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me GT Neo3對比紅米K50:2K對150W,誰會更強?
眾所周知,如今市場中誕生了非常多主打性價比的品牌,例如iQOO Neo、紅米、realme等,而且這些品牌的機型誕生之后直接讓用戶獲得了驚喜。
尤其是realme和紅米手機,這幾年之間的競爭更是非常的夸張,無論是中端市場還是在千元市場,兩家之間的產(chǎn)品一直都在較勁,并且讓用戶的選擇產(chǎn)生了糾結。
而且,紅米K50正式發(fā)布之后,帶來了極致性價比,同時,realme GT Neo3也已經(jīng)正式發(fā)布,并且也是帶來了不錯的價格和參數(shù)。
那么,當兩款產(chǎn)品碰撞到一起之后,真的要好好進行對比了,所以,到底誰會更強,真的都在參數(shù)中了。
外觀設計的區(qū)別:
雖然realme GT Neo3和紅米K50都采用了正面挖孔屏設計,但是在機身背部設計上,還是有著明顯的不同。
其中,realme GT Neo3的勒芒配色以賽道雙條紋為靈感,采用了獨特的藍紫變色涂裝工藝,致敬經(jīng)典的跑車設計,還有5重微米級油墨轉移工藝,從而實現(xiàn)雙條紋與AG玻璃工藝融合。
以及鏡頭部分采用的是大主攝鏡頭,然后下邊是兩顆輔助鏡頭為主打,配合上出色的顏值,辨識度還是蠻高的。
而紅米K50的墨羽配色的想法來源于千錘百煉的大馬士革鋼刀,整個機身呈現(xiàn)出一種刀影的既視感。同時,鏡頭部分有一個階梯設計,第二級臺階上有閃光燈和寫著48MP OIS,然后是一個大圓里面包裹著三個攝像頭,整體的元素說不上多,顯得比較有秩序感。
屏幕的區(qū)別:
realme GT Neo3正面采用的是6.7英寸120Hz類鉆排柔性直屏,全新COP工藝,是“realme 史上最窄邊框和下巴”,并且支持10.7億色原彩顯示、DC調光、1000Hz觸控采樣率。
紅米K50則是擁有3200×1400的分辨率、120Hz的刷新率,PPI更是達到了526,同時還擁有環(huán)境色溫、DC防頻閃調光、1.6萬級自動亮度調整,并且支持HDR10+、Dolby Vision杜比視界、出廠原色屏等。
只是看屏幕的話,紅米K50的優(yōu)勢更大一些,這也是其主打方向之一,很難被友商給超越。
續(xù)航方面的區(qū)別:
realme GT Neo3內置2180毫安雙電芯電池,等效4360毫安額定值,宣稱4500毫安典型值容量,同時全球首發(fā)150W超級快充,最快5分鐘充電50%、15分鐘完全充電100%。
并且擁有獨立充電控制芯片,以及經(jīng)過了德國萊茵41項標準安全測試,擁有38重安全防護保障等,以及重188g,厚8.2mm。
紅米K50擁有5500mAh超大電池、67W快充,而且單電芯的好處顯而易見,更安全、電池更薄、充電發(fā)熱更低,還能避免電芯損耗。
同時有數(shù)據(jù)顯示,從5%電量開始充電,20分鐘就充至53%,90%之后進入保護充電模式,速度明顯放緩,總共用時58分鐘充滿,以及重201g,厚8.48mm。
核心配置的區(qū)別:
realme GT Neo3搭載了天璣8100處理器,支持LPDDR5、USF3.1以及總散熱面積達39606mm2,配備同級最大鋼化VC液冷散熱,高達4129mm2,并且擁有9層散熱結構和全新的獨顯芯片。
紅米K50也是搭載天璣8100+滿血版LPDDR5內存+升級版UFS 3.1高速閃存,散熱面積也不小,采用了3950平方毫米VC液冷立體散熱系統(tǒng)、7層石墨和銅箔等導熱材料加持。
遺憾的是,紅米K50沒有配備游戲專屬的一些技術,或許這也是電競版存在的意義。
拍照和功能上的區(qū)別:
realme GT Neo3后置采用5000萬像素1/1.56英寸的索尼IMX766傳感器(支持OIS+EIS雙重防抖),輔以8MP超廣角+2MP微距(GC02M1),并升級影像算法改善夜景效果,搭配夜隼AI引擎夜景成像速度提升62%(暗光對焦速度提升94%)。同時前置攝像頭為1600萬像素的IMX471傳感器。
紅米K50后置三攝方案為4800萬的主攝鏡頭(索尼IMX582傳感器)+800萬119°超廣角鏡頭+200萬微距鏡頭,并且首次使用上了OIS光學防抖。同時前置2000萬鏡頭IMX596傳感器。
至于功能方面,大多數(shù)都差不多,例如NFC、雙揚聲器等,只不過紅米K50支持紅外遙控成為了一個優(yōu)勢。
寫在最后
經(jīng)過以上的對比,可以看出realme GT Neo3和紅米K50之間的差距還是蠻明顯的,同時都有各自的優(yōu)勢。所以,你們認為誰更強一些?歡迎留言、點贊、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