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國行第一個功課:三星堆資料查詢記錄
6月11日:
小朋友查找了《四川尋寶記》里三星堆的介紹
6月12日:媽媽整理并匯總
我們一起努力的成果,出行前完成的第一個功課……
以下來自網(wǎng)絡(luò)查詢:
三星堆古遺址位于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分布面積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范圍最大、延續(xù)時間最長、文化內(nèi)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F(xiàn)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墻和月亮灣內(nèi)城墻。三星堆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chǎn),在中國的文物群體中,屬最具歷史、科學(xué)、文化、藝術(shù)價值和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在這批古蜀秘寶中,有高2.62米的青銅大立人、有寬1.38米的青銅面具、更有高達3.95米的青銅神樹等,均堪稱獨一無二的曠世神品。而以金杖為代表的金器,以滿飾圖案的邊璋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屬前所未見的稀世之珍。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中新發(fā)現(xiàn)的6個“祭祀坑”已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3個坑中發(fā)現(xiàn)有象牙。3月21日,4號坑一根重達100多斤的象牙被完整提取。?[20]??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保存完整的東、西、南城墻和月亮灣內(nèi)城墻,但已發(fā)掘的面積只占遺址總面積的2%左右。 2021年5月28日,三星堆新發(fā)現(xiàn)6個“祭祀坑”發(fā)掘收獲頗豐,三星堆新發(fā)現(xiàn)6個“祭祀坑”已出重要文物一千余件。此外,三星堆遺址將聯(lián)合金沙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加快建設(shè)三星堆國家遺址公園。?9月9日,三星堆遺址祭祀?yún)^(qū)三號坑、四號坑再發(fā)現(xiàn)等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
四川歷史
四川歷史悠久,遠在上古時代,蠶叢*,魚鳧(fú)就開創(chuàng)了蜀地最早的國家---古蜀國;秦統(tǒng)一六國后,大量移民和文化的輸入,促進了巴蜀地區(qū)經(jīng)濟、文化的飛躍,使得這片崇山峻嶺圍繞著的大盆地方有了“天府之國”的氣象;三國時,武候諸葛亮治理西川,嚴肅法紀,使當(dāng)?shù)匕捕ǚ睒s;南宋,四川成為國家賦稅收入的主要來源地區(qū);元未明初的大動亂,掀起了“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清朝咸豐年間,四川躍居人口第一大省。
三國時期魏蜀吳疆域示意圖
“三星堆”這個名字究竟是怎么來的呢?
“堆”在四川人口語中有人工壘建的意思,三星堆可以理解為人工壘建的三座土臺。這三個黃土堆,位于東經(jīng) 104.2度,北緯31度上。它的東北方,有一道形似彎月的殘破城墻,土堆和城墻隔著馬牧河相望。于是,當(dāng)?shù)厝司徒o這個景觀起了“三星伴月”的雅稱。而“三星堆”這個名字,最早的出處已無從考證。
不過在清代的嘉慶年間,四川廣漢的縣志就記載了,當(dāng)時廣漢叫漢州,漢州八景之一,其中一景就是三星伴月堆。證明在清代的嘉慶年間的時候,已經(jīng)是有三個土堆在這了。
三星堆如何被發(fā)現(xiàn)的?
1929年春季一個傍晚,村民燕道誠和兒子燕青保,在自家門口不遠處挖水溝,為農(nóng)耕做準備。據(jù)記載,燕青保用鋤頭翻泥土?xí)r,忽然被一件硬物震得手疼,刨開一看發(fā)現(xiàn)是塊玉石器。由此,敲開了塵封3000年的“古蜀國都城遺址”的歷史大門。 1933年的發(fā)掘是三星堆遺址歷史上的第一次正式發(fā)掘 ,三星堆自1933年正式發(fā)掘開始,就引發(fā)了持續(xù)半個世紀的三星堆遺址考古熱。尤其是1986年,兩個大型祭祀坑的相繼出土,讓4000余件珍貴文物出世,震驚了全國,轟動了全世界。
三星堆總面積是多少,又包括哪些文化遺跡?
三星堆遺址位于四川廣漢南興鎮(zhèn),是一個總面積超過12平方千米的大型遺址群,包括
大型城址
、
大面積居住區(qū)
和
兩個器物坑
等文化遺跡。
三星堆文化,我們一起說一說?
