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學音樂·自學樂理】78-打拍子(19)-非常見拍號如何打拍子

規(guī)則一:所有的拍號實際上都可以以“一拍”為單位,把“一拍”打成一個V字,例如遇到下面的十六四拍:

這時就是以十六分音符為一拍,十六分音符的長度才是一個V字,對應的打拍子手勢如上圖所示。此時三十二分音符就是半個V字,八分音符就是兩個V字,四分音符就是四個V字,只要你確定了哪個音符是一個V字,其他音符便可以通過相對二倍關系推算出來
規(guī)則二;若某個拍號有“三拍為一集體”的結構,則這個結構可以用三角形去打。
以下面的八八拍為例:

有以上三種組合方式
(之所以不是4個八二拍組合,要放在后面來解釋)
這個八八拍里有以“三拍為一集體”的結構,就可以采用三角形打法,而八二這個集體仍采用V字打法,這樣便利于手嘴配合。
八八拍可以有這三種結構,那如何知道是其中哪一種呢?
以下面這首八八拍樂譜為例:

可以看到音符下面的連線有斷開的地方(即箭頭所指處)我們可以觀察出斷開的地方形成了一個3+3+2的結構類型,一首曲子如果沒有額外的說明,那全曲都是一樣的3+2+3類型,就不必擔心后面變成3+2+3或者2+3+3了。
再換一份八八拍樂譜,如下圖第二行:

第2行樂譜就是3+2+3的結構。
那么有關這種音符間的線要斷開,在什么時候斷的問題就是后面要講的音值組合法的內容,通過音值組合法可以判斷是哪種結構(這部分是創(chuàng)作者要學習的內容,如果只是為了看譜可以不必計較這部分)
在這里我們只需要知道如何去打這兩種樂譜的拍子。
八八拍是混合拍子,可以結合規(guī)則一和規(guī)則二,據(jù)此第一首的打拍子示意圖如下:

需要注意:一拍并不是絕對的一個V字,而要看具體的情況適配,比如上圖這些V字,實際對應了兩拍,V字的每一條邊都是一拍,這是因為三角形是每一條邊對應一拍,在與三角形配合的情況下,V字也變成每一條邊一拍。改變一次動作就是小新的一拍拍子就變得更加順手。
同理,第二首樂譜的打拍子示意圖如下
當然也可以只用規(guī)則一去打拍子,如如下圖

圖中可以看出混合拍子如果只用一拍一個V字的規(guī)則一去打會明顯麻煩許多。需根據(jù)自身情況做出取舍。
只用V字簡單易上手但要累一些, V字和三角形結合比較注重熟練度,但手要輕松一些。
根據(jù)規(guī)則一和規(guī)則二,

任何拍號都可以打拍子了。
但要注意規(guī)則二只適用于分母大于等于8的拍號,四三拍是不適用于規(guī)則二的,前面說過四三拍的這三拍更像是1+1+1。
用下面兩首樂譜自主練習打拍子


最后再來說說二幾拍,在樂譜上二幾拍的直觀感受是比較慢,比如下面的二二拍樂譜:

二幾拍的樂譜里基本不會出現(xiàn)16分音符,甚至八分音符都很少出現(xiàn),因為以二分音符為一拍的樂譜,四分音符是0.5拍,八分音符是0.25拍,那么比8分音符還小的音符,基本極少出現(xiàn)在二幾拍里,二幾拍通常是古典時期的一些音樂作品,現(xiàn)在大部分的音樂作品,已經(jīng)很少會用二幾拍創(chuàng)作或者記錄樂譜了,但如果遇到二幾拍的樂譜建議直接把它當做四幾拍來打V字。
如果嚴格按照定義和理論非要用二幾拍打V字,就像下圖一樣打起來太慢,這樣手和嘴反而配合不好。(當然適應了,也可以使用這種打法)

若要更方便手和嘴配合就可以用下面那種四幾拍的V字

這種打法需注意要把速度乘以2才行,原本每分鐘40拍,一分鐘40個二分音符,切換成四幾拍就要乘以2變成每分鐘80個四分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