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行明學中醫(yī)16】膀胱和足太陽膀胱經

2023-07-31 13:34 作者:行明-從行中明  | 我要投稿

大家好,這里是行明學中醫(yī),我是行明。人體的經絡巡行,按照時間氣血流注的順序,下午1點到3點的手太陽小腸經,之后是下午3點到5點申時,人體最長的一條足太陽膀胱經。小腸經從兩手小指通過手臂外側,繞過肩胛骨向上走到兩只耳朵前方。膀胱經從眼睛內側的睛明穴向上繞過頭部通過后背,經過大小腿走到足部小指外。

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膀胱上面是小腸,小腸由心臟導入熱力和動力,消化食物,五行屬性是火。膀胱藏津液,津液進入膀胱的途徑有兩個,一個是三焦油網包裹,水分會從膀胱的膜滲透進去,二是腎臟處理過的水分通過輸尿管流進去,膀胱五行屬性是水。水份在身體里會蒸餾兩次,一次在大腸,一次在膀胱。大腸蒸餾的水進入肺,再回到腎,大腸和肺五行是金,腎五行是水,是金生水。膀胱蒸餾氣化的水向上進入肝臟。膀胱五行是水,肝臟五行是木,是水生木。膀胱蒸餾進入肝臟的水分會幫助肝臟代謝,代謝廢物進入膽變成膽汁,膽汁可以進入小腸再幫助消化食物,促進脂肪的消化吸收,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食物最后沿著小腸大腸排出體外。

正常人的膀胱有400毫升左右的容量,膀胱里水蒸氣滿后有尿意,蒸汽有壓力,可以產生速度,把小便排出。如果小腸火力不足,膀胱里的水分不能氣化,冷水積累膀胱在下面,水量很少的時候就會有感覺,表現出來的就是頻尿。


下面是膀胱經的重點和常用穴位。

睛明穴,可針禁灸,所有眼睛的病可以治,日常眼睛勞累可以按揉,是上學時候做眼保健操的第一節(jié)。

攢竹穴,可針禁灸,常用在放血,釋放眼部壓力。眼睛不好有四個位置配合放血治療,第一個攢竹穴,第二個眉尾,第三個瞳子髎,也就是太陽穴,第四個耳尖,放幾滴血就可以。可以治白內障,眼睛累,眼睛痛。放血治療的原理,是把淤堵的臟血放掉,讓新血液流過來。

繞過來后面的天柱穴,可針禁灸,常用,后項強痛,脖子酸可以用。有句話是天柱傾命在旦夕,頭在全身的最上面,類比做身體的天,脖子就是支撐的天柱,從物理角度看也是血管和神經密集的地方,說明脖子位置的重要性。

下面一個安眠穴,是奇穴,常用,可針禁灸,在天柱穴外一寸半,晚上失眠睡不好可以自己緩慢的按揉。


膀胱經再往下后背部分的線路,在脊椎的兩旁,向下走有兩條,距離脊椎分別是一寸半和三寸,靠近脊椎一寸半的一排穴位在使用的時候作為主要穴位,橫向再外開一排的穴位作為輔助,從穴位的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來,內側一條經以內臟命名,外側一條經是以內臟主管的情志命名。所以遇到表現是情志的問題,也可以順著思路找到對應的內臟。

膀胱經后背的針刺是從脊椎向兩側橫向斜刺,直刺會碰到內臟,軀干部位操作有風險,請在醫(yī)師指導下操作。取穴位的時候兩邊一起用,先取健康的一側后取病的一側。

大抒穴,是骨之會,全身骨頭會在大抒穴,骨頭有病都在這里治療。也可以輔助診斷,判斷骨頭內部有沒有裂開,有骨裂按大抒穴會有壓痛感,用灸或者下針治療。如果想要加強治療效果,使用會郗治療法,郄穴是消炎麻醉穴,找斷裂的骨頭所在的那條經的郄穴。常灸身柱穴和大抒穴,可以壯骨,五臟氣亂可以取天柱穴和大抒穴。

