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在古偶中看到了女性的自我.

看了一篇劇評,看的心煩,不吐不快,思緒有點亂,沒什么邏輯,隨便看看就行。 沒有指誰,沒有罵誰,疑商就是最配的,而且我沒看過原著,只看過劇,書里怎么樣我不管,我說的都是劇里的,然后如果你是誰誰誰的唯粉,看不慣我的觀點,或者和我的觀點相左,麻煩左上角出去,謝謝,我們各自安好,如果你的評論我看著不舒服了,我會刪,玻璃心,聽不得一點不好的,人很容易死的,你要相信這句話。 OK,正文開始。 那篇的主要觀點就是星子be比he更好,然后還有一個觀點是,在漢代戰(zhàn)爭死亡率那么高,許多名將也死于戰(zhàn)爭的情況下,他霍不疑憑什么不必承受在戰(zhàn)爭中死去的威脅?而程少商又憑什么能用五年去換下一個機會? 首先說說第一個問題吧,子晟能從西北活著回來,有一部分是由于劇情走向需要他活著吧,就是所謂的主角光環(huán)死不了,還有一部分是他作戰(zhàn)經(jīng)驗的絕對豐富,文帝在劇中說過,他一年要打一百多場仗,平均兩三天就要來一次,而子晟十四歲就出宮建府了,這肯定也是在他從軍之后,并且有軍功的情況下才會有的待遇,而他這時候已經(jīng)二十六七了,一半的人生基本上都在戰(zhàn)場上度過,他在戰(zhàn)爭中活下來,沒什么說不過去的。再者,在這五年中,打仗時別人求生他求死,但是內(nèi)心的愧疚又讓他不敢死,他的命,一半是為孤城百姓以及霍家人而活,而另一半,則是為了程少商。正如很多人所說,程少商本不用經(jīng)歷后來的那些煎熬,他們的相愛,本就是戴著鐐銬跳舞,痛并快樂著的,霍不疑是一個驍勇善戰(zhàn)的將領,是一個忠君愛國的臣子,更甚者,他也算得上是一個體貼下情的上官,但他絕對算不上是一個良配。他和程少商就像兩簇微弱的火苗互相靠近,只不過霍不疑始終被復仇束縛無法交付全部的心意,而程少商卻毫無保留,并且在此之后,霍不疑為了所謂大義,決然赴死。他們總說重來一次,霍程二人不要再相愛了,不論是袁慎或是樓垚,都比霍不疑要更適合程少商,但是,女子在世,不是非要成親為人婦為人母的,不是說一個人帶給了你痛苦之后,就放棄然后選擇另一個讓你不痛苦的人,愛并不是買賣,這一家不行那就另一家。霍程二人的相愛有其必然性,二人的三觀,性格無比契合以及那顆同樣火熱的赤子之心,成為了二人分開五年的原因之一,兩人太像了。人生在世,若沒遇到刻骨銘心的人,也許就是按照自己想要的那樣活一生,也許自由自在,也許起伏不定,一切皆有可能;可若遇到了愛的人,卻又無法相愛,這一生,也許也能按照原先設想的那般活下去,可纏綿病榻時,也會有些遺憾吧。十五歲的程少商遇到了二十一歲的霍不疑,也算得上是刻骨銘心吧,程少商莽撞卻又真誠地闖開了霍不疑的心門,而霍不疑也給予了程少商這輩子也難以忘懷的肯定與情意,并且讓程少商遇到了宣神諳,這個彌補了程少商空缺多年母愛的人,愛與痛苦,皆是由霍不疑所給予的,但是我覺得霍不疑始終還是有些許虧欠程少商的吧。 從我本人角度來說,我剛看完星子時,十分愛霍不疑這個角色,美學色彩太過豐富,對于觀眾來說,這是一個十分具有矛盾沖突的角色,當然,這離不開演員的精彩詮釋,美強慘,尤其是復仇那一場夜戲,或許多年后仍然會被當成是演員的演技高光時刻,視覺沖擊力十分強悍,霍不疑這個角色的精彩程度,我說不完,我能夠理解這個角色的悲劇色彩并且感同身受,但是,我是一個女生。我們總說古偶,或者說偶像劇的情愛都太淺顯瑪麗蘇了,要如何去體現(xiàn)女性的思想,畢竟在文學以及影視劇市場上的嬌妻文學過于飽和了,而程少商與霍不疑的退婚,恰恰證明了,程少商她并不是一個普通的古偶女主,當然,霍不疑也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古偶男主,因為那樣的話,就不會有五年后霍程二人的月下話別,他就會死纏爛打了。