàn)根本不足為懼。
反之如果為了提升公司的收入,而損害作者的收入,實在是自損長城。
也許短期內業(yè)績有所提升,但從長期來看并不是一件好事。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富日記原創(chuàng),如轉載請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