這里插入一個小知識點。全身的骨,腎臟在管,全身骨頭有起點和終點,新骨細胞取代舊骨細胞。環(huán)跳骨髖關節(jié)是骨頭起點,四肢末梢是骨頭終點,生新的骨細胞,從起點到終點一共2年時間,每兩年換一套新骨骼。有骨病的時候從膝蓋開始痛。

風門穴,治脖子強硬,去風邪,可以用灸,或者火罐。也治褥瘡,雍疽。

肺俞穴,在肺的位置,治肺部的病,肺萎縮,憂郁癥。按壓很痛的時候,有肺癌風險。肺主皮毛,辯證在咳,用俞募治療來治內科病癥,搭配肺經中府穴,治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氣喘,肺結核,肺癌。喜能勝憂,所以要常保持心情愉悅。

肺管魄,橫向在外開一寸半,名字就叫魄戶穴,操作上就是輔助穴,以肺俞穴為主,魄戶穴來加強效果??舍樋删?。

厥陰俞,也稱心包俞,可針可灸,治心臟病。

這里旁邊的膏肓俞,不是輔助穴位,是整個膀胱經最重要穴位。膏肓穴無所不療。這個穴位不好找,只有保持抱住東西的姿勢,打開肩胛骨時才能找到。常見病癥是膏肓痛。傷到膏肓穴進行放血治療。原理是膏肓穴底下有動脈,劇烈拉扯導致血管破裂會產生淤血。膏肓穴用灸法的時候,灸完膏肓穴要灸足三里,把進入到內臟的熱氣導到腳上。

心俞穴,可針可灸,在第五椎下,左右一寸半,心臟問題按壓有痛感,加心的募穴巨闕穴,用俞募治療法。心藏神,心俞穴外一寸半的穴位就叫神堂穴,是輔助治療心臟的大穴。

督俞穴,管督脈,是諸陽之會。外一寸半是譩譆穴,治血癌,輔助督俞穴。

膈俞穴,血會膈俞穴,血病治此,貧血,淤血,內傷出血,大便小便出血。因為膈俞穴位置在心臟和肝臟之間,肝藏血,心統血。膈俞穴外一寸半是膈關穴,輔助穴位,治癥類似。

這里有一個奇穴,第八椎下,外開一寸半,叫做消渴穴,可針可灸。中醫(yī)里的消渴癥對應現在說的是糖尿病。

肝俞穴,在第九椎下外開一寸半,可針可灸,肝病治此,用俞募治療法??梢杂脕碓\斷,可以治療,也可以確定肝病有沒有好。肝藏魂,肝俞穴外一寸半叫魂門穴,輔助肝俞穴治療。

膽俞穴,治膽病,膽病有壓痛感,可用作診斷,診斷膽結石。這里有一個四花灸的治法,兩個隔俞穴加兩個膽俞穴,治肺結核。膽主管的情志是陽剛,外開一寸半叫陽剛穴,輔助膽俞穴治療。

脾俞穴,可針可灸,在第十一椎下外開一寸半,脾臟問題,四肢問題,肌肉,關節(jié),風濕都可以用。土可以治水,脾臟有問題,會出現腹部水腫,身體沉重,也可以用。脾主思,外開一寸半是意舍穴,治嘔吐,消渴,輔助脾俞穴治療。

胃俞穴,胃病治此,可以用俞募治療法,加胃經募穴中脘穴。胃是六腑,胃痛也可以用會郗治療法,加胃經的重點穴位足三里,加腑會的中脘穴,再加胃經郄穴的梁丘穴,配套使用。外開一寸半的胃倉穴,輔助胃俞穴治療。

