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情感
生命情感的體是道德,相是生命渴望,用是十善業(yè)道。
生命最根本的渴望是對于自由、安樂的渴望。
道德的意思是,一切美好的品質(zhì)、不朽之價值的總和;道德的主體是菩提心,也就是「智慧」與「慈悲」。
道德有何用處?為什么說人生的根本意義在于進德修業(yè)?
所謂業(yè),分為善業(yè)和惡業(yè),從長遠上來說會帶來好的結果的,屬于善業(yè),反之屬于惡業(yè)。想要收獲幸福,必須播種善因、行持善法、創(chuàng)造善業(yè)、結出善果。創(chuàng)造善業(yè)并不難,難的是止息惡業(yè)。為善去惡,就是“德”的意義所在。君不見“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其福于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可為何實際感應到的福報似乎很???因為自己的道德不夠,所以無法福至心靈。這就好像木桶效應,善法會有福報,但是最終漏了多少、存下多少,還是取決于各人的道德。所謂厚德載物,擁有足夠深厚寬廣的道德,才能承載無限的福報。
道德需要用戒律(十善業(yè)道)去提升,反過來,之所以無法戒律清凈,也是因為道德的不夠。道德、戒律,二者是相互對待、彼此作用的。為什么說道德重要?除了剛剛那個“福報”的因素以外,也是因為道德是生命情感的主體,生命情感是一切幸福的根源。只有道德上去了,生命情感才能上去,能量頻率才能上去,才能不被惡業(yè)所束縛,身心恒不自在。
持戒即是修德,修德必須持戒。何謂持戒?持戒即是嚴格看護自己身、語、意三方面的活動,讓惡業(yè)不生、遮止惡業(yè),讓善業(yè)增長,趨于無量。持戒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創(chuàng)造永恒的自由與安樂,這也正是生命渴望的涵義所在。
因此道德、生命渴望、戒律,三者是一體的。
標簽: