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時代傳奇都市,安條克
說起安條克,大多數(shù)《羅馬2全面戰(zhàn)爭》的玩家不會陌生。
在羅馬時代,地中海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是羅馬、安條克、亞歷山大港。
事實上,在古典時代,東地中海就是“富庶”的代名詞,雖然羅馬城在規(guī)模上和安條克、亞歷山大不相伯仲,但是在財富上,顯然后兩者比羅馬可要富裕多了。
這是因為,在現(xiàn)代,我們印象中的地中海,似乎是貧窮和富裕,發(fā)達和落后的分水嶺。地中海的北方是富裕繁榮,而南方的非洲則是荒蕪和落后。但是,在古典時代并非如此,古典時代的古希臘、羅馬人的眼中,地中海并不是分水嶺,而是溝通的橋梁。西班牙的直布羅陀海峽,在古代被稱為“赫丘力之柱”,古希臘人認為大力神赫丘力一只腳踏在伊比利亞半島,另一只腳踏在北非,中間就是直布羅陀海峽。
地中海周邊的所有地區(qū),得益于地中海良好的航運條件,被有機結合到了一起。所以,連接了南北地中海地區(qū)的小亞細亞、中近東地區(qū),就成了當時重要的貿(mào)易中轉站。
西亞的紡織品、棉花、麻布,北非的農(nóng)產(chǎn)品,歐洲的手工藝品,都在東地中海的安條克中轉。所以整個中近東地區(qū)格外富庶。羅馬甚至規(guī)定安條克為自由貿(mào)易港,安條克城的行政管理事務都交給了當?shù)氐纳倘斯?/b>
而且,羅馬時代衡量一個城市的繁榮,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石柱回廊”,在大街上用來裝飾的大理石柱越多,說明這個城市的經(jīng)濟越是繁榮。而安條克出土的大理石柱就多達60根,遠超過了羅馬和亞歷山大。
但是,令人唏噓的是,和羅馬不同,安條克在羅馬滅亡之后迅速衰落了,今天只不過是土耳其的一個四線小城。
這是為什么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古典時代的地中海是一個整體,地中海周邊地區(qū),所有城市都可以自由通商,航船渡輪暢通無阻。但是羅馬滅亡之后,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以及基督教內(nèi)部的紛爭越來越激烈,中近東人民的信仰和歐洲人截然不同,彼此之間的矛盾激化,引發(fā)了無窮無盡的戰(zhàn)爭。
既然中近東和歐洲的信仰矛盾已經(jīng)上升到戰(zhàn)爭的程度,彼此的通商也自然而然地中斷了。過去靠商業(yè)貿(mào)易而繁榮起來的中近東港口城市,也迅速地衰落了。
而到了文藝復興以后,宗教分歧不再重要,不同信仰的國家之間也恢復了貿(mào)易,但是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地中海還是無可挽回地陷入了衰落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