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室溫超導的都是韭菜嗎?

這兩天,所有人都在說室溫超導的事情。
哪怕是我以前只討論游戲的群,最近都在進行激烈辯論:真要成了,會不會引發(fā)第四次工業(yè)革命。
最早是韓國的科研團隊,在預印本網(wǎng)站arXiv發(fā)布論文,聲稱合成了全球首個室溫常壓超導體,臨界溫度為127℃。

光論文還不夠,為了證明自己“有圖有真相”,他們還上傳了一段視頻,視頻里材料懸浮了起來,可以看做超導的一種表現(xiàn)。

所謂的超導,指電流可以在這種材料中零電阻通過,中間沒折損,電阻為0。
但這么一個好東西,想要實現(xiàn)卻不太容易,在此之前的超導材料,都需要在低溫的環(huán)境,所以沒法普及使用。
如果能在室溫下實現(xiàn)超導,那么就可以大幅提高電能的利用效率,為人類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真要給搞出來了,別說諾貝爾獎級別了,直接是人類文明級別的成就。
所以文章出來后,一片嘩然,絕大部分人都表示難以置信。

外國網(wǎng)友也說,如果是真的,那就是核彈級消息。

網(wǎng)友不相信是小事,關鍵很多科學家們也不信。
咱們國家的專家也說,韓國團隊所展示的并非超導現(xiàn)象,而是超導假象。

所以到底能不能實現(xiàn),還得看世界上那些主要科學機構能不能開展復現(xiàn)工作。
雖然韓國科學家公布了成分和制備方法,但大家的工作進展還是不怎么順利。

國外網(wǎng)友Andrew McCalip在直播平臺直播實驗,自然是沒搞定。

印度科研團隊也復現(xiàn)失敗了,已經(jīng)聯(lián)絡韓國團隊,希望得到進一步支持。

看著大家的實驗相繼失敗,有網(wǎng)友吐槽說這個方法過于簡陋,離譜程度不亞于徒手搓仙丹。不是韓國人吹牛,就是他們很可能私藏了部分核心工藝。
為了一探究竟,有個在韓國的UP主去了傳說中的“研究中心”,畫風多少有點抽象了,怎么看怎么不像是一個能研制出劃時代科技的地方。

漸漸地,“狼來了”的質疑音也越來越大。
就在8月1日,事情突然有了轉機。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宣布,在超級計算機的模擬下,其結果和韓國團隊公布的實驗結果僅相差1%,算出了這實驗理論上沒問題。
B站UP主關山口男子技師發(fā)布視頻,并配文:
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院博士后武浩、博士生楊麗,在常海欣教授的指導下,成功首次驗證合成了可以磁懸浮的LK-99晶體,該晶體懸浮的角度比Sukbae Lee等人獲得的樣品磁懸浮角度更大,有望實現(xiàn)真正意義的無接觸超導磁懸浮。
再一次轟動了世界。

俄羅斯科學家Iris Alexandra也不甘示弱,他在推特上宣布,已經(jīng)成功制備出了具備常溫抗磁性的LK-99晶體。
一瞬間美股超導概念股暴漲,盤前一度漲超140%,最后收盤也漲了60%以上。


所以,是不是室溫超導真的有戲了?
其實并不是。
一方面,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工作室的驗證算不上是論文,而是一篇上傳到預印本平臺arxiv的個人手稿。在它經(jīng)歷同行評議正式發(fā)表前,其實并不“權威”。更別說這只是理論計算,從理論到實驗還有巨大的路要走。
另一方面,無論中美俄實驗室展現(xiàn)的結果,都和驗證這材料室溫超導還有巨大的距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和印度CSIR-國家物理實驗室分別發(fā)表的論文顯示,韓國的LK-99室溫超導并沒有復現(xiàn),結果并未確認在室溫下存在大量的超導性。
所以今早也有不少業(yè)內人士出來質疑,說現(xiàn)在就說超導了,有資本市場炒熱度之嫌。字里行間攻擊性拉滿:

具體可以看這篇:(鏈接:https://magshadow.github.io/posts/comment_on_sc/)
以至于現(xiàn)在都有媒體標題都叫:《室溫超導:民科狂歡,巨擘墳場?》了。

簡單來說,從理論角度來說,室溫超導是可行的。但至少從現(xiàn)在的技術層面來說,短期內實現(xiàn)的可能性不高。
但甭管能不能實現(xiàn)吧,我看大家投資的熱情倒是一點也沒減少。
我一直懷疑資本想把我當韭菜,但我沒有證據(jù)。
前面才說完超導的事情,現(xiàn)在又冒出來個消息,說美國頂級癌癥研究機構表示:研發(fā)出了一款能殺死所有實體癌癥的藥物。