三星堆遺址的年代從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xù)到商未周初,距今約?4800~?2800年,包含了三期連續(xù)發(fā)展的考古學(xué)文化:以成都平原的龍山時代至夏代遺址群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稱
“寶墩文化”
;以商代三星堆規(guī)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發(fā)達的青銅文明為代表的
二期文化
;以商末至西周早期的三星堆廢棄古城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都
“十二橋文化”。
三星堆造型奇特的青銅器的特點?
三星堆出土了大量古蜀國的青銅器、金器、玉石器等,其中最具特色的當(dāng)屬器形高大、造型生動、結(jié)構(gòu)復(fù)雜的立人像、人面像、獸面具、龍形飾、虎形器、羊樽、神壇、神樹、大陽形器、戈、環(huán)等青銅器。人頭像、人面像和人面具代表被祭祀的祖先神靈;立人像和跪坐人像則代表祭祀祈禱者主持特祭祀的人;以植物為造型特點的青銅神樹,則反映了蜀人植物崇拜的宗教意識。 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表現(xiàn)
眼睛
的文物數(shù)量繁多,特別是眼球部分,往往極度夸張,瞳孔孔呈圓柱狀向前突出,長達十幾厘米,看上去就像是外星人。此外還有數(shù)十對眼形銅飾件,包括菱形、圓泡形等,可以組裝或單獨懸掛。?古蜀人為什么如此重視刻畫眼睛?據(jù)《華陽國志》記載:“蜀侯蠶叢,共目縱,始稱王?!币虼?,他的墓葬被稱為“縱目人家”。所謂的“縱目”就是指眼睛凸起。而古蜀人在塑造神像時,便針對這個特,點進行創(chuàng)作,于是出現(xiàn)了許多將眼睛夸張造型的器物。?至今,關(guān)于三星堆的種種仍是眾說紛紜,有說法指三星堆是外星人造訪地球時建立的基地,或外星人曾輔助先民,在這里建成了一個泱泱大國;縱目人是外星人佩帶的全天候望遠鏡,或是無線電的發(fā)射天線;?立人像是外星人為我們塑造的王權(quán)象征……這些有趣的假設(shè)都有待后人去考察和驗證。
三星堆文物知多少?
1?青銅大立人像
二號祭祀坑中出土的青銅大立人像,高達2.62米,重約180千克,頭戴獸面形高冠,身著三層衣服,最外層的衣服形似燕尾服,兩臂平抬,兩手呈持物獻祭狀。 2?獸面具
獸面具寬138厘米,重約80千克,造型極其夸張,方形的臉看起來似人非人,似獸非獸,大耳高聳,眼球向外突出,面容十分猙獰怪誕,可謂青銅藝術(shù)中的極品。 3?金面青銅人頭像
金面青銅人頭像,高鼻深眉、闊嘴大耳,耳朵上竟還有穿孔的痕跡。 4?青銅神樹
青銅神樹高384厘米,樹分九枝,枝上立鳥棲息,枝下碩果勾垂,一條龍攀援樹干而下,形態(tài)十分生動。上面掛著許許多多飛鳥走獸,據(jù)材料表明,這顆神樹是在古代巫師們用來祭祀的器皿。具推斷可能為古神話傳說中扶桑樹。
在四川民間傳說中,蜀人的祖先稱作“蠶叢”和“魚鳧”,這兩人中,蠶叢有一目三瞳,而魚鳧本是一只捕魚的水鳥,他們?nèi)慷际怯袛?shù)百歲的年齡,神話不死之身,之后他們變成了神話中,蜀人的祖先,部落的圖騰,盡管是傳說,但至今為止在溫江縣一代,仍是關(guān)于他們的故事和遺跡。而唐代詩人李白的
《蜀道難》
,也證實了這一點。
在這首詩中,李白形容其為“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證實古蜀人生活淳樸,世世代代以農(nóng)桑為生,蠶叢教人養(yǎng)蠶,魚鳧教人捕魚。在甲骨文中,古人寫字,都以形體相似為重,不論是甲骨文中的蠶或是蜀,上面全部都是有一個大大的眼睛形狀,看起來就仿佛人眼一樣。
蜀道難①
噫吁嚱②,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③,開國何茫然④! 爾來四萬八千歲⑤,不與秦塞通人煙⑥。 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⑦,可以橫絕峨眉巔⑧。 地崩山摧壯士死⑨,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⑩。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
《蜀道難》
