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著觸角的人,以及對孤獨或極度熱情的需要

“你說人生就像旋轉(zhuǎn)木馬,在冰冷的軸心中,原地踏步的一場玩笑?!?/p>
正在聽朋友前兩日分享的歌曲,《美孚新村上春樹》,單曲循環(huán)。這周其實乏善可陳,不斷反芻周一去森林公園的漫步。剛剛飯后做大掃除,把陌生的地板擦到愿意躺上去睡覺。吃了一個帶著酒味的提拉米蘇,被我放進冷凍室過,奶油變成冰淇淋的口感,依然有些微醺的頭暈。在國內(nèi)買的臨時電話卡馬上要過期,結(jié)果40G的流量才用了900MB。在西班牙的好友說她剛剛吃完午餐,但我的飲食作息還謹慎遵循著國內(nèi)的規(guī)律,甚至更加規(guī)律——永遠十一點開始做飯。
昨晚又給了咖喱醬一次機會,結(jié)果還是被傷害,面也沒吃完,悲憤交加地出門買酸奶以作心理安慰,結(jié)果家樂福門口的那條街擺起了夜市(雖然天光還是明亮的)。四分之一的道路被用作街邊餐館的外拓,二分之一是繽紛的小攤,剩下四分之一的人流緩慢地移動。有人唱歌,有人吃卷餅,有人喝酒聊天。小孩子在蹦床上歡叫。我昨天出門了三趟,大概是因為周末的緣故,街上的人都是歡樂洋溢的悠閑姿態(tài),于是我被感染,也忍不住總是微笑總是嘴角上揚,一種新鮮的生活畫卷在我眼前展開的感覺。雖然整體上來說,它還是未知的,驚喜與挑戰(zhàn)都未知。我也不知道我的勇氣從何而來,大概是船到橋頭自然直,我在慢慢減少對于未知的恐懼,放棄對于不可控事件的預先焦慮。這應該不算妥協(xié),而算是一種逐漸認清真相的成長。
后半周聽了幾首令我著迷的歌,反復聽,激發(fā)了我的一些靈感。我想我是幸運的,前段時間明明正在隱憂創(chuàng)作的中滯。第一首是新褲子的《夏日終曲》,一篇推文的配樂。我一邊聽一邊讀,歌曲一共循環(huán)了三遍,我擦了五次眼淚。第二首是萬青的《山雀》,喜歡的混剪up主的更新,雖然我未必能理解他的創(chuàng)作思路,但它確實打開了我的創(chuàng)作思路,循環(huán)了一整個晚上。
今天上午手機忽然彈出提醒說,今天是“我覺得我還是更喜歡軒軒“的700天。原來這場虛空的愛意也已經(jīng)這么久了,成為了很深刻的感情。和北京的秋天交織在一起的回憶,每每想起都覺得心軟和治愈。那段時間常聽的一些歌現(xiàn)在重聽還會立刻被拉回當時情境,不知道未來回憶我現(xiàn)在這段時光,是通過哪些歌曲呢?
想分享今天讀的《巴黎評論》,采訪亨利·米勒時他發(fā)表的一段觀點。
“藝術家是什么?就是那些長著觸角的人,知道如何追逐空氣中宇宙中涌動的電流的人,他們只是靠著他們的機敏,從來就是如此。哪個人是原創(chuàng)的?我們做過的每一件事、閃過的每一個念頭,都是現(xiàn)成就有的,我們無非只是一種媒介,讓空氣中的某些東西變得有用的媒介,如此而已。為什么偉大的思想、偉大的科學發(fā)現(xiàn),總是同一時期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爆發(fā)?它們是如何誕生的,一首詩、一部偉大的小說或者任何一種藝術,也就是怎樣誕生的。它們就在空氣中,只是不會說話罷了。它們需要一個人、一個翻譯員,讓它們顯形?!?/p>
我覺得很有趣,長著觸角的人。藝術家所做的一切工作不過是靈敏地感受宇宙空氣中的漂浮物,然后把它們轉(zhuǎn)譯成大眾可感的形態(tài)。輸出的越多,可能實際上不過就是能感受到的越多。另外我還想分享他對于電影的描述:
“可是在電影院里,坐在黑暗中,影像來了又消失,這就像是——你被一場流星雨擊中。”
昨天買到了好吃又便宜的高熱量巧克力餅干,酸奶的味道也使我愉悅,最近很喜歡豆芽的口感。這個星期我發(fā)現(xiàn)我無法忍受在做飯時間以外家里彌漫任何一種屬于廚房的味道,我也發(fā)現(xiàn)或許我只能選擇獨居或者與關系很好的朋友同居。雖然后者我還沒有嘗試過,但已經(jīng)能肯定的是不咸不淡的關系令我感到痛苦。不過大概這段是廢話。
好久沒有動筆寫字了,一直都是在電腦上打字,或許我會想要抄一抄聲律啟蒙。下周生活又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希望一切都如期待的一樣好。城市上空的飛機在云朵之間穿針引線,我也在地上編織著日趨穩(wěn)定的生活,學習、寫作、健身,閑庭信步值得羨慕的姿態(tài)。這些日子在心理上經(jīng)歷了一些困境,也目睹了其他小孩兒的困境,看到漂亮的東西被毀滅的那種迷人景致。我漂浮不定的心緒似乎終于要落定了,真是值得慶賀的事情。也算是找到了對待生活的一種方式吧。
這個星期的周記真的非常無聊,如果你看到這里,說明要么你對我有一些錯愛,要么你就是太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