說回程少商退婚,她氣的是什么,氣的并不是霍不疑要復仇而拋下她,她并非如此狹隘之人,驊縣一役以及程始被污蔑之后,程少商對于霍不疑的執(zhí)念其實是理解的,并且也是支持的,氣的是霍不疑拋下她獨自去赴死,她不接受任何人去決定她的人生?;舨灰勺屗煤没钪?,固然是為了她好,但就一定正確嗎?愛到最濃時被拋下,難道不能有埋怨嗎?難道就一定要滿心期盼地希望他回頭嗎?這究竟是什么道理?霍不疑縱然千般好萬般好,但是就連劇中所展示的視角都是從霍不疑的角度,正如程少商所說的,她會釀酒,會造車,會燒出成色好過工匠的瓦片,雖然是身為一個女子,但也有自己的父母姊妹要顧,但為什么遇到霍不疑,她就需要收其羽毛,掩其鋒芒?沒有這樣的道理。其實在退婚前,仍有轉(zhuǎn)圜的余地,只是霍不疑沒有把握住罷了,我不理解?;舨灰晒蛟诖蟮钋?,宣神諳問他是否后悔拋棄了程少商,他答,不悔。但是此時,文帝已經(jīng)不會再治罪于他,更別說治罪于程少商,所以談不上為了護她周全而逞的口舌之快,那或是知曉自己與程少商再無可能,再不可能獲得她的原宥?這一句不悔,相當于是再將程少商拋棄一次,懸崖訣別時,她還能騙自己是為了她好,可這時,再無性命之憂,可他還是說不悔,他為了他自己的所謂大義,再一次地拋開了程少商。不論程少商原不原宥霍不疑,這個選擇權始終是在程少商手里的,我相信霍不疑也始終知道程少商對他復仇的態(tài)度的,他也十分知曉程少商的心性,就算他這時從心說了悔意,程少商其實也未必會原諒他,但是至少程少商不會再覺得自己總是可以被最先拋棄的那一個,他知道程少商有多么害怕被拋棄,可他還是再次拋棄了她。是霍不疑自己應得的這五年,而不是程少商憑什么用這五年換一個機會。理解霍不疑想要給程少商自由,但是方式太過傷人和自我了,愛要說出來,而不是自以為是的付出,有些時候會變成傷害愛的人的一把刀。對于他倆的結(jié)局來說,其實一切主動權都在程少商手中,程少商最終原諒霍不疑,其實也有跡可循,又或許其實早都原諒了吧,只是放不下,但縱然深愛,也不能夠讓她放棄她自己。全劇我最愛的臺詞“霍不疑是我在這世上最最喜歡之人,可我,還是我自己。”可不論是在當時還是如今,女性所追求的自我,不是被嘲諷,就是被剝奪,“不識好歹”這句話聽得最多。程少商最終原諒霍不疑,其實是在生死之際,突然明白了霍不疑活著這件事,比所有都重要,那一段無聲的哭喊,她放下了所有的固執(zhí),與自己和解。程少商就是這樣一個熱烈坦蕩的人,女性追求自我,并不是說獨身、不婚、無愛無求,程少商所追求的女性的自我,是有選擇做什么,不做什么的權利,而不是只能聽從別人的安排,服從,從來不是女性的義務。 be固然刻骨銘心,但是太殘忍了,霍程二人那樣好,前面二十年過的那樣坎坷,為什么不能有一個好的結(jié)局,他們就應該永遠地幸福,如果沒有孤城之變,或許就連前面的二十年,都可以很幸福,從青梅竹馬,到少年夫妻,再到白發(fā)蒼蒼,這一輩子,都很幸福,他們那樣赤誠熱烈,他們應該有he,霍不疑值得,程少商更值得。 另外,有些飯制番外中,霍程二人婚后,程少商變成了一個霍不疑上朝后就在府中悵然若失的女子,這絕不是程少商會有的樣子,霍不疑是她最愛之人,但這并不是她的全部,她不會這樣,她有自己想做的事,心在廣闊天地,而霍不疑,成不了阻礙她的人。 over了,寫了一個多小時。 2023.03.01余懷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