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缺愛的人長大后有什么特征
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內心缺乏力量。在年少時期可能表現為比較敏感內向,但是因為生活軌跡一般就是學校家庭兩點一線,人際關系簡單,這種特點不會對個人有特別大的影響。 但是當進入一個更加自由的環(huán)境(比如大學,社會)的時候,缺愛的負面影響就會無限放大。大學就類似于小型社會,畢業(yè)進入社會以后遇到的問題大學幾乎都有。這種時候缺愛的人一般有以下幾個特征: 一是往往對很多事沒有自信。總認為自己不夠好,遇到好的項目不敢爭取,遇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不敢嘗試,遇到喜歡的異性不敢接觸,所以這樣就會錯失很多機會,久而久之越來越自卑,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二是恐懼人際關系。不愿意主動和人交流,朋友很少甚至沒有,喜歡獨處(某種程度也有好處,因為人生終歸要學會獨處)。甚至也恐懼親密關系,尤其是和原生家庭之間的矛盾很多。 三是內心深處沒有物質欲。不是說錢對他們不重要,只是對于缺愛的人來說首先想到的是感情,可能畢生都渴求一份真正的愛。 四情緒不穩(wěn)定。因為缺愛,內核不穩(wěn)定,所以情緒易被外界影響,很敏感,容易大起大落,這樣的結果就是傷人傷己,像刺猬一樣,把愛的人越推越遠。 五精神內耗嚴重??赡芩麄儽砻嫔峡雌饋碓频L輕,但實際上因為一點小事,比如別人的一個眼神,內心就會波濤洶涌。他們因為內耗嚴重,所以容易感覺疲倦,抗壓能力較弱。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缺愛的群體從小就不被真正的愛,所以不會愛也不會被愛,缺乏安全感,內心沒有力量。 當他們進入社會以后,被很多外界因素干擾,這些特征會被無限放大,他們如果不了解自己問題的源頭就很容易陷入自我的否定之中,就會出現所謂的“心理問題”。這種時候最關鍵的是: 一讓自己放松下來,停下來,不要一昧的去迎合外界,要開始重新的去認識自己,認識這個世界。在認識的過程中會異常痛苦撕裂,但經過漫長艱難的認知后,人生會迎來真正的澄澈,會慢慢接受自己,就是所謂的與自己和解。 二不要依賴任何人(可以尋求別人的幫助,但不要從內心深處依賴別人,人終其一生都要靠自己)。學會自己愛自己,彌補內心缺失的部分,從而學會愛與被愛。 三做自己能做的,哪怕是一頓飯,哪怕是做個家務。建立自己的價值標準,用自己的標準去看整個世界,重新建立對自己的信心。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不斷成長的過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jié)奏,做好自己就好了。當然從知道這些道理到真正能實踐這些道理需要時間,需要經歷,所以慢慢地生活吧,慢慢的成長吧!每個人其實都一樣,不要討厭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