具體療效怎么樣什么時候普及也難說,唯一可以確認的就是消息一出,資本又要拉升生命科學相關的板塊了。
就和現(xiàn)在大家炒的超導板塊差不多。
雖然在科研上確實有一定的真實性,但它的火熱,和資本想炒這塊,肯定也脫不開關系。

這種事情多來幾次,大家也都悟了。
每一個熱門話就和游戲里強勢的版本英雄似的,一出來都被吹得神乎其神,被炒熱。
然后股票暴漲,不明真相的韭菜們就開始接盤,等接完盤以后再給你跌到媽都不認識。
已經(jīng)有很多個熱門話題,都是這個狀態(tài)了。


話是怎么說沒錯,但我覺得還是沒必要對科技的發(fā)展那么悲觀。
雖然我們無法判斷室溫超導能否實現(xiàn)以及什么時候實現(xiàn)。但如果這種材料真的大規(guī)模生產(chǎn)出來了,那確實將完全改變我們的世界。
先是生產(chǎn)上,我們現(xiàn)在說到底還是個電氣時代,生活處處需要用電,而電的傳輸會有電阻,一直以來都是讓科學家們頭疼的問題。
等都換上了超導材料,不僅發(fā)電機體積小不發(fā)熱,電動機也能產(chǎn)生更高的效率,減少能源的流失,整個電能的產(chǎn)生和利用效率會提升。
對于長距離運輸?shù)碾娔軄碚f節(jié)約的不是一點半點。不過,這也意味著現(xiàn)在的現(xiàn)在的電纜體系可能都要換一遍了。
有網(wǎng)友玩梗說,因為換電纜要招標,所以這波是利好茅臺。

分析師郭明錤在推上說,常溫常壓超導體的商業(yè)化尚無時間表,但是未來它將對消費電子領域的產(chǎn)品設計產(chǎn)生顛覆性影響,即便小如iPhone的裝置都能擁有匹敵量子計算機的運算能力。

超導的實現(xiàn)必定帶來電子元件的巨大進步。
很多只存在于科幻作品礙于技術無法實現(xiàn)的“黑科技”說不定真的會變成現(xiàn)實。
超導能有效降低云計算的耗電量,以及人工智能的算力成本,那么到時候整出個超導云計算和超導人工智能,也不是不可能。
我想到時候,或許只存在于《刀劍神域》或者《頭號玩家》里的次世代VR,也不是沒可能復現(xiàn)出來的。
所謂的元宇宙再也不是資本割韭菜的空談,而是真正能普及的實用產(chǎn)品。
對普通人的衣食住行來說,意義就更重大了。
到時候人人都有超導手機,不僅性能吊打現(xiàn)在的一切超級計算機,可能一輩子只要充兩次電。
人人都有超導汽車,磁懸浮列車說不定早都過時了,再也不用擔心石油資源的枯竭,也不怕買了個“電動爹”鬧脾氣,油門一踩直接飛著就出門了。
擁有超導AI的超導機器人,說不定能幫我們把很多生活中的無聊瑣事和繁雜工作都包辦了。
更大膽一點,人類無法阻止肉體的老去,但要是超導生產(chǎn)出的人造器官能代替那些我們已經(jīng)失去機能的器官,是不是某種程度上人類也就實現(xiàn)了“永生”?
縱觀人類的歷史,很多不平等都是由于資源的有限造成的。
要是由超導帶動的科技發(fā)展真的可以帶動生產(chǎn)里的極大發(fā)展,我們僅僅只需要投入一點點的資源就能產(chǎn)生巨大的收獲。
我們的世界,會瞬間從如今的存量時代,進入超級加倍的增量時代。
那一刻所謂的內卷都變得可笑了,畢竟資源你怎么卷都卷不完,自然也沒有了卷的必要。
那未來的世界,是不是真的會變成烏托邦一樣美好?
還是說會變成“賽博朋克”世界里高科技低生活的窘境,現(xiàn)在的我們自然不得而知。
但不可否認的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既不是善,也不是惡,而是秩序和科技的發(fā)展。是那些你看不到的科學工作者和你看不上的程序員讓我們過上越來越方便,富足的生活。
一個事實是,我之所以想多活幾年,最好活個上百歲,就是想看看七八十年后,人類文明可以進展到什么地步。
我們處于人類文明發(fā)展最迅猛的科技爆炸時代,和古代那種螺旋的循環(huán)不同,我們這個時代的每一個明天都是值得期待的,值得努力奮斗,為之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