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藍牙“干掉”HiFi播放器?老人家1795藍牙解碼耳放評測
本文由作者"Liujin007285"首發(fā)于耳機大家壇,乙迷授權轉載
一晃2020年了,想想當初從在南京甲苯買了iPod Classic捆綁Govibe Sharps推ER4S開始折騰隨身捆綁開始,一切仿佛都是發(fā)生在昨天……
2016年畢業(yè),參加工作,開始經受社會的毒打之后,上論壇的時間就開始變少了,但聽歌、折騰隨身器材的愛好沒變。這些年陸陸續(xù)續(xù)過手的器材還是不少的

雖說完全有條件玩大耳,但平時還是在公司的時間最多,加上上下班通勤我喜歡用手機看看視頻啥的,所以還是多玩玩隨身吧。
當然隨身好玩也是一個方面,可能也是我作為聽著iPod、Walkman長大的一代人的執(zhí)念吧。

作為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廢話有點多,下面我們進入正題。
第一篇就聊聊我目前的隨身主力——老人家1795藍牙解碼耳放。
其它器材的點評我會在以后的文章中陸續(xù)更新。

對于我而言,1795是"音質、場景、體積"的三方面綜合考慮下的最優(yōu)解。
首先是1795的音質,我覺得是同類型產品中,我聽過的音質最好的,其它不少用戶也與我有類似感受。

其次,是1795的一些功能設計確實優(yōu)秀,貼近需求,體積續(xù)航也完全可以接受。

最后,就是同類型產品本身就不多,沒有太多選擇余地。

1795的音質水平、風格如何?
首先要明確一點的是,1795的音質是明顯受藍牙連接方式影響的。
如果你的手機擁有LDAC,用LDAC連接的話音質是明顯比用iPhone的AAC好。
所以我個人比較推薦安卓手機用戶使用1795。
基于LDAC的條件下,我覺得1795的素質是可以達到Mojo(亮藍燈)這個級別水準的。

風格方面,熟悉老人家Oriolus產品的人應該都知道,老人家的播放器、耳塞味道都是比較突出的。
1795的宣傳頁面上寫的也是"老式聲音",給我的感覺就是1795同樣會繼承老人家既往濃郁的風格。
但是實際到手之后,我發(fā)現(xiàn)1795的調音其實非常"小清新",比之前老人家的DP100播放器這些,聲音要清淡的多。不過,突出的人聲調音,倒是一如既往的"老人家",只不過聽起來沒有那么暖厚而已。

1795共有2個平衡口規(guī)格的版本,考慮到手上現(xiàn)有的線材,我最后選擇了4.4mm平衡版。
平衡口有220mW@32Ω的推力,應付絕大多數(shù)耳塞都足夠。
但1795的信噪比只有112dB,并不高。如果你手上耳塞的靈敏度高于112dB,或者你很介意底噪,那么建議你在買1795之前最好去試聽一下再說。

1795的3.5mm單端口我就不過多評價,有平衡口,單端口我基本上是不聽的。相信大部分人也是和我一樣,畢竟不聽平衡基本等于只發(fā)揮了它一半的價值,血虧。

1795的使用體驗如何?
文章標題里我就提到,1795是"不完美"的,主要指的就是使用體驗上的一些細節(jié)。當然優(yōu)點缺點,我一并都說。

優(yōu)點:
1.連接穩(wěn)定,幾乎沒有斷連過
2.聽歌、看視頻、游戲沒有明顯延遲
3.NFC配對非???,且方便
4.可以無線充電,能邊聽邊充
5.手機端可以直接查看電量
6.麥克風設計使用,可以作為電腦、手機外置麥克風使用




缺點:
1.音量管理存在問題,手機端音量控制和1795本身的音量控制有點不同步
2.±6 dB的音量步進,還是不夠精細,會有開大一格嫌響,開小一格不夠的情況
3.開機提示"Power On"的音量大的有點嚇人,有的時候冷不丁會被嚇一跳
4.麥克風輸入電平有點低,而且好壞有點看RP,不過可以返修解決


見仁見智:
1.不同手機系統(tǒng),使用體驗差異大
2.體積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3.雙玻璃面板,比較嬌貴,不耐磕碰
4.夏天使用發(fā)熱明顯
總結:
作為一款藍牙解碼耳放1795的音質表現(xiàn)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應該是同類產品中的最優(yōu)水平。
同時配合手機,能夠低延遲的實現(xiàn)多種高品質的影音娛樂體驗,也是比較讓人滿意的。
剩下的,就是希望老人家能夠持續(xù)優(yōu)化"軟件",消除現(xiàn)有的一些控制方面的bug

下期,我們來聊聊1795D可升頻藍牙數(shù)字轉盤,Mojo真香絕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