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日益,為道日損(1/1)
朋友,你好!
很開心B站有這樣一個平臺,可以讓我們分享這些對于“讓自己更加快樂”有益的內(nèi)容!
這一系列的文章都根源于哈佛大學在2010年前后(推測)完整錄制并且公開全網(wǎng)的一個課程——心理學1504,積極心理學。也被大家親切稱為“幸福公開課”。搜索“積極心理學 哈佛”就可以輕松找到這個課程,包括B站也有資源,原視頻有,解讀這個課程的視頻也有。
哈佛大學最早是在2002年開設了該課程,第一年只有6個學生,第二年300+,第三年以850名學生的體量成為那年哈佛最大的課堂。網(wǎng)上的視頻是第四次開課時錄制的,因為課上提到了奧巴馬,因此我們推測了上述的“2010年”這個時間。我們把這個極好但是很長的課程進行了整理,希望能夠像教這個課的塔爾老師所說的那樣,“搭建象牙塔和大眾之間的橋梁”,讓好用的知識造福我們。
簡言之:“讓我們更加快樂”。
好,那么就讓我們開始哈佛這個“幸福公開課”的體驗之旅吧!
標題是來自《老子》的一句話,(1/1)表示從第一課中整理的第一部分。而這句話在第一課里也被引用了,為了說明一個人的觀念想法決定了信息的解讀方式,進而決定了快樂或者不快樂的體驗。
我們具體來看。這句話字面上的意思是學習每天都在學更多的知識,也就是做加法;為道每天都在去掉不屬于道的東西,也就是做減法。塔爾老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關(guān)于《大衛(wèi)》雕像的?!洞笮l(wèi)》是米開朗基羅的傳世之作。有記者采訪米,“你是怎么做到的?”,回答:“我去采石場,看到一塊巨大的巖石,在這塊巖石里面我看到了“大衛(wèi)”,我所做的只是把多余的不屬于“大衛(wèi)”的石頭去掉而已”。這很好地詮釋了“為道日損”這四個字。梭羅也說過:“做減法比做加法讓靈魂成長地更快。”?
如果說知識是信息(inforamtion),那么道則是關(guān)乎轉(zhuǎn)化(transformation)。進一步地,塔爾老師解釋道,傳統(tǒng)的學習可以假設自己是一個容器,學習的過程就像往里面裝東西,裝得越滿學得越多,裝到某一個標準線就可以畢業(yè)。但是對于想法和觀念,則在于自己如何解讀信息。他舉例子說:假設某人參加比賽,希望得前三,最后是第八。一種解讀是我好失敗,失去斗志,放棄;另一種解讀是肯定還有哪里可以改進,變成動力,進而找到方向,變得更好。第二種思維就是一種轉(zhuǎn)化的思維,把未完成的目標轉(zhuǎn)化為自己提升的動力。
在這里,塔爾老師提出了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快樂形狀的容器。培養(yǎng)自己成為一個能夠積極思考的人,就是塑造(轉(zhuǎn)化)自己成為一個快樂形狀的容器。塑造這個容器本身,這比向這個容器里面裝知識更加重要。換言之:解讀信息比信息本身更加重要。
這也是整個課程的一個核心,將自己轉(zhuǎn)化為對于信息能夠積極解讀,積極應對的“快樂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