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記生物鑒定】網(wǎng)絡熱傳生物鑒定23

小亮1月21日網(wǎng)絡熱傳生物鑒定23視頻的筆記及補充(非最新視頻)
*手機B站點擊視頻右上角三個點就有寫筆記的選項,電腦在視頻下方。希望B站能有越來越多的課代表!
━━━━━━━━━━━━━━
1、假苗騙局
①這些人會先把水果插在干樹上,然后讓一個演員拿著。
②說這是新品種,一年很長時間都能結果,東南西北都可以種植。
③發(fā)到某音上,有人下單就發(fā)木槿。
④顧客找上門時會各種推脫
注:買樹苗千萬不要買江蘇宿遷的,被坑的幾率較大
(我去年在網(wǎng)上購買的木香花,今年長大后用手機識圖發(fā)現(xiàn)是木槿)

2、紅衣主教蠟嘴鳥
簡介:紅衣主教蠟嘴鳥(學名:Cardinalis cardinalis (Linnaeus,?1758)物種特征:身長19-23cm,翼展25-30cm,體重45g。此鳥頭上有旗幟般的羽毛,雄鳥眼眶周圍及喙下有黑色羽毛,通身有亮麗的紅色羽毛,無論是雄鳥還是雌鳥,有紅色的厚喙,雌鳥羽毛以灰色為主,翅膀及尾羽稍有紅色。
特點:憤怒的小鳥紅鳥原形
別名:紅衣主教鳥、主教鳥、維吉尼亞紅衣主教、北方紅雀、主紅雀
分布區(qū)域:加拿大南部、美國東半部和墨西哥東半部

3、土豚
科普:視頻中的這個是土豚幼崽,因為幼崽身上通常沒有毛,所以常被國內營銷號拿來做視頻
簡介:土豚(學名:Orycteropus afer)又叫非洲食蟻獸,是一種身強力壯的動物?!巴岭唷痹诜侵拚Z中意思是“土豬”。土豚是食蟲動物,靠吃螞蟻和白蟻為生。
別名:蟻熊、土豬
分布區(qū)域:撒哈拉沙漠以南的東非至南非

4、龍眼雞
簡介:龍眼雞(學名:Fulfora candelaria)昆蟲名,為 同翅目,蠟蟬科。 一種害蟲,除龍眼、荔枝外,尚危害芒果、橄欖、柚子等,是熱帶、亞熱帶果園中常見的害蟲,無論成蟲、若蟲均吸食寄主枝干汁液,使枝條干枯、樹勢衰弱;其排泄物還可誘發(fā)煤煙病。
特點:龍眼雞犄角是甜的,有小孩會把它的犄角尖掰斷。吸里面的汁
分布區(qū)域:在廣東、廣西、福建、云南、貴州都廣有分布。國外東南亞多國亦有分布。

5、雜色尖嘴魚
簡介:雜色尖嘴魚(Gomphosus varius)又稱鳥龍,鳥嘴龍,鳥鸚鯛,鳥仔魚,出角鳥,為鱸形目,隆頭魚科,尖嘴魚屬一種熱帶地區(qū)近岸珊瑚礁海域生活的魚類。其外形獨特,可作為觀賞魚。
別名:鳥龍,鳥嘴龍,鳥鸚鯛,鳥仔魚,出角鳥
分布區(qū)域:印度洋、太平洋各島嶼巖礁區(qū)均有分布

6、便秘果(臘腸樹的果實)
科普:便秘果不能吃,它含有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之類的有毒物質,吃了后會中毒,癥狀是腹瀉。
簡介:臘腸樹(學名:Cassia fistula L.):是豆科決明屬植物。落葉喬木,高可達15米該種是南方常見的庭園觀賞樹木,樹皮有單寧,可做紅色染料。根、樹皮、果瓤和種子還可入藥作緩瀉劑。木材堅重,耐朽力強,光澤美麗,可作支柱、橋梁、車輛、農(nóng)具等用材。臘腸樹是泰國的國花。
別名:阿勃勒,牛角樹,波斯皂莢、大解果
原產(chǎn)地:印度、緬甸和斯里蘭卡

7、絲鲹
簡介:絲鲹,學名:Alectis ciliaris (Bloch, 1787) ,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鲹科絲鲹屬的其中一個種。成魚主要巡游于近海及大洋中,有時會游于淺礁區(qū)至水深60公尺處;幼魚游泳能力差,行漂浮生活,有時會隨潮水而漂至岸邊或港灣內。主要以沙泥底或游泳速度慢之甲殼類為主,偶而捕食小魚。
特點:絲鲹小時候尾部有很長的拉絲,長大后就是一條普通的大魚了
別名:短吻絲鲹、花串、白須公
分布區(qū)域:全世界各溫暖海域均有分布

8、草莓樹
簡介:草莓樹(學名:Arbutus unedo)是草莓樹屬的一種,這個屬有14個種,遍布于歐洲和北美洲。大多數(shù)草莓樹屬植物是小而美麗的樹木,葉片有光澤而狹窄,樹皮略呈紅色而剝落,沒有一種能結出特別美味的果實。
特點:今年開花,明年果才能熟。并且是西班牙馬德里的標志。
原產(chǎn)地:原愛爾蘭南部、西班牙、葡萄牙

9、臭蟲
簡介:臭蟲(Cimex lectularius)。屬昆蟲綱,半翅目,臭蟲科、臭蟲屬,是半翅目昆蟲中具有醫(yī)學重要性的一個群類。為不完全變態(tài)昆蟲。體扁,腹部寬,卵圓形,紅褐色,無單眼。觸角4節(jié)。喙3節(jié),藏于頭下溝內。翅退化,僅保留前翅革片的殘痕。跗節(jié)3節(jié)。吸食恒溫動物的血液,夜出性,白天藏于縫隙中。
特點:吸人血并可以傳播疾病
別名:木蚤、目虱、床虱、壁虱
分布區(qū)域:全世界均有分布

10、鹿
科普:視頻中的是鹿的眶下腺,可以散發(fā)氣味,在發(fā)情期吸引異性。
簡介:鹿科(Cervidae)是哺乳綱偶蹄目的一科動物。體型大小不等,為有角的反芻類,全世界約有34種,共16屬約52種。鹿科動物其特征是生有實心的分叉的角,一般僅雄性有1對角,雌性無角,體長0.75~2.90米,體重9~800千克。
分布區(qū)域:歐亞大陸、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北美洲、南美洲的南緯 40°以北地區(qū)及西南非洲。

11、巴西紅耳龜
科普:視頻中巴西龜拍手的原因是,公巴西龜在求偶時會對著母龜抖手,沒有母龜就會找相似的東西抖。
簡介:巴西紅耳龜(學名: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是澤龜科、彩龜屬巴西彩龜?shù)囊粋€亞種。成體長橢圓形,背甲平緩隆起,脊棱明顯,后緣呈鋸齒狀。屬雜食性動物,是自然界的野生龜類,多半以肉食為主。中國1987年引種,曾有大量養(yǎng)殖,在各地的自然水體中可以發(fā)現(xiàn)。
別名:紅耳龜、密西西比紅耳龜、秀麗錦龜、翠龜、麻將龜?shù)?/p>
原產(chǎn)地:巴西、美國密西西比河沿岸及中美洲等一些國家

水猴子時間
由于視頻比較模糊,無法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