三焦俞,三焦是全身的水道油網,用俞募治療,加三焦募穴的石門穴,治下瀝,水腫,大便帶水,吃東西不消化,肚子脹滿。外開一寸半肓門穴,輔助三焦俞治療。

腎俞,可針可灸,腎主骨,腎藏志,其華在發(fā),頭發(fā)油鮮光亮代表腎氣好,腎管耳朵,耳鳴,耳聾,聽力不好,腎也管記憶,所以和這些相關的病癥都可以用。糖尿病身體下部的癥狀,在腎上著手。腎主水,下半身積水也是腎臟問題,兩腿都積水是腎臟問題,如果腿不腫只有腳踝關節(jié)腫是心臟問題。外開一寸半是志室穴,是腎俞的輔助穴。

這邊有個奇穴,叫痞根穴,在第十三椎外三寸半,向下到第十四椎外三寸半之間,也就是膏門穴和志室穴外五分之間,是痞塊之根,腫瘤硬塊可以在這個地方從腎臟取得營養(yǎng)。用在診斷腫瘤,判斷腫瘤有沒有治好,可以下針,斷掉腫瘤的根。


第十四椎以下可以直針,治療是近取穴,也就是靠近哪個臟腑器官就治哪方面的病癥,相關的部位和癥狀有腰痛、婦科病、痔瘡、大小便。這里還有全身最小的八個穴道叫八髎穴,在督脈和小腸俞中間,也是近取穴,治腰痛,陰部病,不孕,腰以下的腳麻。具體操作請在醫(yī)師指導下進行。

這里有個常用穴位,是秩邊穴,有名的治痔瘡的穴位,加長強穴,和溫溜穴,消炎鎮(zhèn)痛止血有效。


再往下,膀胱經進入腿部。

承扶穴,在臀橫紋正中間,需要深刺。治坐骨神經痛,時間久的痔瘡,背痛,小便問題。

委中穴,常用,是膀胱經的大穴,又名血郄,是中醫(yī)解毒大穴,血里面有毒可以在這里放掉,比如艾滋,麻風病,去血毒在委中穴放血,血毒引起的皮膚病,比如牛皮癬,也在委中穴放血。委中穴也是膀胱經的合穴。所有膀胱經上的背痛,在委中穴下針,所以有句口訣叫,腰背委中求。委中穴因為汗多所以禁灸,用針刺或放血。

承筋穴,治抽筋,痙攣,腳不能動。

承山穴,常用,腳抽筋,腳后跟痛,痔瘡大量出血,用針或灸,可以再加上孔最穴,可以止血止痛,讓腳有力。

飛揚穴,膀胱經的絡穴,讓腳強壯有力,治腳無力。

昆侖穴,專治項背痛。是膀胱經的經穴,孕婦禁針,會落胎。

消積穴,是奇穴,在腳后跟上三寸,這個穴位特例位置在大筋上,針刺穿過大筋,可以診斷,身體有沒有東西累積。

仆參穴,治足跟痛,腳后跟是腎臟在管。

申脈穴,主管陽蹺脈,腳可以向外轉是陽蹺脈管,腳可以往內轉是陰蹺脈管。治癲癇,用隔姜灸,白天發(fā)病灸陽蹺脈的申脈穴,夜晚發(fā)病灸陰蹺脈的照海穴。

京門穴,是膀胱經的郄穴,治不能久立,止痛,消炎鎮(zhèn)痛。

京骨穴,是膀胱經的原穴,治膀胱經上的頭痛。

至陰穴,是膀胱經的井穴,特殊治癥是治胎位不正。


(視頻及本文內容基于倪海廈老師的人紀針灸,總結的要點筆記。)? ??

【行明學中醫(yī)16】膀胱和足太陽膀胱經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富蕴县| 南部县| 宜宾县| 无棣县| 富宁县| 当涂县| 大渡口区| 龙口市| 宁明县| 岚皋县| 香河县| 乐业县| 阿瓦提县| 隆昌县| 永寿县| 尼木县| 成都市| 普兰县| 北海市| 汉川市| 枞阳县| 呼伦贝尔市| 定襄县| 手游| 南通市| 怀宁县| 卢氏县| 离岛区| 龙川县| 洱源县| 建湖县| 汤原县| 西畴县| 额敏县| 萝北县| 涿州市| 安徽省| 朝阳区| 白朗县| 城固县| 临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