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過去了,自己還在嗎?

后悔選擇廣外嗎?
后悔選擇新聞與傳播專業(yè)嗎?
后悔選擇網(wǎng)絡與新媒體嗎?

大一的時候,我會思考,思考類似這樣的問題,也會和高中同學談起這個話題。那年的我似乎僅僅只是為了一個笑容,為了一份感動而一無既往地堅定自己的目標。但是世界不同于想象,如果說踏入廣外的那一刻是我生命中的一條分界線,那么線以前是烏托邦般的幻想,線之后是顧及不暇的現(xiàn)實。我高估了大學,也高估了自己。覺得大學一定很棒,一定很棒的;覺得自己一定可以一定可以堅持自己的目標的。也就是這般虛假的滿腔熱血,催使我不停地自我暗示:你不后悔。暗示之余其實也知道后悔也沒用。
就這樣,在自我麻痹之下,我過上了一邊沉淪一邊仰望星空的生活。
那時的我,喜歡一個女孩六年,以為會是一生;
那時的我,堅守一顆星辰五年,以為會是永恒。

大二的時候,我也會思考這樣的問題,但是這次是自信了,因為我選擇了網(wǎng)絡與新媒體。新的世界讓我充滿希望,充滿干勁,同時也高估了自己,或許這叫做自負吧。但無論如何,這一年是新的開始,掃去大一的陰霾,迎來大二的新生。班級不再是陌生的環(huán)境,課程也給人一種新鮮感。我開始轉(zhuǎn)舵,重新注視手中的指針,未來的路仿佛是既定的航線般,會是一帆風順。因此但再次想起這些問題,這個新的選擇給了我足夠的底氣去說不后悔。這一年,我放棄了廣告,也早已釋懷那份感情。新的情愫悄然而生,在女生堆里,多情的漢子,被悄悄埋下心動的種子。而我始終連牛糞都不是,哪有養(yǎng)分去栽培出那愛情的花朵。
大二才像是大學生活,一邊揮灑汗水,一邊細數(shù)未來。
那時的我,習慣了新的生活,以為不再回去;
那時的我,習慣了新的航線,以為不再轉(zhuǎn)向。

大三的時候,我開始真正思考這個問題,但是卻帶著一種無奈的心情?;蛟S我不該一次次的改變,這樣就不會力不從心,無論是學業(yè)還是人際交往。前方的偉大航道不適合未來,折返的船只找不到回去的路。但一路還是平平淡淡,重新選擇一個人吃飯,自由多了,大三課少,閑暇多了,沒有喜歡的女孩,平靜多了。于是開始“追星”了。也不算是追,就是喜歡而已,買了專輯,買了臺歷。那是段瘋狂的日子,是段開心的日子。回歸完后,熱情減淡,大三也迎來最后的一半。這一半,才不到四個月,時間很短,匆匆而過,時間帶走不只有青春,還有體重。大二的57.5kg到如今的55kg,足足輕了5斤。這5斤不僅僅是身體的消瘦,也是靈魂的貧乏。
喜歡認定一個窩,賴著不走,即使窩里已經(jīng)有人,也會在一旁默默觀望。
也不知道為什么喜歡一個人,可能是發(fā)現(xiàn)了自己討厭某一部分的她;
也不知道為什么喜歡一個人,可能是放縱了自己堅持不被改變的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