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負重前行,誰在替我們歲月靜好?


當(dāng)越來越多的社會現(xiàn)象讓人們開始懷疑“自己怎么突然分不清對錯”的時候,稍有社會經(jīng)驗的朋友便會意識到并不是自己的問題,或者說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看似跟自己息息相關(guān),
其實,自己只能做個看客。
盡管那些清醒的輿論似乎正在努力的將一些不合理的存在“扭轉(zhuǎn)乾坤”,但事實上不清醒的居多,這就導(dǎo)致合理的存在才是被主要“扭轉(zhuǎn)”的對象,那些原本被掃近垃圾堆里的是是非非,正在排著隊拉著手昂首闊步的逼近人們的視野,讓人們必須接受那些荒謬存在的同時,也在讓人們有更多的理由去放下一些對真實與客觀的執(zhí)念,
帶著面具進場的人們不會在乎彼此的表情如何,狂歡是他們唯一的目的,至于狂歡之后會造成什么樣的結(jié)果,
這不是客人們的決定,而是主辦者的“棋局”。

我們?yōu)槭裁匆诤踺斱A?
現(xiàn)如今,認輸這件事被越來越多的聲音渲染為一種恥辱,一種絕對不能觸碰的恥辱,所以人們要堅持,要向上,要不計后果的努力,隨即而來的就是越來越多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上,交際之間若有若無的攀比,
久而久之人們會發(fā)現(xiàn),與其說是想贏,不如說人們的心態(tài)是怕輸。
那么新的問題來了,是誰在定義輸贏?
這是一個很敏感且尖銳的問題,比如在老板眼里,贏的員工一定是多干多付出,用少量的酬勞來使其投入更多,這樣的員工,便是優(yōu)秀員工,便是好的員工,便是在員工大會里大肆宣傳的“作品”,
還有一種,就是要學(xué)會順從,不頂撞領(lǐng)導(dǎo)上級,并且全心全意為企業(yè)為公司服務(wù),這樣的人,也是被定義為勝利者的一種方式。
多給些小恩小惠,買到的是精力,是效益,是忠誠,是對他人背叛對自己的忠誠,這便是他們眼中的勝者,是了不起的,比身邊人都強大的勝利者。
他們定義了勝利,他們設(shè)計了標準,輸和贏,博弈的人說了不算。
制造規(guī)則的人說了算:
這讓我想起了一句人人皆知的俗語,
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贏也好輸也好,規(guī)則是他們定的,博弈的方式也是他們定的,
看似我們在博弈,實際上我們是棋子,表面上我們在乎輸贏,其實輸贏并不掌握在我們手里。
在這個輸多贏少,甚至很多人這輩子都沒見過贏的世道,跳出這個局所付出的代價,并不比當(dāng)個棋子付出的代價要多。
不讓自己“拿命去拼”,只付出必要的精力維系最基本的生活,這一切就會變壞嗎?
這個問題答案,我們不妨反過來想想,
非常在乎,非常在意,用盡一切所獲得的東西,這一切就變好嗎?
有些東西擋在了上面,有些憤怒藏進了心里,
選擇解決的并不是問題,而是看待問題的態(tài)度:
我們負重前行,總有人替我們歲月靜好,
那么現(xiàn)在換個角度來看的話,
我們不著急了,
總會有人“替我們”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