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句匯編」好句分享-3
視頻傳送門→「每日一句匯編」好句分享-3

1.如果你繼續(xù)去尋找幸福是由什么組成的,那你永遠不會找到幸福。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義,你永遠不會生活?!都涌娛钟洝?/strong>
? ? ? ?這句話可以被明顯地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有關幸福,第二部分有關人生意義。
? ? ? ?我們先來看第一部分,有關幸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相信理性帶來的無窮力量,甚至用生物學,心理學來解釋我們的情感。于是,我們自然而然可能會拿起理性這一武器,去解構(gòu)幸福的內(nèi)涵,試圖通過這樣的途徑,來達到“最大的”幸福、“穩(wěn)定的”幸福。我們可能會認為,幸福是一種愉悅感,滿足感等等。但幸福真的是這樣可以解析,并皆以度量的嗎?成果取得帶來滿足,我們謂之幸福;懲惡揚善伸張正義,我們謂之幸福;幫助他人度過困難,我們謂之幸福……成就、正義、仁愛,這些價值的實現(xiàn)真的是可以比較的嗎?哪怕他們可以個人的,暫時的進行比較,但如此的標準真的是放之四海而皆準且長久不變的嗎?幸福,本生就是多元的,我們對其進行解析的嘗試大抵是徒勞。我們既在追尋幸福,那便必須做出選擇,并承擔選擇帶來的困難與拋棄帶來的遺憾。一條蜿蜒曲折的,而非筆直單調(diào)的“幸福之路”才是美麗的。
? ? ? ?再來看第二部分,有關人生意義。這是一個我們常常會去思考的問題。當我們找到了人生的意義,便可以以堅定的信念,“矢志不渝”地去追尋。但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真的存在這樣一個確定的意義,等待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嗎?用尼采的話說,人生本無意義,我們要直面這樣虛無的處境,自己創(chuàng)造意義,成為“超人”。用薩特的話說,人生之中充滿了不同的意義,但個人的意義是其自由選擇的結(jié)果,在這個層面上,我們要面對“自由的眩暈”。用加繆自己的話說,人生無確定的意義,沒有終極目標,這是“荒誕”。我們發(fā)現(xiàn)這樣的“荒誕”,并要向西西弗斯那樣,完成一個“不可能的跳躍”,去擁抱這樣的生活??偟膩碚f,我們要尋找一個所謂的“使命”,一個我們生而既定的意義,那大抵是不存在的。我們生活,而不一定要為了某個“終極目標”而生活,生活本身已經(jīng)構(gòu)成了人生的意義。
? ? ? ?總體而言,在這個后現(xiàn)代的社會,不確定性充斥著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焦慮與不安。我們難免想要找到一種確定的幸福,一種確定的人生意義,來消解這種不安。但我們要注意的是,不確定性正是現(xiàn)代生活的底色,也正是它是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擁抱這種不確定性,去創(chuàng)造、選擇個人的意義、幸福,這是我們在現(xiàn)代生活,應有的勇氣。

2.奇怪的動物都被保護了起來,奇怪的人卻遭受排擠。
? ? ? ?這句話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上半句說“奇怪的動物都被保護了起來”,其實不只是動物,它指向的是“被人們關注到的事物”。當我們前往動物園的時候我們不會選擇去看麻雀,因為他們太平常了,我們?nèi)游飯@往往是去看大象、看金絲猴,因為它們足夠“不平凡”。同樣的,在看選秀、看綜藝的時候,我們也喜歡看別出心裁的表演,無論是美妙絕倫的冠軍級表演,還是留下了梗的“小丑型表演”,而不是去看陳舊的、高仿的表演。換言之,人都是獵奇的,我們喜歡看奇怪的事物來滿足我們的獵奇心,因此當我們注意到某些奇怪的東西的價值的時候,我們會去保護他們。后半句說“奇怪的人卻遭受排擠”,這句話其實指向的是“未被人們關注到價值的事物”。奇怪的人往往在性格等方面與世俗格格不入,從而受到社會主流的排擠。梵高的畫在他活著的時候并沒有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把與眾不同的梵高視作是瘋子并貶損他的價值,最終促使了梵高的自殺。梵高只是一個典型例子,他至少死后獲得了成名的機會;在《月亮與六便士》中的查理斯可就沒這么幸運了,他不隨世俗,有驚人的天賦卻連死后優(yōu)秀的作品都沒有留下。
? ? ? ?這兩句話看似有些矛盾,事實上,這正是人本身的矛盾。我們獵奇、我們希望有新奇的事物,可我們又在生活中排斥這種奇怪的人和事。社會需要這些新奇的人來推動其發(fā)展,可是我們并沒有形成一個人人關心這些天才的社會。其實,這句話我更加喜歡從反面來理解:如果你沒能被身邊的人所接受,顯得與世俗格格不入,那也別灰心,這個社會本身就是不包容天才的,如果你是個天才,那你或多或少會與社會、與身邊的人有出入和隔閡。無論他們是出于嫉妒還是單純的厭惡,你應當做你自己,去證明你自己對社會的貢獻。

