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萬輛整車下線,上海超級工廠的“中國速度”
9月7日,日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第200萬輛整車下線,再次刷新紀錄:第一次完成“100萬輛”的目標,上海工廠用了33個月;而這次從“100萬”到“200萬”,只用了13個月。?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中國的批發(fā)銷量為46. 4萬輛。這就意味著,特斯拉上半年全球交付的88.9萬輛電動車中,超過50%都來自上海超級工廠。

上海超級工廠的“中國速度”
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破土動工,同年12月30日就完成了Model 3的首批交付?!爱斈觊_工、當年投產、當年交付”至今都是行業(yè)內堪稱“傳奇”的存在。
如今,不到4年時間生產200萬輛整車,毫無疑問上海超級工廠已經成為特斯拉有史以來效率最高的超級工廠。

上海超級工廠也是特斯拉全球出口中心名副其實的“C位”。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交付量達46. 4萬輛。這就意味著,在特斯拉上半年全球交付的88.9萬輛電動車中,超過50%都來自上海超級工廠。
科技推動行業(yè)加速前進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能一次又一次刷新紀錄,其創(chuàng)新性的設計以及先進的生產工藝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顛覆了很多傳統(tǒng)車企的固有經驗:
空間布局上,通過采用直線型和雙層廠房設計,車身配件在工廠內運輸不僅有橫向移動,還有垂直縱向運輸,極大程度地提高了空間使用率,成功做到“空間要產能”。
自動化率達到95%。對普通車企來說,90%的自動化率已經非常優(yōu)秀了,然而在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自動化率已達到95%以上。在自動化生產線的助力下,以往數千人才能完成的傳統(tǒng)生產線工作,如今只需要幾十人即可完成。

特斯拉獨特的Warehouse On Wheels(輪子上的倉庫)物流系統(tǒng),還通過流動的集裝箱倉庫省卻了幾乎所有的倉儲面積,使工廠不僅做到了占地面積最小,運營成本還能做到最低。
采用一體壓鑄工藝。為了簡化Model Y車型后底板在焊接流程中的連接工藝,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應用了6000噸級的壓鑄機,將原本需要70多個零件焊接件組成的后底板一次壓鑄成型,大幅縮短了生產時間。
如馬斯克所說, “上海超級工廠很難被超越”?,在實現極致效率的同時,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不僅引領著電動車生產制造技術加速發(fā)展,也帶動了上海和周邊產業(yè)鏈的升級創(chuàng)新。

比亞迪VS特斯拉競爭加劇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第2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下線,也意味著特斯拉和比亞迪的新一輪產量之爭已經打響。
8月9日,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正式下線,成為了全球首家達成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里程碑的汽車品牌。而今年3月,特斯拉全球累計下線整車已達400萬輛。這也意味著,特斯拉目前距離500萬這一成就的達成也只差“臨門一腳”,雙方的銷量之爭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誰能率先實現1000萬輛的銷量仍是未知之數。

除了產量和銷量之外,比亞迪和特斯拉也開始在利潤率上“掰起了手腕”。比亞迪2023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2601.24億元,同比增長72.72%,實現凈利潤109.54億元,同比增長204.68%,營收和凈利潤雙雙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其中,比亞迪二季度毛利率達18.7%,已經超越了特斯拉,后者為18.2%。
從整體業(yè)績來看,目前仍是特斯拉大幅領先,不過其凈利潤出現了小幅下滑。2023年上半年,特斯拉實現營收482.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25億元),同比增長35%,實現凈利潤52.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81億元),同比下滑6.5%。
站在上海超級工廠200萬輛整車下線的新起點,特斯拉和比亞迪的全方位競爭已然打響,這背后也是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激烈競爭。近期深藍汽車CEO鄧承浩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3至5年汽車產業(yè)會非?!熬怼?,燃油車與新能源車、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傳統(tǒng)車企與新勢力的爭斗將持續(xù)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