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集全】《漢字宮》全套

漢字并不難,字理是關(guān)鍵,
先認象形字,再學(xué)串和聯(lián),
象形字似針,形意字似線,
形意加讀音,字字記心間。
【來也明白,去也明白】
理字雙變法:古代先賢用鳥爪造字,日月山川皆是符號,古人再符號的基礎(chǔ)上加上了古人自己的理解出現(xiàn)了現(xiàn)在的象形文字,此章節(jié)目的是理解象形字的理念,理解了字形再理解讀音,便能明白古代先賢造這個字的基本意思,以后再看到相似的字形后就能明白。

日出時太陽的形狀被古時人類先賢所記錄,后來日字逐漸演變稱為現(xiàn)在的“日”。

天黑了之后月亮升起,古人把月亮缺失的樣子理解成“月”的形象。

每天早上太陽從天邊升起,把光與熱傳播到世界,再到西邊慢慢落下。
古人就把這一段從日出到日落的時間,叫做【一日】,所以這個“日”字既表示太陽,也表示時間。
古人把半月表示為月亮,應(yīng)為大多數(shù)時間古人看月亮是半圓形,另一個意思就是區(qū)別【日與月】,古人發(fā)現(xiàn)月亮從半圓到整圓,又到半圓,再到月牙,這樣圓缺一次,大約30天,所以就把這一段時間稱為“一個月”,這個“月”也有兩個基本概念,【一個是表示月亮,一個是表示比“日”長的時間單位】,“月”的發(fā)音是【圓、缺】合成的,圓的聲母是【y】缺的韻母是【ue】,合起來念【yu e】【月】。
在日月交替運轉(zhuǎn)的過程中,我們在黃昏或者是清晨時,常常能看到一顆明亮的星星,這顆星叫做【啟明星】,也叫【太白金星】還有叫【明星】,應(yīng)為它往往是在月亮還沒有露面的時候,就出現(xiàn)在西方,所以古人便把它讀做[xi]【夕】。

人們用這個夕字來表示【黃昏】【傍晚】,有時也表示【晚上】,比如【旦夕】【朝夕】【夕陽】等。
在沒有筆墨紙張之前,古人就是用青銅器【刀】刻字的。

因為曲線不如直線好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