3.終此一生,只有兩種辦法,要么夢見生活,要么落實生活。——勒內(nèi)·夏爾
? ? ? ?不難發(fā)現(xiàn)這句話的重點在于它的后半句,也就是“要么夢見生活,要么落實生活”,其中有個“夢”字,有個“實”字,那我們首先就可以從夢想與現(xiàn)實的角度來分析這句話。這樣的話,夢見生活就代表著追逐夢想,而落實生活就代表著付諸實踐。
? ? ? ?我們肯定是需要夢想的,因為夢想是我們?yōu)槲磥砣松L制的藍圖,有夢想我們才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它可以給我們動力,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而不是一味渾渾噩噩地埋頭苦干。但我們不能只沉浸在自己的夢想里,不切實際,因為夢想不是空想,它是需要落到實處的。首先我們的夢想必須是切合實際的,至少是有可能實現(xiàn)的。毛不易有句歌詞叫作“關于面包和理想”,人人都向往詩和遠方,然而更多時候,眼前的茍且比詩和遠方來得更實際,我們只有挺過了眼下生活帶來的挑戰(zhàn),才有去追夢的條件。其次,有了夢想就需要我們通過實踐去實現(xiàn)它,即所謂的落實生活。關于這點,必刷題下面有幾句雞湯我覺得很有意思,在這里給大家讀一下?!芭Φ臉幼佑泻芏喾N,每一種都是朝夢想更進一步”“人生充滿各種夢想,如果你不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你就會被別人納入追求他的夢想”。但我個人覺得這句話中的“要么……要么……”似乎將夢想與實際割裂得太分明了,更好的做法應當是將它們結(jié)合起來,在眺望遠方的時候別忘了先解決自己的溫飽,在腳踏實地的時候也別忘了抬頭看看星空。
? ? ?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夢想再往上走,因為它究其本質(zhì)是個虛幻的東西,那我們又可以從虛幻與現(xiàn)實的角度來思考。那“夢見生活”就是虛幻,而“落實生活”就叫實際。虛幻包含很多事情,比如之前提到的夢想,或者賽博空間等等,它們的存在并不是沒有意義的,現(xiàn)實的殘酷往往讓我們遍體鱗傷,但虛幻的世界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暫時逃離現(xiàn)實的窗口,在這里一切都可以由我們自己想象、創(chuàng)造,為我們帶來心靈的慰藉,洗去我們的疲憊,幫助我們以飽滿的精神重新面對現(xiàn)實。然而我們不能長久地活在虛幻里,因為我們終究還是要回到現(xiàn)實中來,我們需要接受現(xiàn)實,沉浸在虛幻世界的美好可能讓我們忽視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人際關系,甚至帶來社恐、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但是只關注現(xiàn)實同樣也是不好的,長期積累的壓力一直得不到釋放,就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炸。因此,虛幻與現(xiàn)實并不是對立的,它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那我們先前下的定義就要修改一下,與其說夢見生活與落實生活是虛幻與現(xiàn)實,不如說它們是不拘泥于現(xiàn)實,不沉浸在幻想。

4.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了箍?/strong>
? ? ? ?“給生命以時光”的側(cè)重點,在于時光。為了讓生命繼續(xù)存活下去,有些人丟掉了生命本該擁有的生機與活力,將自己束縛在狹小閉塞的舒適區(qū)中,或是在眾人內(nèi)卷的潮流中被淹沒。這半句更像是人們常說的“為了活而活”,或者“好死不如賴活著”。正如羅曼·羅蘭曾說的:“多數(shù)人二三十歲就已經(jīng)死了,他們變成自己的影子,不斷重復著以前的自己?!?這樣的生命即使獲得了無限的時光,也不過是行尸走肉罷了。
? ? ? ?而“給時光以生命”的側(cè)重點,則在于生命。時光是永恒而死寂的,每個人存在于這個世界的時光都是有限的。我們應當把短暫的時光過得更加有意義,讓生命的活力充盈其中,這樣,這些時光就成為了生活。正是生命給時光帶來了活力,帶來了色彩,帶來了生機,它指引人們把自己的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夠充實,無論生命長短與否。我們可以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探索人生更多的可能,嘗試新的機會,學習新的技能,不斷拓展自己的認識邊界,不斷提升自己的各項能力,從而在這個世界中生活得游刃有余。
? ? ? ?劉慈欣曾在《三體II:黑暗森林》中對其進行了改編,他將這句話從人類個體延展到了整個人類文明,即:“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 ? ? ?“給文明以歲月”是指當三體入侵世界末日的到來已成定勢,整個人類生活在陰影之中。為了文明的延續(xù),整個人類社會傾盡資源發(fā)展科技,研究宇宙航行的方法。目的只有一個,在三體文明到來之前,掌握逃離太陽系的方法或者發(fā)展出能夠與三體文明一戰(zhàn)的科技。其結(jié)果就是人類社會倒退,普通人生活得不到保障,出現(xiàn)了大低谷這樣的災難。
? ? ? ?“給歲月以文明”則指災難過后,人類開始反思,開始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繼續(xù)人類燦爛的文明之火。不去想還未來到的末日,而是努力平凡的生活,雖然前端基礎科技沒有突破,但是在穹頂之下,人類文明達到了頂峰。
? ? ? ?總而言之,人不應該過早地、主動地給自己增加太多的沉重的枷鎖,反而應該輕裝上陣,以探索人生無限的可能。希望大家能不要讓生命在時光中虛度,而是能用生命點綴時光,成就屬于自己的浩瀚星海。

up碼字不易 喜歡就點個大大的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