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西去的火車上
耿哥告知我文章并未被入選,心情還是有點沮喪的,想來文章寫的確實不夠好,這該怎么說呢?提升水平是至關重要的,師姐和孫老師的文章入選了,思考不足,修改然后繼續(xù)投出,接受不足,砥礪進取才是正途。 想來自7月6號提交文章,之后兩天攜姐姐和甜甜游玩南京,再到9號歸山東,歇息了一周,之后一周就開始生病了,嘴上起泡,頭暈眼痛,后來便是腹脹。 等到差不多開始恢復時,26號動身往濟南,與王景小聚,是夜,夜游大明湖,火鍋燒烤,啤酒西瓜,盡管脾胃不適,仍不想掃興,騎電驢攬勝雕樓,赤膊留影于濟南省府,每次和王景暢游總是極歡快的,一掃陰霾,至住處再次竄稀自不必提。次日,獨自游趵突泉,作為山東人第一次游大明湖和趵突泉,盡管這是第三次來濟。不是泉水叮咚,而是泉水咕嘟,“趵突泉里常開鍋,就是不能蒸饃饃”,泉水清冽,雖是盛夏時節(jié),水確是冰涼的,尤其是游人多是山東人,鄉(xiāng)音親切啊,濟南人厚道啊,雖然在青島呆了四年,濟南不過來了三次,但我卻偏愛濟南多些,這或許是我如此鐘情濟南的原因吧,21年來濟南時便是如此認為的,至今如此,只是濟南卻不歡迎我,否則當初或許就留下了。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濟南啊,濟南。 28日早車趕重慶,下鋪一濟南大爺巨能侃,無聊間與其胡扯,不知其言語中多少真假,72年工農兵大學生,兒子90年代精英計劃新加坡留學,沉迷游戲被退學,后考入暨南大學,在廣東萬科工作。天南海北,國內國際局勢,侃的我頭昏腦漲,晚飯去餐車吃飯,中間耿給我消息,心中咯噔一下,飯罷爬上床才想著寫點東西。 不知道火車走到了哪里,雨打的火車玻璃滋滋作響,冷氣開的足夠低,本適合縮在被窩里玩手機的,此刻卻也完全沒了心思。這本是件小事,小的不能再小了,會議被拒說明文章本身或是質量不過關,或是選題不合適,這是塊試金石,免得草草投出,數月之后無功而返,自己應該慶幸的。同時亦該思考,哪里做的不好?哪些需要改進?哪些需要借鑒?被打敗不要緊,萬萬不能被打垮,一旦學術信心垮掉,重蹈覆轍不遠矣,前路多艱,且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