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tama新聲:能解剖“惡心”的才叫作家


作者:謝楓華
封面:《騷動時節(jié)的少女們啊?!?/p>
插畫家清水洋一分享了創(chuàng)作者工作狀態(tài)和使用推特頻率的關系:
進度好的時候:因為情緒高揚所以頻繁刷推。
進度微妙的時候:因為要發(fā)抱怨之類的所以頻繁刷推。
進度不行的時候:因為要逃避現(xiàn)實所以頻繁刷推。
進度山窮水盡的時候:不敢看世間所以刷不了推了。


編劇一色伸幸說,如果他聽到有人說“我對暢銷、成功什么的沒有興趣”,哪怕這個人是在謙虛,他也會覺得對方自私。如果對和自己一起工作、支持自己的人多少心懷一點謝意,就不會說出這樣的話。即使是人們印象里覺得是一個人寫出來的小說,也有編輯、裝訂、宣傳、銷售等大量的人在一起努力。


漫畫家金平守人說,漫畫和插畫有很多不同之處,比如說有沒有分格、對話框、劇情等等。但他心里最大的差異,在于漫畫必然會有“并不怎么想畫的場景”。對只想畫自己喜歡的圖的畫師來說,這個門檻非常之高。
如果一個人擁有“不管什么圖都能畫、都想畫”的技術能力和貪婪的思考方式,那他一定非常適合漫畫了。金平非常欽佩、羨慕這樣的人,他認為,即使是職業(yè)漫畫家里,也很少有這樣的人。

插畫家壽司說,只畫自己喜歡或者擅長的東西,并且獲得認可,是業(yè)余創(chuàng)作者的優(yōu)勢。在沒有社交網絡的時代,想要獲得不特定多數(shù)的認可,必須先創(chuàng)造能讓這些人看到的環(huán)境,所以不得不練習自己不想畫的東西、成為職業(yè)創(chuàng)作者才行。他覺得,真是迎來了一個好時代。


輕小說作家 Rootport 說,一般消費者也就罷了,參與創(chuàng)作的人,在看到水平一般的作品時,不應當把原因歸結到作者的人格,說什么“因為是男性作家所以寫不出女性的心情”,或者“因為是女性作家所以男性角色的對話很惡心”之類的話。這種說法,會讓人不明白,作品之所以水平低,是因為“技術原因”。
“寫不出女性的心情”,不是因為作者是男性,而是因為他缺乏欺騙讀者、讓讀者以為他“寫出了女性的心情”的技術。當然,技術不足的原因,可能是在于作者的性別。但是應當視作問題的是作者的技術,而不是性別。
性別反過來,“男性角色的對話惡心”也是一樣的,原因不是作者是女性。應該更深入分析“惡心”。是哪句臺詞讓你覺得惡心了?為什么你會覺得惡心?要像生物學者在顯微鏡下數(shù)昆蟲的毛一樣,盡可能細致地解剖作品才對。


本文僅供Anitama發(fā)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原文地址:http://www.anitama.cn/article/ee53f19d8d78cc2e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合作郵箱:bd@anit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