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認為twitch之后的出場率會上漲
前言:這是一篇真正的純粹理論化的文章,而純理論化是必然會有報錯率的,所以真實情況如何還得靠時間驗證,這里僅僅是做一個不負責預言而已
一、為什么這次邀請賽twitch的選取率低下
一句話概括就是不需要,拓展開來可就有得說了。
(1)mute+mozzie
mute+mozzie組合從他們第一次亮相的羅利major開始,兩個干員的pick率在之后的名古屋線下和2020年邀請賽穩(wěn)步增長5%左右,現(xiàn)在兩個從最早的33%和41%漲到了43%和51%,是目前防守方最穩(wěn)定,表現(xiàn)最好的同框架干員。
而這個同框架主打的就是信息屏蔽,或者說的更簡單一點就是防小車。在thatcher瘋狂上進攻ban位的時代,能處理害蟲和wifi的手段少之又少(即便是iq也很難達到所有地圖都能使用下打上或者上打下處理電子設備)
這是導致twitch低出場率的主要原因。
(2)失敗的道具交換率
這就是twitch技能帶來的本身問題。twitch的兩個小車10根針,道具的交換率根本達不到技能的數(shù)據(jù)面板。導致這個失敗的道具交換率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處理優(yōu)先級。
和諸如ash+zofia+buck這一類炸炸炸的組合不同的是,炸炸炸組合是什么近處理什么,twitch的選擇則是很固定的,比如一定需要優(yōu)先處理的黑鏡和邪眼。

上圖中的紅點,本來是咖啡館剛進入PL圖池時邪眼最常規(guī)的放置位置之一。但后來被淘汰了,原因就是twitch的電車可以在天井上直接把邪眼電掉。
而進攻方選擇twitch也只需要她執(zhí)行這一項事情,至于邪眼電掉之后的事——就不在思考范圍內(nèi)了。
也就是說,在之前的任意一個版本里twitch只要不處理掉防守方的核心物件諸如邪眼黑鏡一類的,我們會默認這個twitch沒有任何作用。
二、為什么之后twitch會出場率上漲?
還是分成兩個點細講:
(1)wamai要來了
wamai+jager的組合可能是同一框架下干員的最強組合,更關(guān)鍵的是wamai能自帶機動護盾讓他的價值看起來顯得更高。
這時候有同學就要舉手問了,那jager+wamai+mute+mozzie不是無敵了?
當然不無敵,mute+mozzie最大的問題在于——一旦一個口子的信息屏蔽沒了,其他口子的信息屏蔽都成了擺設。


所以jager+wamai是一個更強的組合,并且,防守方也很難拋棄之前的一些天花板干員,諸如三核,Valkyrie,smoke這一類天花板干員,他們依舊很強,為了選擇jager+wamai+mute+mozzie的組合而拋棄掉天花板干員是一件很難抉擇的事情,大部分還要回到具體地圖具體點位去說。
而前面講了一點,iq并不是所有的地圖都能發(fā)揮出破壞電子設備的能力。而進攻方又換上了更多的手雷——總不能拿手雷去抵消ads和吸盤吧。
之后就是我們要講的第二點了——為什么twitch能夠去做抵消ads的事。
(2)技能機制的改動
我在《2020年邀請賽上那些新東西(1)》里講了一個很現(xiàn)實的事,進攻方在遇到難以處理的防守方道具——特別是黑鏡和機動護盾的時候,進攻方使用的方法是莽上去,對你沒聽錯,就是沖上去當莽夫。通過一切手段接近黑鏡和機動護盾,然后把臉和防守方的臉貼在一起打超近距離作戰(zhàn),恨不得兩個人的距離是負數(shù),因為這種超近距離作戰(zhàn)中,防守方的槍械并沒有真正的優(yōu)勢,更多的是比兩邊的運氣,誰多打中一槍可能誰就贏了。

電車的初始針數(shù)變?yōu)?,后面會慢慢增加,按理論來說一局也增加不到幾個針,繼續(xù)這個思路推理下去,twitch的第二個小車就沒啥意義,因為針數(shù)遠遠不夠,價值大跌。這個邏輯看起來是對的,但實際上是有誤區(qū)的。
舉個簡單例子,為什么閃光彈能隨隨便便丟,煙霧彈和手雷不能——因為潛意識告訴你煙霧彈和手雷的價值遠高于閃光彈。twitch的電車同理,原版本就是兩個電車>兩個小車。
但在新的機制下,對于人們的默認情況是第一輛電車>第二輛電車>小車。
第二輛電車就處于一個極其尷尬的位置,因為價值不如第一輛小車,第二輛小車完全沒有必要遵守優(yōu)先處理級的問題,因為可以交給后續(xù)能夠繼續(xù)產(chǎn)出針的第一輛小車。
簡單一點講就是,之前的twitch是電對面最好的,兩個電車都是?,F(xiàn)在是,第一輛電對面最好的,第二輛是看見什么能電就電什么,簡而言之就是莽,別小看了莽,莽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太多,把很多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事情會變成看天賭運的事。
其次是這個新機制讓twitch的后期作戰(zhàn)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要知道防守方在2:00和0:30兩個時間段對小車的處理強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三、題外話
正如我以前講述過的,kaid的開發(fā)花費了整整三個賽季,goyo的開發(fā)兩個賽季還沒能達到最佳,mozzie+mute的組合使用率也是慢慢上漲的。R6S的大部分改動的影響都不是一個賽季能確定的,所以因為一個改動而得出一個看似確定的結(jié)論是一件不那么明智的事。(又要說我最喜歡舉的例子了)r4c的移除當時鬧得沸沸揚揚,但如今再把acog裝回來,反對的聲音會和當年反對去掉的一樣多。
正如mute煥發(fā)的第二春一樣,誰知道twitch會不會因為iana煥發(fā)自己的第二春呢?
(ps:為什么不談槍械的問題,因為主要技能的強弱才是決定干員強度的真正因素,槍械最多是個輔助效果。說F2才是twitch技能從事實角度來看,就是一句假話,因為fmg9也是好槍,因為ak12也是好槍。但沒人會說nokk的主要技能是fmg9,也沒人會說fuze的技能是ak12,反而還是會罵他們兩個下水道)

最后再強調(diào)一遍,純理論,并不等于實際,只不過和f2是twitch技能這種話比起來,是有一點依據(jù)的理論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