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老年代步車與人們法治意識的關系
近些年來,一種新的車輛——老年代步車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無論是繁華擁堵的城市交通干道,還是塵土飛揚的鄉(xiāng)村土路上,都能看到它。
老年代步車,俗稱“老頭樂”。實質(zhì)上是一種三輪或四輪的微型電動車,駕駛這種車輛不需要駕照、無法掛牌,駕駛簡單,可以滿足短程代步需要的交通工具。不單單是老人,很多中年人、年輕人都會去駕駛其上路。
隨著其逐漸在各地流行開來,也出現(xiàn)了許多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有:
一、駕駛員的資質(zhì)很低或者根本沒有駕駛資質(zhì),不知道具體的交通規(guī)則,只能憑借自身感覺行駛。在出現(xiàn)違規(guī)行為和危險行為時往往都意識不到或做不出合適的調(diào)整措施。在出現(xiàn)事故與糾紛時,往往意識不到自己也有或者負有重大責任,拒絕承擔應有的責任。這種車輛在使用時無法掛牌,使得其駕駛員錯誤地認為其違規(guī)行駛也無所謂,因為無牌“罰不著”。常常出現(xiàn)闖紅燈、逆行、不按規(guī)定車道行駛等等行為,嚴重的干擾了其他正常行駛車輛的行駛,危害了行人、正常行駛車輛的安全,擾亂了交通秩序。
二、這種微型車輛的性能、車身強度、安全系數(shù)、以及其他指數(shù)遠遠低于傳統(tǒng)的機動車和國家標準,一旦發(fā)生事故,往往機動車沒有什么大的損傷,但老年代步車可能會直接被撞到車身嚴重變形、報廢,導致代步車車載人員傷亡。由于其性能不如機動車,無法通過瞬時加速或緊急剎車等方式規(guī)避往來車輛和危險。
在老年代步車流行并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時,我們就會思考:“為什么老年代步車會帶來這么多損失與負面影響?”其實這就是人們的法治意識還很薄弱。2012年,黨的十八大召開后,提出要全面建設法治社會,首當其沖的任務,便是增強人們的法治意識。但仍然有一部分人法治意識沒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老年代步車的流行像放大鏡,把部分人的薄弱的法治意識和低下的素質(zhì)造成的負面影響放大了。
老年代步車暴露和帶來一系列的問題、負面影響和損失后,有關部門也是做出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措施:在2018年11月,工信部等六部委就曾印發(fā)《關于加強低速電動車管理的通知》,明確將“老年代步車”納入被監(jiān)管的低速電動車范疇。2019年年初,全國各省市區(qū)相繼出臺相關政策,對市場存量低速四輪車給予2年至5年的退出過渡期,同時嚴禁新增產(chǎn)能。
?正如同教科書上所說“必要的的限制是對自由的保障,車輛有了紅綠燈的限制,才能安全通行?!痹诓辉袛嗟纳鐣l(fā)展中,不斷地有問題和短板被暴露和解決,我們要崇尚法治精神,讓法治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