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代表詩作。此詩襲用樂府舊題,以浪漫主義的手法,展開豐富的想象,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蜀道崢嶸、突兀、強悍、崎嶇等奇麗驚險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氣勢,借以歌詠蜀地山川的壯秀,顯示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zhì)和熱愛自然的感情。全詩二百九十四字,采用律體與散文間雜,文句參差,筆意縱橫,豪放灑脫,感情強烈,一唱三嘆。詩中諸多畫面此隱彼現(xiàn),無論是山之高、水之急、絕壁之險,還是河山之改觀、林木之荒寂,皆有逼人之勢,氣象宏偉,境界闊大,集中體現(xiàn)了李白詩歌的藝術(shù)特色和創(chuàng)作個性,深受學(xué)者好評。
詞句注釋
①蜀道難:南朝樂府舊題,屬《相和歌·瑟調(diào)曲》。
②噫(yī)吁(xū)嚱(xī):驚嘆聲,蜀地方言,表示驚訝的聲音。宋庠《宋景文公筆記》卷上:“蜀人見物驚異,輒曰‘噫吁嚱’?!?/p>
③蠶叢及魚鳧(fú):蠶叢、魚鳧,傳說中古蜀國兩位國王的名字。
④何茫然:指古史傳說悠遠難詳,不知道。何,多么。茫然,渺茫,完全不知道的樣子。據(jù)西漢揚雄《蜀本王紀》記載:“蜀王之先,名蠶叢、柏灌、魚鳧,蒲澤、開明?!瓘拈_明上至蠶叢,積三萬四千歲。”
⑤爾來:從那時以來。四萬八千歲:極言時間之漫長,夸張而大約言之。
⑥秦塞(sài):秦的關(guān)塞,指秦地。秦地四周有山川險阻,故稱“四塞之地”。通人煙:人員往來。
⑦西當(dāng):西對。當(dāng),在;一說對著,向著。太白:秦嶺峰名,又名太乙山,在長安西(今陜西眉縣、太白縣一帶)。鳥道:指連綿高山間的低缺處,只有鳥能飛過,人跡所不能至。
⑧橫絕:橫越。峨眉:山名,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巔,頂峰,一作“顛”。
⑨“地崩”句:《華陽國志·蜀志》:相傳秦惠王想征服蜀國,知道蜀王好色,答應(yīng)送給他五個美女。蜀王派五位壯士去接人?;氐借麂ń袼拇▌﹂w之南)的時候,看見一條大蛇進入穴中,一位壯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來相助,用力往外拽。不多時,山崩地裂,壯士和美女都被壓死。山分為五嶺,入蜀之路遂通。這便是有名的“五丁開山”的故事。摧:倒塌。
⑩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石棧(zhàn):棧道。相:一作“方”。
?六龍回日之高標:一作“橫河斷海之浮云”。六龍回日,《淮南子》注云:“日乘車,駕以六龍。羲和御之。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淵,羲和至此而回六螭?!币馑季褪莻髡f中的羲和駕駛著六龍之車(即太陽)到此處便迫近虞淵(傳說中的日落處)。高標,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標識的最高峰。標,標尺,標志。
?沖波:水流沖擊騰起的波浪,這里指激流。逆折:水流回旋。回川:有漩渦的河流。
?黃鶴:即黃鵠(hú),善飛的大鳥。尚:尚且。得:能。
?猿猱(náo):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類。援:一作“緣”。
?青泥:青泥嶺,在今甘肅徽縣南,陜西略陽縣北。《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二:“青泥嶺,在縣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東,即今通路也。懸崖萬仞,山多云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青泥嶺?!北P盤:曲折回旋的樣子。
?百步九折:百步之內(nèi)拐九道彎??M(yíng):盤繞。巖巒:山峰。
?捫(mén):用手摸。歷:經(jīng)過。參(shēn)、井:都是古代天文學(xué)上的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別指配于地上的州國,叫做“分野”,以便通過觀察天象來占卜地上所配州國的吉兇。參星為蜀之分野,井星為秦之分野。脅息:屏氣不敢呼吸。
?膺(yīng):胸。坐:徒,空。
