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尋茶記:深山有高人,3杯茶回甘至今

為覓一杯世外野茶,大清早我便冒著蒙蒙細(xì)雨開啟了尋茶之旅。
車蜿蜒而行,從山腳開到了山谷,恰似踏入世外桃源。
遠(yuǎn)處群山連綿,云霧繚繞,植被郁郁蔥蔥,在細(xì)雨的籠罩下顯得格外油亮。
我們沿著山路向上行駛了兩個多小時,方到村子的盡頭。離目的地還有一段距離,已無大路,接下來要步行了。
山路崎嶇,景色宜人。四面八方匯聚來的山泉水暢快地流淌,形成了一條溪流。水特別清澈,水底的石頭都白得發(fā)亮。我情不自禁掬起一捧水,感受這一山一溪的寧靜與淡泊。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古人說得一點兒都沒錯,一只鳥兒“嚶嚶”一聲,另一只鳥兒也來應(yīng)和。聲音都婉轉(zhuǎn)悠揚,頗為空靈。它們是在對歌嗎?雖然我們不通鳥語,但也能體會其中的喜悅和歡快。
穿過一條古道小路,見到兩塊傾斜的巨石。真是別有洞天??!
石頭旁生長著兩棵野生茶樹。
一棵枝繁葉茂,樹梢處還冒出幾個小芽頭,鮮綠油亮。哦,它尚處在盛年時期。
另一棵快枯萎了,枝條錯亂,零零星星掛著幾片樹葉,跟蒼翠的山景格格不入,好似垂垂老矣。這不正是無常的一現(xiàn)嗎?
穿過巨石縫,一條布滿青苔的古老石階彎彎曲曲延伸著,這是前輩們鑿出的路。
沿著小路往上沒走多久,一片茶樹和不知名的樹木錯綜復(fù)雜地交錯在一起。我像發(fā)現(xiàn)寶藏一樣,沉浸在這片野生茶園里,來回穿梭。
回去的路上,我打聽到了這片茶園的主人,隨之拜訪了主人的茶廠——就在半山腰上。
說是茶廠,倒不如說是簡陋的作坊。二百多平的地方,除了長長的萎凋槽,還有兩臺烘干機(jī)。里屋用木頭隔出了兩個單間,一間是發(fā)酵房,另一間開著空調(diào)晾著白茶。一個角落里還擺放了一臺殺青機(jī)。廠房深處,一位身材佝僂但精神抖擻的中年男子迎面走來。詢問得知,他正是這個茶廠的主人。
得知我來此尋野生茶,他熱情地邀請我品嘗他剛做的新茶。
入座后,我注意到他那雙粗糙的大手,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厚黃的老繭,有的手指甚至都伸不直了。這雙手揉捻了多少茶葉?。?/p>
新茶開湯后,嫩黃透亮,香氣四溢,入口甘甜厚實,回味悠長,我不知不覺飲了三杯。
主人讓我找找這款茶的缺陷和問題所在。我細(xì)細(xì)體會,舌前僅有點澀味沒化開。能喝到這樣高品質(zhì)的茶,更多的是陶醉與欣喜??!何談問題所在?
他隨之給我詳說了這款茶的原料,采摘時的天氣,工藝流程等情況,制作過程中有個細(xì)節(jié)沒做好,才出現(xiàn)一點澀味沒有轉(zhuǎn)化。
交談中,我充分感受到了他制茶的敬業(yè)、專注、凝神、用心,匠人精神入木三分。
對他來說,做茶就像制作工巧的藝術(shù)精品一樣,不僅苦心鉆研,還得細(xì)致入微,真是令人佩服。
美好的時光總是一晃而過。不知不覺,暮色降臨。
臨行前,好客的主人裝了一大袋茶葉讓我?guī)Щ厝ヂ疯b。
他在我肩膀上連拍了兩下,語重心長地說:“小兄弟,要多學(xué)多品,沒有辛勤的付出,哪來豐厚的回報?喝到一杯好茶,也需要因緣和合呀!”
可不是嗎?世間萬法皆因緣和合而生,因緣離散而滅,如夢幻泡影一般,終歸不過是成、住、壞、空四字。我來,與我去,亦是因緣。好在,我與茶廠的主人,結(jié)了善緣而去。
揮手告別后,我的心中仍在回甘。
撰稿:行茶
編輯:薩依/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