?問君:一作“征人”。君,入蜀的友人。時:一作“當(dāng)”。
?畏途:可怕的路途。巉(chán)巖:險惡陡峭的山壁。
?但見:只聽見。號(háo)古木:在古樹木中大聲啼鳴。古,一作“枯”。
?從:跟隨。
?“又聞”二句:一本斷為“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子規(guī),即杜鵑鳥,蜀地最多,鳴聲悲哀,若云“不如歸去”。《蜀記》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號曰望帝。宇死,俗說杜宇化為子規(guī)。子規(guī),鳥名也。蜀人聞子規(guī)鳴,皆曰望帝也。”
?凋朱顏:紅顏帶憂色,如花凋謝。凋,使動用法,使……凋謝,這里指臉色由紅潤變成鐵青。
?去天不盈尺:一作“入煙幾千尺”。去,距離。盈,滿。
?飛湍(tuān):飛奔而下的急流。喧豗(huī):喧鬧聲,這里指急流和瀑布發(fā)出的巨大響聲。
?砯(pīng)崖:水撞石之聲。砯,水沖擊石壁發(fā)出的響聲,這里作動詞用,沖擊的意思。轉(zhuǎn):使?jié)L動。壑(hè):山谷。
?如此:一作“若此”。
?嗟(jiē):感嘆聲。爾:你。胡為:為什么。來:指入蜀。
?劍閣:又名劍門關(guān),在四川劍閣縣北,是大、小劍山之間的一條棧道,長約三十余里。崢嶸、崔嵬(wéi):都是形容山勢高大雄峻的樣子。
?“一夫”兩句:《文選》卷四左思《蜀都賦》:“一人守隘,萬夫莫向”?!段倪x》卷五十六張載《劍閣銘》:“一人荷戟,萬夫趦趄。形勝之地,匪親勿居?!币环?,一人。當(dāng)關(guān),守關(guān)。萬夫,一作“萬人”。莫開,不能打開。
?所守:指把守關(guān)口的人?;蚍耍╢ěi)親:倘若不是可信賴的人?;?,倘若。匪,非,不是。親,一作“人”。
?朝(zhāo):早上。
?吮(shǔn)血(xuè):吸血。
?錦城:錦官城,即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古代以產(chǎn)錦聞名,朝廷曾經(jīng)設(shè)官于此,專收錦織品,故稱錦城或錦官城。《元和郡縣志》卷三十一劍南道成都府成都縣:“錦城在縣南十里,故錦官城也。”
?長咨(zī)嗟:一作“令人嗟”。咨嗟,嘆息。
白話譯文
唉呀呀,多么高峻多么偉岸!蜀道真太難攀簡直難于上青天。 傳說中蠶叢和魚鳧建立了蜀國,開國的年代實在久遠無法詳談。 自從那時至今約有四萬八千年,秦蜀被秦嶺所阻從不溝通往返。 西邊太白山有飛鳥能過的小道。從那小路走可橫渡峨嵋山頂端。 山崩地裂蜀國五壯士被壓死了,兩地才有天梯棧道開始相通連。 上有擋住太陽神六龍車的山巔,下有激浪排空紆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飛的黃鶴尚且無法飛過,即使猢猻要想翻過也愁于攀援。 青泥嶺多么曲折繞著山巒盤旋,百步之內(nèi)縈繞巖巒轉(zhuǎn)九個彎彎。 可以摸到參井星叫人仰首屏息,用手撫胸驚恐不已徒勞地長嘆。 好朋友呵請問你西游何時回還?可怕的巖山棧道實在難以登攀! 只見那悲鳥在古樹上哀鳴啼叫,雄雌相隨飛翔在原始森林之間。 月夜聽到的是杜鵑悲慘的啼聲,令人愁思綿綿呵這荒蕩的空山! 蜀道真難走呵簡直難于上青天,叫人聽到這些怎么不臉色突變? 山峰座座相連離天還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掛倚貼在絕壁之間。 漩渦飛轉(zhuǎn)瀑布飛瀉爭相喧鬧著;水石相擊轉(zhuǎn)動像萬壑鳴雷一般。 那去處惡劣艱險到了這種地步;唉呀呀你這個遠方而來的客人,為了什么要來到這個險要地方? 劍閣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軍萬馬難攻占。 駐守的官員若不是皇家的近親;難免要變?yōu)椴蚶蔷岽藶榉窃旆础? 清晨你要提心吊膽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覺防范長蛇的災(zāi)難。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獸殺人如麻即令你膽寒。 錦官城雖然說是個快樂的所在,如此險惡還不如早早地把家還。 蜀道太難走呵簡直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與長嘆!
幸運出行前剛好有三星堆的展覽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